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型微课的前世今生
据记载,最早提出“故事法”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他为了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利用叙述故事的形式来推动儿童的道德认识,由此提出了道德的认知发展观和阶段论。随后,西方的教育者们开始研究“故事叙述”(Storytelling)这样一种教学方法。
现在,故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可谓家喻户晓。对“故事教学”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学科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教育者也关注到了数字化故事叙述(Digital-Storytelling)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由此还提出了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的概念,即以数字媒体的形式来代替口头的故事叙述。
来源于故事教学法,“故事叙述”的核心思想是用叙述故事的方式来串联教学知识点,即在故事的发生与发展中融入相关知识点的讲授,是一种用叙事的眼光,融合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的教学方式,所以,故事叙述不是简单的叙述故事或穿插故事片段,其最终目的是要讲授知识点。
故事型微课是运用故事叙述策略,设计故事主线来串联知识点制作而产生的微课,即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故事主线,加工相关素材,按照故事叙述的形式讲授知识所制成的一类微课。
2.“故事型微课”的特点
(1)趣味十足,有滋味
故事大多是有因果关系或者按时间顺序发生的情节,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事型微课”融故事情节与教学内容于一体,用故事主线串联教学知识点,化枯燥为生动,趣味性十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运用故事型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在微课《have与has的用法》中,先是设计了村长慢羊羊对have与has用法的讲课环节,后又设计了狼羊争霸的答题环节,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能力。
图5-1 微课《have与has的用法》
(2)饱含思想与情感,有营养
自古以来,故事就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例如,“程门立雪”告诉人们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讲的是要团结友爱,“张良拜师”告诉人们要爱老敬老。“故事型微课”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让学生感同身受,得到思想上的陶冶。运用“故事型微课”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真善美”情怀,有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协作性。
在微课《泰迪的故事》中,教师先是对学生泰迪“很不喜欢”,后来发现泰迪以前是个好学生,只是由于失去母亲成绩下滑。教师随后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泰迪当做自己孩子来培育。最后,泰迪成为了一名医学博士。这样的故事叙述使“教育与爱”的思想跃然屏前。(www.xing528.com)
图5-2 微课《泰迪的故事》
(3)情节可视化,消化好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全部知识中有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传统的故事教学多采用口头叙述加抽象文字的表达方式,学生主要依赖听觉接收信息。“故事型微课”运用了微课的优点,采用视频里具体的形象符号,可视化地呈现事物形象和情节变化,兼用文字、音乐、图片和制作者的声音等多种素材来讲述故事,使学生同时接受多种感官刺激。化抽象为具体是学习和记忆最高效的方法,经“故事型微课”加工过的知识内容能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减少其认知负担。
如在微课《鹬蚌相争》中,教师使用图片与音频动画相互结合的方式,配以字幕展现重点的单词和句子,且用不同颜色的文字进行修饰,将所有需要学习的信息呈现在屏幕上。
图5-3 微课《鹬蚌相争》
(4)创设故事情境,易吸收
故事具有天然的“情境”性,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常用方法之一。“故事型微课”可以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或卡通形象,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将故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制作“故事型微课”,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渲染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其中,因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如在微课《汽车排量知多少》中,教师在讲述汽车排量知识点前,先引入王先生向女朋友求婚准备买车这一故事情节,使得整个知识点的讲授在一个有趣的情境中展开。随着王先生买车的过程中逐渐碰到不懂的问题,知识点则顺理成章的进一步展开。
图5-4 微课《汽车排量知多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