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线上线下一盘棋共治校外培训热
热点概述
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规范校外线上培训。这是在国家层面颁布的第一个专门针对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实施意见》对线上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方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采取“互联网+监管”的新模式,用互联网的方法来解决互联网的问题。这对于破解当前在线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规范在线教育发展,线上线下一盘棋治理校外培训热,具有积极的意义。
“互联网+教育”浪潮的兴起,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2.01亿,较2017年年底增加4605万,年增长率为29.7%。线上教育的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打破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线教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收费不合理、师资不规范、超前超纲教学、强化应试训练、内容鱼龙混杂,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也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对教育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刺激了校外培训热和教育焦虑。
去年教育部等部门启动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行动,1年多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线上培训处于监管真空状态,在按下线下校外培训乱象的同时,线上培训的问题更加突出了。比如,媒体报道,春节期间线下课外班假期停课后,线上课程便成了家长们的首选。线上培训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对于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由此可见,线上线下一盘棋对堵住线上培训监管漏洞的重要性。
模拟题:如何看待线上培训?
【答题点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业、新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线上培训就是与我们教育工作者密切相关的一种新兴教育形式。线上培训拥有其独特优势,它的覆盖范围广,可以涉及各个学段和学科的全部内容,且突破了传统线下培训的时空限制,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来说,都提供了便利。但是,线上培训的发展尚未成熟,平台良莠不齐,用户基数大,变化迅速等等,都使得我们应当注意到线上培训的监管模式,完善线上培训。
即使线上培训是一种新兴教育形式,但它的兴起实际上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校之间的差距过大,应试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大家一拥而上,追求良好的线上培训获取更优秀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校自身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对于不同的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兼顾,最终导致了线上培训的盛行。
线上培训的完善可由多方合力来实现。首先,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当完善监管法律及制度政策,从根源上断绝线上培训不正规的现象,为线上培训设立门槛。其次,媒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只谈钱不谈前”的思想滋生。最后,学校应当尽自己所能,加强教师的全方位培养,不仅要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还要注重教师教学技巧的习得,推进校际均衡、提高教育质量,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工作,既要照顾班上的中等生和后进生,也要保证优等生学有所获。此外,还应当加强家校联系,教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端正家长的思想态度,从根本上疏解线上培训需求。而这也有利于引导线上培训朝着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元的综合类教育产品方向发展,引导线上培训机构发挥好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作用。
热点二:义务教育6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
【热点概述】
中新网2020年5月9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提出的“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要求,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以下简称负面清单)》,为各地查处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具体依据。
负面清单共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六门学科,每门学科的负面清单包括“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部分。“原则要求” 部分从课程标准规定、教科书难度、教学进度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理科科目还对练习题提出基本要求。“典型问题”部分按照各学科的各项培训主题列举了超标内容,便于各地对照使用。负面清单为试行,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在做好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知识培训内容备案工作的基础上,依据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模拟题:如何看待这份“清单”?
【答题点拨】
现今素质教育的开展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兼顾学生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兴趣班”“奥赛班”等提高课程,有些学校更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学生成绩,将这些提高课程设置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极大地增添了学生的压力,也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无疑是在对这种现象重拳出击。
《负面清单》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学生的“减负”打了一针“强心剂”。它的出现意味着教育部从“原则要求”与“典型问题”两方面落实“减负”口号。但它的出现实际上也暴露了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鼓励“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并没有从学生主体出发,依然存在很多应试或形式上片面追求“效率”的问题。因此,“减负”问题刻不容缓。
如何解决“减负”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作为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多学习和学生身心发展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对学生有好的了解,是让学生充分吸收所学知识的第一步,作为教师还应当多多走进学生群体当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减负”不仅仅存在口头上。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教师和家长间的联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可以适当转变家长观念,避免家长过分追求孩子学习进度的超前,造成孩子的学习压力甚至厌学情绪,还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在课内外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负面清单》的出现显示出当代教育的缺失和问题,但及时裨补缺漏,就一定能让素质教育越办越好。
热点三:跑道低价中标不能没有安全底线
【热点概述】
一台搅拌机、固体垃圾做成塑胶颗粒、三无胶水黏合……媒体调查显示,造价80元/平方米的低价劣质塑胶跑道中,塑胶颗粒只占不到40元/平方米,中标价则接近120元/平方米,部分政府指导价是180元/平方米。招投标中重低价而轻安全问题突出,加上各环节监管形同虚设,“毒跑道”才得以“跑”进校园。
模拟题:毒跑道事件震惊社会,你如何看待学校安全问题?
【答题点拨】
校园安全是学生在校期间,各方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它与学生自身、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息息相关。“毒跑道”问题的出现,意味着校园安全仍存在着种种隐患。学校不应当只是抓学生的成绩,更应该让学生在校期间,体会到像家一样的温暖,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从自身做起。
“毒跑道”问题的产生值得我们思考。其中,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思想是“毒跑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无视学生安全隐患片面追求金钱至上,必然会导致“毒跑道”乃至“毒校服”“毒食堂”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建筑标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情况也是导致“毒跑道”问题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想要根治“毒跑道”问题,首先需要国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规范学校建筑规章制度,让校园建设标准公开透明,引入举报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把“毒跑道”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此外,对于经权威机构检验确认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塑胶跑道,要立即铲除,并叫停在建和拟建塑胶跑道。不仅要将补救措施加紧落在实处,更要积极加强对教育设施的财政支持力度,避免一些学校因资金困扰落入盲目追求“低价中标”的窘境。校园安全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或是靠一己之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只要坚定信念,稳扎稳打,一定可以将诸如“毒跑道”问题一类的校园安全问题彻底根绝。
热点四:“摇号入园”戳中公共服务软肋
【热点概述】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民办幼儿园名额有限,合肥市部分地区幼儿园近日上演“报名大战”:数百家长为了争报几十个入园名额,冒雨彻夜排队、摇号抽签,抽中的欣喜若狂,落选的泪流满面,民生痛点令人唏嘘。
模拟题:如何评价“入园难”问题?
【答题点拨】
合肥市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个别地区的个别问题,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择校热”一直是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某些地区存在“关系入学”的情况,这就使得家长为了孩子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惜找关系、送礼等。而实行“摇号入学”的地区依然存在“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现象,这其实反映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首先,从社会大环境来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集中小部分的城市和重点学校里,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想拥有这些资源,从而产生了择校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政府要从宏观上加大对教育资源的调控,均衡地配置同一城市各区域教育资源。其次,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的一些摇号行为营造了很紧张的竞争气氛,使家长如坐针毡,加剧了择校热现象;针这个问题,学校避免出台一些会误导家长的政策。对于“关系入学”的现象也应该设立监督举报渠道,杜绝入学问题成为人民的老大难问题。并且各个学校可以设置网络公开课程,让优秀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发光发热,从细微处解决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再次,从家长角度来讲,家长过于看重学校、师资对学生的影响,迷信地认为只有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只认成绩造成的。针对这个问题,家长要从孩子身上入手,努力提高孩子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各方面的素养。另外,呼吁社会,改变人们的分数论观念,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选择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有其便利之处,但一味“择校”并不是健康的教育体制应有的局面,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经之路,家长应当选择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国家已经对教育高度重视,相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能够得到改善。
【热点概述】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生内心的“毕业急”,不仅要在“5·20”到来时面对“毕业即分手”的痛苦,有些毕业生还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现实。
一些媒体习惯给每年就业季都扣上“史上最难”的帽子,这很容易吸引眼球。2020年也不例外,全国高校毕业生有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似乎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模拟题:大学生就业如何不再“选择尴尬”?
【答题点拨】
“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是每年毕业季困扰诸多学子、家长、老师的难题,工作专业不对口和“就业难”似乎已经成了毕业生择业的常态。然而这种择业的“选择尴尬”实质上暴露了很多问题。
出现“选择尴尬”的原因很多。从学生自身来说,对于“好工作”的定位过高,使得现实总与期待有落差,“高不成低不就”是很多毕业生择业时的真实状态;在应对这一问题上,毕业生更应该摆正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的水平,知识不足就补足知识,经验不足就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解决“选择尴尬”的难题。从学校方面来说,校内教给学生的多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很多学校对于学生考试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有了“60分万岁”的思想,久而久之学校就成了学生的“乐园”,在这里学生没有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和纯熟的技能,反而养成了骄奢淫逸的坏习惯,不论是在专业水平方面还是在思想觉悟方面,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学校应当开展教师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既要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也要让学生习得真正有用的技能,避免就业时“学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就各个单位和企业而言,过高的经验要求也使得毕业生很难在毕业季和有丰富就业经验的求职者平分秋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对于初入社会的毕业生,适当放宽录取条件,既可以缓解企业的用人压力,也可以缓解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最后,国家在专业设置上应当关注社会趋势与潮流,科研型和应用型并重,避免专业失衡的状况。
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就业难”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热点六:孩子“谎言似剧本”,板子该打在电视剧身上?
【热点概述】
近日,有媒体报道孩子的谎言堪比电视剧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想上学,说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喂了药;怕被爸爸打,费尽心思写下四次被“抢钱”经历;500元压岁钱充Q币,谎称自己回家途中被抢劫;不想分手,说自己脑子里长个瘤……有人借此认为,这都是电视剧惹的祸,把孩子教坏了。
模拟题:请问你是怎么看待小学生撒谎?
【答题点拨】
孩子撒谎的现象可以说是普遍存在且十分正常的,但如何面对和规避孩子撒谎,就是家长和老师应当关注的问题了。各个时代都存在孩子撒谎的现象,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层出不穷,更是给孩子们撒谎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孩子撒谎这一问题,还应该反思孩子为何撒谎。
孩子撒谎通常集中在不想上学、在爱好方面过度消费以及做错事后对父母和老师的恐惧等方面。实际上从这些问题中就可以看出,孩子可能会存在厌学、尚未树立起良好的观念以及和父母、老师的关系疏远等等问题,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根绝孩子撒谎的问题,而非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味扔给影视作品之类。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老师,首先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对症下药,才能立竿见影。一方面教师需要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让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向老师求助,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打下基础。作为家长,不光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在生活上也应当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引导,不管是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在三观的建立方面,父母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当面对孩子单纯因作恶而撒谎的情况时,教师和家长也应当及时关注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做好表率,避免孩子走入歧途。撒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撒谎。
热点七:根治校园欺凌需法治、教育“两翼齐飞”
【热点概述】
辱骂、殴打等校园欺凌行为不再是小事一桩。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模拟题:如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答题点拨】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学生之间的一种不良行为,该行为具体体现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他人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孩子之间,这是由于青春期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往往较弱,对道德认知不够完善,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产生的。
校园欺凌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两方面,孩子缺乏学校和家庭的关爱教育引导,这就导致了孩子心理发生了不正常的扭曲,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欺凌、侮辱他人等具有攻击性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被欺凌者与教师、家长的距离感较为明显,导致他们即使遇到了校园欺凌事件也不会主动和家长、老师寻求帮助,这就使得校园欺凌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加之我国立法的不完善,使得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往往本末倒置,维护了欺凌者的利益,对于被欺凌者的关怀和对校园欺凌的预防还很不到位。
为了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需要从根部着手,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这个过程包括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空间,更多地关心学生的心理,在察觉到不正常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和学生及家长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而不能听之任之。家庭方面同样需要积极配合教育,给予孩子家庭的关爱,为孩子提供避风的港湾,在正确的道路上引导孩子前进,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更可以依靠法治的力量,社会加强立法监管,对校园欺凌问题专项治理就是很好的方式,同时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及时控制,防止不良风气的蔓延。
对校园欺凌问题应从教育和法治两方面“两翼齐飞”,双管齐下共同打击治理校园欺凌,还未成年人一片清朗的晴空。
热点八: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要用好社会监督
【热点概述】
日前,网曝某学校给学生吃变质饭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因家长一次“突击参观”暴露在公众视野,尽管没有造成学生食物中毒等恶性后果,但也足以让家长揪心。据爆料网帖称,该问题的发现是由于学生向家长反映食堂发霉饭菜的情况,家长才突然到学校食堂“参观”。尽管校方事后表示整改,但让人后怕的是,如果没有学生及时反映和家长“突击参观”,发霉饭菜是否会继续摆上食堂餐桌,直至造成恶果?
模拟题:如何解决学校食品安全问题?
【答题点拨】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着学生身体健康的大事,一直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校方给学生吃发霉变质饭菜一事引发了潮水般的社会负面舆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本应该是校方应尽的责任,却在被发现曝光后才进行事后补救,这可以说是为时已晚。学生的身体健康关系着我们下一代年轻人的健康成长,提高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视,就是实实在在的关爱我们年轻的下一辈。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这是校方长期以来对学生身体安全的不重视,也是校园内长期得不到社会监督的缘故。校园内只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生年龄尚小,在社会生活经验方面仍然欠缺,校园内的大小事务均在教职员工把持之下,缺少外在力量监督。校方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保障好校园食品安全,造成学生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在“突击检查”下才能够得到曝光,这就意味着校方缺乏自我检测与自我监督。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就更需要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保障好校园食品安全。
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监督需要,第一学校尽职督查,第二社会检查监督。校园食品安全的问题出在校方的失职上,校方没有像学生家长一样把食品安全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让变质食品流向了学生的餐桌。如果校方能够吸取教训,将学生的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尽职尽责保护学生健康安全,那才能够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学校在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督的基础上,更需要像这位学生家长一样的社会“突击检查”,对校园食品安全保持较高的社会舆论关注度,将这把社会舆论监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校方头上,时刻警醒,时刻将学生健康放在首位。
热点九:校园网贷不能野蛮生长
【热点概述】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刘旸、姚友明)一些高校辅导员近来经常尴尬地收到催债短信。原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教师和家长成了“隐性担保人”。为了还款,有的学生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为钱所困、难以自拔;甚至有大学生因为借贷50余万元参与网络博彩血本无归而选择轻生,令人扼腕。
模拟题:该不该让学生网络贷款?
【答题点拨】
校园网贷,主要是针对在校的大学生提供网络贷款,网络贷款的低门槛使得一些缺乏理性的学生轻松进入,享受了贷款超前消费的甜头,但是不知这背后是有毒的苦果。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贷款后没有偿还能力,这就陷入了一种难以收拾的局面,为钱所困。贷款原本是为一些需要用钱解决燃眉之急的人提供的,但是在校园网贷中却成了一种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的引导,这就需要为校园贷来设置极高的准入门槛,为那些真正急需用钱,并且具有偿还能力的人提供服务,而不是在宽松的监管下,故意诱导缺乏理性的学生消费。
校园网络贷款监管力度的提高,是为了防止校园贷野蛮滋生,减少学生的非理性消费。针对校园网络贷款,应该提高门槛,落实学生具体情况,以及保证学生具有贷款的偿还能力,而不应该设置过低的门槛,吸引学生进行校园网贷。
为了治理校园网络贷款乱象,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互联网金融体系的规范监督与指导,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并且校方需要对学生加强借贷风险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校园网贷的风险,谨慎借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纠正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风气,引导大学生提高责任意识、信用意识。
热点十:搞好教育,助青少年提升“防艾”意识
【热点概述】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的数据表明,低龄化、同性化正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新趋势,令人忧虑,亟须遏制。青少年学生近年来逐渐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发群体,数据显示,15—24岁全国青少年HIV(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从2018年8300例上升到2019年1.63万例;青年学生感染HIV的比例从5.8%,上升到18.9%,这个上升的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青少年受艾滋病威胁越来越大,与性教育缺位有很大关系,加强青少年性教育已刻不容缓。
模拟题: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生理教育和防范艾滋病意识?
【答题点拨】
艾滋病逐渐低龄化、同性化这一趋势,意味着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大大上升,艾滋病感染后致死率高,难以控制、难以痊愈,这严重危害了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健康。
艾滋病在校园中传播的主要原因是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产生正常的生理萌动。由于防艾滋病知识相对缺乏,不懂得自我保护,因此受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很大。而不幸染上病毒的青少年往往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暴露自己,不采取保护措施,从而成为新传播者。社会对性教育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谈性色变,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过早地接受性相关的知识。并且学校也不会对性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这就导致青少年对性无比好奇,产生了无保护措施的同性性交、滥交、肛交等性无知的行为,这就造成了艾滋病不断低龄化、同性化扩散。
为了加强艾滋病防范,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的生理教育,让青少年正确认识“性”,掌握一定的性知识,懂得保护自己,不应该对性产生过度的避讳,以至于谈性色变,不敢说出相关词句用以教育的目的。针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实际情况,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性知识讲座,告诉青少年各种不良性行为的危害,并告诉他们什么是正常的性行为,以及如何在性行为中保护自己。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关注,防治艾滋病传播,早发现、早防备,才能降低传播率。
热点十一:莫让学校体育设施“睡大觉”
【热点概述】
广州市教育局公布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170所学校,同时表示继续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改造与提升工程,成熟一批开放一批。
模拟题:你认为是否应该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给市民锻炼?
【答题点拨】
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可以有效减少学校体育设施闲置的问题,并且符合全民健康运动,健康生活的需求,可以为学校周边的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但是,如何开放,如何管理就成了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让有限的体育设施资源变得越来越捉襟见肘。体育设施的面积和数量增长,远无法充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然而,在掌握全国体育场地面积和数量近一半的学校,大量体育设施却出现闲置或低效利用。周边居民无法享受现成的体育设施,不得不花高价去专门的健身场所,这种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被解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关的治安问题,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士进出学校,对校内学生的安全可能造成隐患。此外,居民占用体育设施,让学生无设施可用,也是真实存在的现状,这一问题乃至体育器材的损耗、维修及管理的重任,此时就落到了学校头上。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推广学校开放体育设施,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居民意识,自觉遵守体育设施的使用规范,对于故意造成器械损坏的,应按照规定给予赔偿。学校方面,为保证学生对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在工作日可以停止对外开放,节假日和寒暑假再对外开放,并且做好人员登记工作,避免产生校内安全问题。体育设施的改造与提升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实现全民健身和人民体质的全面增强。
热点十二:泄露学生个人信息不能容忍(www.xing528.com)
【热点概述】
某地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个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利用掌握的大量学生信息,打电话给家长,准确说出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就读班级以及家长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地址,并警告家长花钱“消灾”,否则孩子将受伤害。此案暴露出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决不能容忍。
模拟题: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答题点拨】
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发生,导致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别有用心之人用学生个人信息行敲诈勒索之事,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利益。这些敲诈勒索团伙使用购买的学生个人信息,干着违法犯罪的勾当,究其源头,在于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学生个人信息泄露为什么会发生的如此频繁,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渠道中学生的个人信息是最容易被登记的,例如报补习班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参加校园活动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凭借学生证优惠的景区也会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就更不必说学生网上购物了。有利益链条的地方就会有这样的非法买卖,现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个人信息的价值毋庸置疑,个人信息泄露无异于在网络上“裸奔”。这些泄露的信息落在不法分子手上,更是威胁学生生命财产安全。
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应该从信息泄露的源头抓起,堵住信息泄露的源头才能治理信息泄露的乱象。电信、教育等管理部门应与公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严查学生个人信息泄漏背后的非法交易,顺藤摸瓜找到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以此为突破口拔掉“根系”,铲除信息泄露、交易存在的土壤。学生家长也应绷紧个人信息安全这根弦,不随意留下个人信息,遇到个人信息被泄漏及非法侵害时应果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报案。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为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多加几道安全锁,充分保护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既要不断完善法律规章,扎好篱笆,又要重视落实,严格执法。
热点十三: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
【热点概述】
某地两名留守儿童在家中被杀害,随后犯罪嫌疑人落网。面对一再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惨剧,谁来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亟待引起各方重视。
模拟题:作为老师,如何看待留守儿童现象?
【答题点拨】
留守儿童是在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催生的群体。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孩子和老人留在了家乡,因为距离和成本等原因,他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和孩子短暂相聚。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并因此产生种种问题,已经屡见不鲜。他们可能会因为缺少正确引导而放弃学业,误入歧途,也可能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更有甚者,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作为老师,留守儿童现象导致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共同携手解决的问题。
留守儿童安全事件背后的原因发人深思:一方面,物质形式的关爱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转型的精神需求,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群体的根本需求;另一方面,当前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和救助体系仍不完善,作为直接监护人,当前家长监护意识的缺失使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更加凸显。
因此,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必须通过多方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来说,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关爱留守儿童。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近日组织留守儿童进行跨省探亲活动,免费前往广东东莞探望自己的父母。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班上的留守儿童,更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及时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班集体的温暖,可以组织校内老师轮流去留守儿童家进行家访,陪伴他们度过周末和寒暑假等等。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加强对未成年儿童的监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已经缺失了对孩子的陪伴,那么更应该多多关心孩子,可以由学校充当桥梁,把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紧紧相连。这样,才能真正构筑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热点十四:怎么让校服变干净?
【热点概述】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校服生产、采购、验收等各环节进行更严格的监管。今后校服生产和采购均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
模拟题:校服质量不过关,你作为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题点拨】
校服被形象地称为中小学生的“第二层皮肤”,校服质量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应素净的学生校服,近年来却成为少数人敛财的工具,甚至危害到中小学生身体健康。
作为老师,我认为校服质量不过关的根本原因在于校服背后隐藏着的巨大的利益链条。政府部门出台校服管理的规章制度,往往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成学校和企业敛财的工具,在校服上收取学生家长昂贵的费用,却用以次充好的校服给学生使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校服的出现,症结在于权力运行不够透明,拍板过程不够公开。
要解决校服质量问题,就需要斩断校服背后不正当的利益链条,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及时举报,促进大众监管。政府则需要将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更密,对校服的定价权、厂商选择权等严格监督,严防各类违法行为。同时,必须解决部分地区校服标准乱、管理部门协调不紧密、学生及家长参与度低等问题。要严厉查处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生产校服的企业、销售质量不合格校服的销售商,建立“黑名单”制度。只有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服务体系,才能确保学生们穿上安全的校服、干净的校服。
热点十五:送孩子上大学,怎么就不行了?
【热点概述】
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学,新生入学报到相关信息占据舆论热点。同往年一样,众多家长送子女上大学导致高校校园拥挤的新闻,又成了许多媒体评论的话题,大包小包、全家出动送孩子进校园,有的学校还腾出体育场作为家长的临时住所的场景都不鲜见。“父母肩扛手提夜宿体育馆”“子女轻装上阵当甩手掌柜” 等场景成为开学季各大媒体最爱捕捉的镜头。“家长到底该不该送孩子上大学?”成为热议中心话题。
模拟题:你觉得家长该不该送孩子上大学?
【答题点拨】
家长送大学新生报到,有人解读为家长难放手。一些网友和媒体又开始批评如今的大学生生活能力弱,批评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等问题。
据报道,不少大一新生对家长跟着自己来学校报到有反感情绪。“现在网购这么发达,什么东西都不用带,父母跟着倒是添乱了。况且还会让人说自己长不大,挺丢面子的。”
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家长。然而,部分家长表示:和孩子走进大学校园,和孩子一起看看校园风景,也是一种安慰,是一种见证。此外,也有很多外地学生家长利用这个机会,到孩子入学的新城市旅游观光,也是他们愿意送孩子报到的原因之一。
同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发给新生一封信,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信中这样写道:“请明天来报到的新生注意一下……当你的母亲想挂好你带来的所有衣服并帮你铺床时,由着她吧;当你的父亲想向你身边的所有人介绍他自己时,由着他吧;当这个周末你父母想跟你到处逛逛并拍照时,由着他们吧;如果他们使你感到尴尬或表现得很疯狂,也由他们去吧。因为在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时,他们同样也在开启着他们的新篇章。无论你信或不信,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比你更艰难。所以让他们再最后一次把你当个小宝宝吧。”
家长送孩子上大学无可厚非,孩子要在这里学习生活四年,送过来看看有什么错吗?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对孩子过于呵护的问题。送孩子上学,并不等于过度呵护。比如美国的大学入学教育,就有父母的内容,甚至还有给父母的专门课程。为鼓励父母参加,很多学校还赠送几天免费的餐食;开学季,学校附近旅馆也是一房难求。
只是我们的家长需要明白,孩子的人生无法替代,你必须放手!孩子也需要明白,你已经成人,必须面对一切问题,从生活到学习,到人际交往。所有的挫折困难委屈都是你成长的一部分,都将是你的财富!
热点十六:一年级小豆包入学忙
【热点概述】
一年级的小学生告别了幼儿园的轻松课程,一下子进入小学后,此时,无论是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要求,虽然一年级的老师也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生的准备,但是许多家长还是万般的担忧,那么孩子应该怎样渡过这个关键期呢?家长又如何解除所谓的担忧呢?
模拟题: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校园生活?
【答题点拨】
孩子的成长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从学习到生活各个方面都可能会经历诸多变化,那么如何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校园生活,是教师必须准备好的第一课。如果没有及时帮助孩子适应校园生活,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学校中郁郁寡欢,长期下来,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更有甚者,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教师在这时首先应当充当好学生“父母”的角色,让孩子明白,学校就像第二个家一样温暖,比如采取亲切的语言,使用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等等,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那么对于基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就应当由老师进行引导,比如如何和同桌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举手等等。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表扬、提醒、暗示和竞赛等手段,强化这些行为在儿童头脑中的印象,帮助小学生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以适应学校规章制度所提出的要求。最后,还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氛围,鼓励孩子们表现自己,和他人交朋友,在彼此社交的过程当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体会集体的温暖,学会和他人相处。当然,还可以通过家校联合,对孩子在学校里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使得孩子快速适应校园生活。
热点十七:好学生的统一标准该变变了
【热点概述】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中国人对好学生还未有一个统一标准。那时,自认为有能力的青年都敢于去尝试报考北大、清华,其中有一部分被幸运破格录取的考生成为后来的大师级人物。
1917年,中国白话诗人的开拓者之一康白情以国文和英文第一,数学考零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1917年,“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罗家伦以作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1929年,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以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的成绩被清华破格录取;1931年,历史学家吴晗以文史和英文100分,数学0分被清华破格录取。
模拟题:你觉得怎样才是一个好学生?
【答题点拨】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考试拿高分”早已不是定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义务阶段新课程标准规定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操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好学生的定义可以多种多样。
正如创新型人才更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好学生的标准也同样如此,如果一味培养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不仅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还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成为不完整的人。
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判。首先,是否有健康强健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保障各方面的稳定发展;其次,是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基础,只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善于提问的学生才能不断进步;此外,是否有团结他人,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人友善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在学校这个大家庭当中,有很多问题并不是单枪匹马就能够解决的,只有培养好学生团结他人、解决问题的意识,才能在学习当中不断克服困难。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只从某个侧面去定义学生,避免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错误。
热点十八:“差生”的荒唐行为,谁该羞愧?
【热点概述】
近日,网曝某学校“差生班”课堂上“老师台上授课、学生桌下炒菜”的消息令人唏嘘,更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连班主任都敢打。面对如此荒唐行为,那些给学生贴上“差生”标签的学校反而需要反思。
模拟题: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炒菜”,你有什么看法?
【答题点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人和明理。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校有依据学习成绩优劣划分班级的现象。这种分班方式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有利于学校因材施教,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但是,个别学校出于升学率等考虑,把学生们划分为三六九等,甚至绝对化地把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划到“学渣班”,放在条件差的教室,配备水平差的老师,还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约束,任其肆意妄为,这不但荒废了“差生”的学业,还失去了育人最起码的要求。
所谓的“差生”是因为学习成绩相对差,而并非道德坏、人品差。中小学阶段,正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黄金时间,如果学校仅以成绩区别对待,不加以正确引导,还贴上“差生”标签,很容易让部分学生养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那么,早退旷课、打架斗殴、抽烟赌博、早恋等一大堆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对于分班,学校应从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出发,让每个学生平等沐浴在温煦的教育阳光下,学好文化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学生成绩有优劣,教学方法可有不同,但是绝不能在育人上打折扣。
热点十九:大学生流行兼职开网店
【热点概述】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开店做生意。据E拍网统计,该网站的上万个店铺中,在校大学生开的“个人店铺”就占了40%。一些应届的大学生甚至表示,他们将网上创业视为职场的新选择。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的苗苗已经在网上做了半年多生意,她说:“刚毕业的时候,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在网上开了家服装店。这个冬天棉衣服卖得特别好,现在天气转暖了,我又进了批彩色的隐形眼镜,今年流行戴这个,肯定卖得好!”关于收入,用苗苗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把握住了时尚潮流,再赢得良好的信誉,小店的人气肯定会越来越旺的,赚钱也不少。
模拟题:对于大学生流行兼职开网店的行为,你怎么看?
【答题点拨】
大学生兼职开网店的流行,一方面展现出时代的开放和包容,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大学生生活的多样性。这种行为既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大学生靠开网店赚取生活费用,可以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相对于当今一些“啃老族”而言,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此外,大学生通过兼职或开店可以学习到一些在学校中、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升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这可以很好地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但同时大学生也应该认清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切勿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被不正规的平台欺骗进而背上债务,或是因为投入过多精力在开网店上从而影响了学业,这都是得不偿失的。
作为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和规划,平衡学习和兼职所用的时间,避免互相影响。在学业方面也可以及时和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的疑问。此外,学校内部可以由有共同爱好特长的学生组成社团,在公开透明并且有学校监管的平台或场所进行兼职,避免学生上当受骗。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平台的监管,避免有不法之徒为了盈利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热点二十:对大学生“证霸”现象的思考
【热点概述】
近日,一位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在网上晒出了自己65张证书的照片,一时之间引发了大家的关注。65个证书摊开,足足占了五六平方米,摞起来也有1.3米高。在这些证书中,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项,有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证书,也有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证书等资格类证书。一时间,“证霸”成为热词,也引发了普通学校与名校差距、证书含金量高低的讨论,引发大家热议更多的是这位大学生缘何投了50余份简历却收不到一个面试通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模拟题:近日,一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获得65个证书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对于这种“证霸”现象,你怎么看?
【答题点拨】
正值毕业季,关注大学生就业的话题自然也会引人关注,近日一篇关于大学生四年狂揽65个证书的新闻也自然地为大家所知晓,报道中称主人公大学四年获得了65个证书,却找不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这一新闻在出现之后引发了众人的思考:证书和能力,谁重要?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其实对于这种证霸现象,我们务必要首先明确的是证书多并不等于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现如今有些证书并不是含金量特别高,甚至有些证书参加个活动或者花钱即可获得,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当然不会只凭一摞证书来选人用人;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该主人公在大学期间能够热心各种活动,获得如此多的荣誉也确实是件好事,但是我们却不提倡。
原因有三,一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为自己积累本领,但是大学是培养我们思维的地方,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是应该在大学期间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毕竟要以学业为主;二是学习不等于考证,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对等关系,考证是一时的行为,而学习实际上是一世的行为,如果只是为了去获得所谓的证书而忽略了知识本身蕴含的魅力,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三是证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曾经的我们,而非将来的我们。我们不能用证书作为资本或者筹码去找寻中意的工作,因为它们都只能代表着过往。尤其是考取一些纷繁复杂的证书之后,可能更加会找不到自己的求职意向。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证书和学历都是对以往经历的证明,证书和学历都不如能力重要,尤其是对自我有着清晰定位和求职意向的人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青睐的。
其实,证霸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就业观的问题,“证霸”求职遇冷,根源在于对自身定位不明确。首先,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大学期间还是要夯实基础,尤其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就业难的背景下,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有技巧的沟通、可信的能力展示、适当的求职预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要本着诚信的理念,杜绝夸大其词,杜绝简历注水;其次,用人单位也要端正用人理念,学历也好,证书也好,相貌也好,都不能代表能力。而我们某些个别记者及媒体也要有自己的报道底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非要抓着65个证书求职遇冷的事报道个没完没了,毕竟65个证书并不等于能力,以证书多获取工作的机会更是痴人说梦。
热点二十一:让义务教育一体化真正促进教育公平
【热点概述】
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刘利民介绍,预计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要基本协调。这是持续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意见》的正式发布实施,是对上述改革发展思路的延续和细化。
模拟题:你赞同义务教育一体化吗?
【答题点拨】
教育资源的分配一直是教育相关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真正公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一体化为我们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一种思路。
实现教育公平,从国家层面来说,必须确保资金真正到位,尤其是要向基层、偏远地区倾斜。比如,有关部门在编制相关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时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还要重视农村资金投入。
从学校本身来说,必须尊重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保证相关政策妥善落实。比如,合理设置农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为重点,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则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重点。
最后,还需要有健全的监督检查或验收工作机制。比如,根据情况,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对计划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应严格追究地方政府一把手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可以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在网上设置意见反馈平台。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落地生根。
热点二十二:像清理高考加分一样清理中考加分
【热点概述】
某地七万人参加考试就有一万多人加分、某省投资500万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录取、艺术类加分、体育类加分……中考刚刚落下帷幕,不少地方的加分乱象已招致舆论批评。
模拟题:高考加分政策得到进一步规范,你如何看待某市的中考加分政策?
【答题点拨】
中考加分项目多、分值高、范围广且缺乏公开透明,这显然有悖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像清理高考加分一样清理中考加分,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也是众多家长的深切愿望。推行加分政策有其合理性、必要性,但是名目繁多的加分,可能会催生暗箱操作,产生新的不公平。
中考加分乱象丛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制定的时候,给各地各部门过多的自由裁量权。过度的自由就会变为不自由,就会走向腐败,一些人为了给自己子女谋利益,就会通过这种政策增加各种五花八门的中考加分,例如有的地方将投资额度与子女加分多少挂钩,无疑是把中考变成新的“拼爹”游戏。甚至有些地方的政府将中考加分作为谈判的条件,无视教育考试的严肃性,当作自己手中的筹码。五花八门的中考加分背后,是一些地方部门的权力之手伸得太长。三好学生加分由教育部门出台、体育类加分归体育局管、少数民族加分由民委负责……看似分工合理,实则政出多门、利益自定,破坏了教育政策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在政策执行上难免存在诸多的问题。
为了清理中考加分,规范教育考试标准,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部门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公平,经不住任何附加的“挂靠”。不能再任由中考加分肆意膨胀下去,必须将其拉回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从目前来看,清理中考加分应先管住从各处伸来的权力之手,严肃清理不合理、不合规的各类加分政策,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增加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