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极其复杂,而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就更为复杂,它包括一系列心理的积极活动或消极活动。这种消极的心理活动便可以被看成是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地加以矫正与调节。根据心理问题的性质与来源,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分为一般性学习心理问题和特殊性学习心理问题。所谓一般性学习心理问题,是指各个学段(大中小学)的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时均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其一定程度上存在广泛性、普适性和共性。所谓特殊性学习心理问题,是指某个特定学段的学生在学习多科或某一科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其一定程度上存在特殊性和差异性。由于特殊性学习心理问题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庞大,很难通过个人力量完成。为此,本书皆在努力尝试研究一般性学习心理问题,并提供一定的解决办法。
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学习动机问题、学习认知问题、学习情绪问题、学习行为问题、学习意志问题。另外,还有两种虽不是学习心理问题,但却是对学习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学习策略问题和学习环境问题。这七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实践部分,构成本书重要的七个章节内容。
学习动机问题 动机是诱发、推动和维持个人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和决定性因素(Zimmerman,2000)。学习动机既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一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外部引力。就当前的学生学习来看,存在学习动机严重不足现象,诸如不愿意学习、不想学习、学习懒散,以及很少主动学习等等。因此,学习动机问题是学习心理的首要问题。就学生而言,当前的学习动机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目标和学习归因四个方面。
学习认知问题 认知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往往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特征,多数以语言为载体,并伴随着“注意”。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彭聃龄,2010)。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记忆下降、思维不灵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缺乏、想象力不丰富,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问题。因此,有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和元认知方面亟需调节。
学习情绪问题 学习情绪是指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一般来说,按照效价,情绪心理学界往往将情绪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Pekrun,Goetz,Frenzel,Barchfeld,& Perry,2011),他们对学习的影响明显不同。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学习呈正相关,而消极情绪与学习呈负相关(陈京军等,2014;高明,2014;Lei & Cui,2016;Pekrun,2006)。因此,良好的学习情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学生消极的学习情绪问题主要集中在厌恶、焦虑、自卑、恐惧、嫉妒和后悔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学习行为问题 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可见,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结合后天的环境,相互作用而成。就学生而言,当前的学习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多动行为、退缩行为和拖延行为三个方面。
学习意志问题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力是引导和促进孩子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孩子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一般来说,学习意志力指个体为完成学习任务而持续地克服困难的能力,通常以学习者每次学习活动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为标志。当前学生的意志力问题主要表现在:执行力、维持性、信念和如何面对挫折几个方面。
学习策略问题 迄今为止,关于学习策略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它不是简单的事件,而是用于提高学习效率,对信息进行编码、分析和提取的智力活动,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二是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三是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制定的复杂计划。综上,学习策略,不妨界定为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相应的计策。学习策略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一直为国际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组织和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例如,2009年的PISA报告中指出(PISA,2010),理解和识记信息策略、总结策略、控制策略的使用都与阅读成绩呈现正相关。当前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主要表现在:加工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和迁移策略几个方面。
学习环境问题 学习环境的内涵最早由心理学家Lewin提出(陆根书,2008),他认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应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与之充分互动,从而影响其外在行为表现。钟志贤(钟志贤,2005)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发展中的教学隐喻,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发展特别是高阶能力发展而创设的学习空间,学习环境所支持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可表述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钟启泉(2015)认为学习环境是基于多种多样的物的要素、人的要素而形成的动态构成的“信息环境”,以及借助所有感官如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到的“信息总体”,学习环境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场的设计,应当具备建构性、自控性、情境性、协同性四个特征。较为流行的定义为,学习环境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塔卫刚,2018)。当前学生的学习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环境、信息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