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课外都能用,只是侧重点不同
问题型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阶段:
(1)课内,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运用问题型微课来呈现与突破重点难点,也可利用问题型微课创设小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课外,学生可运用问题型微课预习新知识或者巩固拓展,学习新知识前,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启发思考;课堂内容学习后,应用微课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拓展,促进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内化。
2.应用于课内时,教师最好能辅助指导
教师可将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疑难点、易错点做成问题型微课,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问题型微课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线索明确清晰,有声有画,将研讨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给学生多感官的刺激,促进对难点的理解、对关键点的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适时指导,尤其是关键环节和内容要与学生多加交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与对问题研讨过程的掌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应用于课外,最好能结合学习任务单
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不一,对知识的接收与对问题的理解各有差异。微课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新课学习前,学生通过观看问题型微课自主学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课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困惑或学习有困难时继续返回学习微课,回顾问题解决过程,顺利理清思路,提高自身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然而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在课外观看学习微课时没有教师从旁指导,很容易产生迷茫或困惑,不知道如何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微课进行学习。学习任务单需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微课案例
微课:《车速表真实吗?》
作者:孙宝光
单位:天津市公用技师学院
肘长:05:07
案例分析
1.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教师在微课的最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一段实录视频展示生活中偶然发现的一个小现象,从而抛出问题:“车速表的读数高于实际车速,这是偶然现象吗?还是车速表的读数本身就与实际车速不相同?”
图4-5 微课《车速表真实吗?》情境创设
2.适当引导,分析问题
在微课中,通过一个小实验证明确实存在车速表显示读数与实际车速不相同的现象,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呢?一起来探究一下。问题抛出后,老师并不着急讲解原因,而是通过视频转场“留白”,给学生几秒的思考时间再往下讲。老师适当地引导学生探究车速计算的原理,给学习者一种老师就在身边不时提醒他、督促他往前走的感觉。了解车速计算的基本原理后,老师根据不同的情境,不断提问:“为什么经过电子控制单元计算后的车速会不准确呢?”(www.xing528.com)
图4-6 《车速表真实吗?》问题分析
3.多种尝试,解决问题
在本微课中,对于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车速表的读数与实际车速不相符合”,讲师尝试咨询行业专家,解读国家政策规定《汽车用车速表》,让学生明白:出于安全考虑,车速表指示车速不得低于实际车速,从而解决了本节微课的核心问题。
图4-7 《车速表真实吗?》问题解决
4.总结评价,呼应主题
在微课的最后,讲师总结车速表指示车速与实际车速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这种关系。整个讲解过程中,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入手,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终又回归到现实,提出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给出解决方案,呼应主题。
图4-8 《车速表真实吗?》总结评价
拓展案例
所有案例均可在公众号和博客获取浏览地址
学习小结
• 问题型微课,是以问题为主线,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微课。
• 一个好的问题型微课有四个特征:①问题贯穿整节微课;②含有难度适中、有价值的问题;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索;④站在学生的角度。
• 在设计问题型微课时,可以遵循四个步骤:①问题导入;②分析问题;③解决问题;④总结。
• 想要设计好一个问题型微课,需要遵循五大法则:①一个微课,只研讨一个问题;②微课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③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考;④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⑤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 在应用问题型微课时,要注意三个要点:①课内、课外都能用,但是侧重点不同;②应用于课内时,教师最好能指导;③应用于课外,最好能结合学习任务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