首页 理论教育 南怀瑾讲人生哲理:领导者的推功揽过艺术

南怀瑾讲人生哲理:领导者的推功揽过艺术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功揽过是中国的传统智慧,人性的弱点要求人们要有“推功揽过”的意识,领导者尤其如此。推功揽过是一种上升为道德的策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孟之反一样,时刻体察自己周围的人,不揽功,不诿过,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追随。完全归功于自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很容易犯的错。由此可知,领导者应该做的,是勇于承担责任,并将这种“揽过”的精神渗入每个人的心中。

南怀瑾讲人生哲理:领导者的推功揽过艺术

《菜根谭》中提到过:“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推功揽过是中国的传统智慧,人性的弱点要求人们要有“推功揽过”的意识,领导者尤其如此。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哈斯教授说,要在一个组织内做好,一定要做到三点:推功、揽过和成人之美。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孔子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战场细节。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哪一个敢走在最后面?孟之反则不同,叫前方败下阵来的人先撤退,自己一人断后,快要进入自己的城门时,才赶紧用鞭子抽在马屁股上,赶到队伍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是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

胜过周围的人时,不谦虚便容易招致嫉妒和怨恨。因此,南怀瑾认为孟之反善于立身自处,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但不自己表功,而且还自谦以免除同事间的忌妒,以免损及国家。

推功揽过是一种上升为道德的策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孟之反一样,时刻体察自己周围的人,不揽功,不诿过,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追随。完全归功于自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很容易犯的错。任何工作,绝不可能始终靠一个人去完成,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协助,也是尤为重要的。作为领导,当下属有功劳时,绝不可抹杀部属的努力,这是绝对要牢记的。

一个让下属放心追随的领导者,面对功劳时,不会独占;面对过错时,也不会全部归到下属身上。在人们眼里,即使领导没有过错,但他的下属犯错了,也等于他犯了错——犯了监督不力或用人不当的错。作为上司,在下属闯祸之后,不要落井下石,更不要找替罪羊,而应勇敢地站出来,实事求是地为下属辩护,主动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得到下属的拥戴,下属才会把他当成真正的靠山。

魏扶南大将军司马炎,命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讨伐东吴,与东吴大将军诸葛恪对阵。毋丘俭和王昶听说东征军兵败,便各自逃走了。(www.xing528.com)

朝廷将惩罚诸将,司马炎说:“我不听公休之言,以至于此,这是我的过错,诸将何罪之有?”雍州刺史陈泰请示与并州诸将合力征讨胡人,雁门和新兴两地的将士,听说要远离妻子打胡人,都纷纷造反。司马炎又引咎自责说:“这是我的过错,非玄伯之责。”

士人们听说大将军司马炎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莫不叹服,都想报效朝廷。司马炎引二败为己过,不但没有降低他的威望,反而提高了他的声望。

古人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别人出了问题就认为和自己无关,这样的军队无疑是缺乏战斗力的。如果司马炎讳败推过,将责任推给下属,必然上下离心,哪还会有日后以晋代魏的局面呢?

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无论下属的过错是否与自己有关都大发雷霆,不时强调“我早就告诉你要如何如何”或“我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之类言语的领导们,不仅使下属更不敢于正视问题、不再感到丝毫内疚,而且避免不了下属会大闹情绪,甚至永远不可能再拥戴他们。由此可知,领导者应该做的,是勇于承担责任,并将这种“揽过”的精神渗入每个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