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里讲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南怀瑾对这句话作了精妙的解释: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已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南怀瑾讲到做人处世,应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辞劳苦,不计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的精神,只有付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而为人处事,才是最高的道德风范。而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与天道自然的精神相违背。所谓“处无为之事”说的就是“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注:本段主旨源自《老子他说》)
关于有为与无为,我们从老子“齿与舌”的故事里能了解得更多。
孔子一心向老子问“礼”,于是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洛阳。老子把孔子师徒引入大堂,入座之后,孔子表明来意,老子点头微笑。孔子师徒正准备洗耳恭听之时,不想老子却张开嘴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后来,师徒几人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我们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的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会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的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说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理呀!”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应当所为之事。所以,有时,不必偏执地追求“有为”和“大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隐士,似乎本身都无所作为,但却成就了大作为,就是因为他们谙熟了老庄“无用之才有大用”的处世之道。以虚无的来胸怀包容一切功用,一切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大用。(www.xing528.com)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嘻笑,心甚恶之”,终于借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下场。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这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在与曹操相处的二十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是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清朝的曾国藩在为官方面,也做得很好。他恪守“清静无为”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太平天国快要失败的时候,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残缺,而且懂得只有退让才能保住自己的实力。所以在攻陷天京之后,曾国藩立即遣散了湘军,做好了长期抱残守缺的准备,不打算再叱咤风云了,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战功并不意味着荣誉,恰恰相反可能意味着因为功高盖主,而引起各方的猜忌。因此直接辞职不干了,这不能不说是很高明的做法。曾国藩有为与无为的度掌握得很好。
无论是荀攸还是曾国藩,都深谙老子的“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这正如许多世间之法则,不要走向极端,因为那更容易灭亡。走在两个极端之间,这样你才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并开创自己的另一番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