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压力特性竖井段C—C位于掺气环上游

压力特性竖井段C—C位于掺气环上游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6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中测点F-YX-02S压力时间过程线竖井环形掺气坎及下游段。表4.10闸门开启过程各测点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单位:kPa4.4.6.2工作闸门全开后压力特性竖井段C—C断面位于掺气环上游,测点F-YX-01S和F-YX-02S顺水平来流方向布置,下游侧F-YX-02S测点,受来流水平分量冲击的影响,压力相对较大。

压力特性竖井段C—C位于掺气环上游

4.4.6.1 闸门开启过程中压力变化特性

(1)进口段。测点F-YX-01S位于溢流面的下游侧,工作闸门开度小于17.5%时,测点压力接近0;工作闸门开度在17.5%~53.4%时,测点压力为负值,最小瞬时压力为-28.32kPa;当工作闸门开度大于53.4%时,测点压力迅速增加,闸门开度至81.3%时,压力趋于稳定。见图4.5。

图4.5 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测点F-YX-01S压力时间过程线

测点F-YX-02S与F-YX-01S相对,闸门开度小于2%时,水流没有触及该点,测点压力为0;工作闸门开度小于50%时,水流冲击该测点部位,但冲击压力不大,最大时均压力小于33kPa;闸门开度在50%~80%范围内,测点压力迅速增加;闸门开度大于80%时,测点压力趋于稳定。见图4.6。在对应80%开度后,进水口已形成稳定的淹没流,这是溢流段压力渐趋稳定的主要原因。

图4.6 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中测点F-YX-02S压力时间过程线

(2)竖井环形掺气坎及下游段。测点F-YX-03S~F-YX-06S位于环形掺气坎的空腔内,闸门开启过程中,4个测点的压力变化曲线基本相同。工作闸门开度小于13%时,竖井内为自由跌落流,环形掺气坎孔口不封闭,环坎上、下游空腔连通,各测点的压力与大气压力接近;闸门开度在13%~80%时,各测点压力迅速降低,4个测点的最小瞬时压力分别是:-78.14kPa、-67.89kPa、-68.06kPa和-64.27kPa;闸门开度大于80%时,各测点的压力在稳态值(闸门全开后的值)附近波动。典型测点F-YX-03S压力时间过程线见图4.7。

图4.7 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中测点F-YX-03S压力时间过程线

测点F-YX-07S~F-YX-10S在掺气坎下游空腔的末端,闸门开启过程中,4个测点的压力变化特性相同。开度小于3%时,各测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闸门开度在3%~20%时,扩散水流触及该断面,各测点压力大于大气压力,4个测点的最大时均压力分别是:26.8kPa、10.8kPa、16.86kPa和10.0kPa;闸门开度在20%~75%时,各测点压力迅速降低,实测最大瞬时压力为-65.76kPa、-62.28kPa、-31.55kPa和-86.67kPa;工作闸门开度大于75%后,各测点压力迅速增加,并趋于稳态值。在工作闸门全开后,4个测点压力在大气压附近波动,时均压力均小于零,表明第三次过水试验时,掺气坎空腔末端在E—E断面附近。典型测点F-YX-07S压力时间过程线见图4.8。

图4.8 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中测点F-YX-07S压力时间过程线

F—F断面两个测点F-YX-11S和F-YX-12S在闸门开启过程中,压力变化曲线基本相同。闸门开度小于30%时,测点压力大于零;闸门开度在30%~68%时,测点FYX-11S的时均压力略小于大气压,测点F-YX-12S的压力小于零,最小瞬时压力为-82.55kPa;闸门开度大于68%,两个测点的压力迅速增加,至80%开度时,压力趋于稳态值。测点F-YX-11S压力时间过程线见图4.9。

(3)起旋室段。起旋室各压力测点在工作闸门开启过程中,压力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闸门开度小于2%时,各测点压力接近大气压力;闸门开度在2%~80%时,各测点压力逐渐增加;闸门开度大于80%后,压力趋于稳态值。F-YX-01P测点的压力时间变化曲线见图4.10。

图4.9 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中测点F-YX-11S压力时间过程线

图4.10 第三次运行试验闸门开启过程中测点F-YX-01P压力时间过程线

闸门开启过程中C—C断面的两个测点中,下游侧测点F-YX-02S的脉动压力较大,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20.93kPa。D—D断面各测点均在空腔中,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26.12kPa(测点F-YX-05S)。空腔末端E—E断面上,测点F-YX-10S的脉动压力最强,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32.66kPa。竖井段脉动压力最强的区域位于F—F断面,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63.12kPa。起旋室段脉动压力较大的是测点F-YX-01P,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46.77kPa。闸门开启过程各测点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见表4.10。(www.xing528.com)

表4.10 闸门开启过程各测点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 单位:kPa

4.4.6.2 工作闸门全开后压力特性

竖井段C—C断面位于掺气环上游,测点F-YX-01S和F-YX-02S顺水平来流方向布置,下游侧F-YX-02S测点,受来流水平分量冲击的影响,压力相对较大。

竖井段D—D断面位于掺气环下游,距掺气环出口6.7m。3次过水试验中,断面上4个测点(F-YX-03S~F-YX-06S)的时均压力分别在-24.3~-25.4kPa、-30.5~-31.4kPa和-35.1~-36.6kPa范围内变化,各测点的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也很小,不超过3.6kPa。各测点间不仅负压值比较接近,且与坎后空腔负压的量级相同,说明该断面位于掺气空腔内。

竖井段E—E断面位于D—D断面下游10.5m。3次过水试验,该断面4个测点的时均压力相差较大,前两次试验表现为正压,第三次为负压。其中,第一次过水试验,FYX-07S的时均压力最大,为62.95kPa,F-YX-08S的时均压力最小,为25.12kPa;第二次过水试验,F-YX-07S的时均压力最大,为100.97kPa,F-YX-08S的时均压力最小,为49.74kPa;第三次过水试验,4个测点的时均压力均小于零,最大负压为-17.95kPa(F-YX-09S)。同时,4个测点的压力波动也很大,其脉动压力均方根值远大于D—D断面。环形掺气坎出口高程1963.20m,E—E断面高程1946.00m,两者高程差为17.2m。第一、第二次过水试验,该断面位于掺气空腔末端之下(断面时均压力为正),掺气空腔末端位置不对称且是波动的;第三次过水试验,该断面位于空腔的末端附近(断面时均压力为负)。若水垫层压力按静压分布来考虑,应为第三次试验空腔最长,第二次试验空腔最短,第一次试验介于二者之间。

3次过水试验的数据说明,环形掺气坎下游空腔长度至少已接近或超过了17.0m,大于模型试验值。

竖井段F—F断面两个测点F-YX-11S和F-YX-12S的时均压力比较接近,第二次过水试验,两测点的时均压力分别是335.14kPa和348.44kPa。测点F-YX-12S的脉动压力较大,3次过水试验中,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分别为30.40kPa、12.28kPa和27.89kPa。显然,受环形掺气坎下游空腔波动的影响,下游各断面的脉动压力有所增加。

起旋室两个断面各测点的时均压力较高,在300~650kPa范围内变化,脉动压力也较大,实测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10~26kPa,表明起旋室段水流紊动比较强烈。

比较竖井段和起旋室各测点脉动压力均方根值,水流紊动比较强烈的区域在环形掺气坎空腔的末端附近,第一次过水试验,所有测点中,脉动压力均方根值最大的测点是F-YX-07S,其值为45.28kPa;第二次过水试验,脉动压力均方根值较大的测点是F-YX-07S和F-YX-10S,其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分别是35.01kPa和40.53kPa;第三次过水试验,水流紊动最强烈的测点是F-YX-12S,其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27.89kPa。从频域特性看,竖井段、起旋室各测点脉动压力优势频率均不超过1.0Hz,属低频脉动。多数测点脉动压力优势频率为0.2Hz或其倍频,与掺气浓度的优势频率一致。

4.4.6.3 工作闸门关闭过程中压力变化特性

以第二次过水试验为例说明工作闸门关闭过程中,竖井和起旋室段各测点的压力变化规律。

测点F-YX-01S和F-YX-02S在工作闸门关闭时,两测点的压力逐渐减小,开度为70%左右时,测点压力迅速降低;闸门开度小于42.8%后,测点F-YX-01S的压力接近于大气压;闸门开度小于35%时,测点F-YX-02S的时均压力在0~52.5kPa范围内波动。表明工作闸门开度较小时,水流挑离溢流面边界,测点F-YX-01S处在空腔内,竖井内的流态与自由跌落流类似。

E—E断面在环形掺气坎下游空腔内,当工作闸门开度小于94%时,各测点的压力逐渐降低,闸门关至60%左右时,各测点的压力逐渐增加;闸门开度关至10%~15%时,各测点的压力接近大气压。测点F-YX-03S和F-YX-06S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测点F-YX-04S和F-YX-05S的压力时间变化曲线类似,说明竖井内水流并不对称。

F—F断面在掺气环下游空腔的末端,各测点压力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工作闸门开度关至85%左右时,各测点压力逐渐降低,压力小于零,各测点的最小压力分别是-62.73kPa、-72.62kPa、-38.11kPa(时均压力)和-66.28kPa;闸门开度关至60%左右时,各测点压力缓慢增加,闸门开度小于15%时,除测点F-YX-07S外,其他3个测点的压力趋于0。闸门开度小于20%时,测点F-YX-07S的压力大于零,其最大压力为31.49kPa。

F—F断面两个测点的压力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工作闸门开始关闭时,两测点的压力略有降低,闸门开度关至65%时,压力迅速降低;闸门开度关至57%时,测点压力逐渐增加;闸门开度小于21%~25%时,测点压力接近大气压。

闸门关闭时,起旋室各测点的压力缓慢降低,当开度减小到63%~65%时,各测点的压力迅速降低。

闸门关闭过程中,C—C断面测点F-YX-02S的脉动压力较大,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22.97kPa;D—D断面脉动压力最大的测点是F-YX-05S,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31.41kPa;E—E断面测点F-YX-10S的脉动压力比较强烈,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46.52kPa;F—F断面测点F-YX-12S的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43.96kPa;起旋室段脉动压力较大的测点是F-YX-01P和F-YX-09P,其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分别是41.15kPa和47.60kPa。所有测点中,脉动压力均方根值最大的测点是F-YX-09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