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作为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其背景源远流长,内容包罗万象,流派举不胜举,理论倾向也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的是都坚信知识并非是客观存在,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当代教育界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发展也为教学改革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总体而言,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诞生的建构主义,既有哲学的因素,又有心理学的基础作为支撑,更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
众所周知,心理学是由哲学中发展而来,其拥有深厚的哲学背景。建构主义的哲学观点最早来自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柏拉图的哲学观点。到 18 世纪,“真理即创造”的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由建构主义的先驱——维柯提出。后来,康德提出“主体的认知结构是先天的”这种充满主观建构色彩的思想观点对建构主义思想的产生又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相继产生的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为建构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一般被认为是构建主义心理学界的鼻祖,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学基础。科尔伯格等人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们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个体的主动性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杜威提出的经验性学习理论也影响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们经常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儿童的学习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杰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等理论,这些理论为进一步丰富和健全建构主义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该理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www.xing528.com)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通讯技术的多种选择为建构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科学技术决定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与其边缘学科间相互借鉴、学科内容之间相互渗透的结果。而基于“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理念的传统教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越来越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而建构主义比传统教学更能说明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找缩小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的方法,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