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怀瑾《图解南怀瑾讲人生哲理》:用理智驾驭情感,寻求平衡

南怀瑾《图解南怀瑾讲人生哲理》:用理智驾驭情感,寻求平衡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葛亮是人们眼中的“智绝”,这样神一般的男子也曾因为情感蒙蔽了理智,结果导致用人不当、痛失街亭。感情用事的人都会丧失许多东西,如何才能用理智的缰绳驾驭情感,在情感和理智间寻求平衡呢?理智与情感,是人生最难做的一道题。用感情覆盖理智是幼稚,完全理智是空谈,成熟的标志是把两者分开。理智一旦与情感相悖,不是将心灵撕碎,就是让心灵窒息。

南怀瑾《图解南怀瑾讲人生哲理》:用理智驾驭情感,寻求平衡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情感,或理智,因此也有了不同的悲欢离合。但当衡量情感与理智哪个更重要时却让人难以判断。情感是我们生命欢快的主要内容,我们生活的圈子里有友情、亲情爱情,如果没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好过。但情感的重要性只能是对内在世界而言的。对外在世界而言,理智更重要,理智让我们在人生航船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它是我们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

但情感与理智又必须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一体。南怀瑾告诫我们,只有培养内心的品德,用理智控制情感,拥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才能做到先事后得,做事从容。哲人说情感是水,理智是堤坝,人不能没有情感,但情感要受理智制约,否则便会如洪水一般泛滥。

诸葛亮是人们眼中的“智绝”,这样神一般的男子也曾因为情感蒙蔽了理智,结果导致用人不当、痛失街亭

马谡其人,有着知人之明的刘备曾交代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马谡是荆州人氏,与诸葛亮是老乡,两人关系非常好。诸葛亮和马谡之间的感情很深,马谡曾说:“丞相视某如子,某以丞相为父。”因为感情起作用,诸葛亮将镇守军事要地街亭的重任交给了马谡,忘记了刘备死前的叮嘱。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反而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都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词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大将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带领军队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www.xing528.com)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如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诸葛亮斩掉马谡后,深悔自己感情用事,导致街亭失守。于是,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

感情用事的人都会丧失许多东西,如何才能用理智的缰绳驾驭情感,在情感和理智间寻求平衡呢?方法是以情做人,以理做事。理智与情感,是人生最难做的一道题。用感情覆盖理智是幼稚,完全理智是空谈,成熟的标志是把两者分开。可以用感性去看问题,但是必须用理智去解决问题。

理智一旦与情感相悖,不是将心灵撕碎,就是让心灵窒息。两者和谐一致才能造就伟大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