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该工程大江上游土石围堰由航道段与电厂护段组成(图8.2.1),围堰全长895m,堰顶高程为67m,最大堰高50m,堰顶宽20m,土石围堰中有两道混凝土防渗墙(图8.2.2)。混凝土防渗心墙中至中的间距3.5m,每道墙厚0.8~1.0m,上游墙顶高程64.5m,下游墙顶高程61.0m,墙底嵌入基岩0.5~1.0m。墙的左端与纵向钢板桩围堰相衔接,右端接岸坡台地,混凝土防渗墙与大坝轴线间的距离为220~482m,大江防淤堤从围堰中部穿过,因此,围堰中间一段作为防淤堤永久建筑物保留,左侧电厂段和右侧通航段的堰体需按设计要求分别拆除至45m和36m高程,以利于引水发电和通航。
大江上游围堰拆除期间必须保证一期工程继续通航发电,为此,上游水位不得低于50m高程,背水基坑也要充水至一定高程,因此大部分堰体浸没在水中。根据围堰拆除程序,上游墙陆上拆除至59m高程,下游墙陆上拆除至55m高程,剩余部分一次爆破拆除。水下最大拆除深度达23m,相应混凝土防渗墙拆除工程量约21502m3。考虑到水下开挖清渣方便和当时采用的水下开挖船舶的性能,要求爆破后拆除的破碎块度控制在30~50cm。
2.爆破参数
(1)孔距。为了获得较小的破碎块度,尽量减少钻孔工程量,并考虑到钻孔偏斜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墙厚的不均匀性,确定炮孔孔距为0.8m。采用钻孔直径为80~100mm。
图8.2.1 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上游围堰平面布置图
图8.2.2 大江上游围堰断面图(单位:m)
(2)单位长度装药量。一般混凝土墙柱构件爆破时,炸药单耗约为0.3~0.4kg/m3,但现场爆破试验表明,对于两侧填有砂砾料的混凝土墙来说,即使炸药单耗达到1.0kg/m3时,符合设计尺寸的爆破块度仅占30.4%~38%。结合下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拆除爆破试验资料:对埋置深度5~10m的混凝土墙,当其炸药单耗达1.44kg/m3左右时,其爆破破碎块度适中,效果较好。据此考虑到墙体埋置愈深,夹制作用愈大的特点和减少顶部飞石危害等因素,确定各部位药量,见表8.2.1。
(3)装药结构。为了使爆破能量分布合理、改善破碎效果,根据墙的位置、孔深以及孔内各部位规定的炸药线装药密度,采用横向集中耦合、纵向间断布置药卷的串联装药结构。爆破药卷用塑料袋包装,黄油封口防水,检查合格后,以备加工药串。药串是用一根φ6mm粗麻绳作承重绳,在绳上按装药结构要求用细麻线绑扎药卷而成,其长度为实际孔深外加2m超长,并在捆绳上标明孔号、长度和药量。
表8.2.1 各种炸药不同孔深单位长度药量表
(www.xing528.com)
将塑料导爆索按不同孔深度外加1.0m超长截断,切口浸涂石蜡沥青凡士林混合剂封口防水,加工好后盘圈并编上号。装药时,边下药串,边绑扎导爆索,导爆索应紧贴药包,用电工胶布扎紧。药串下到孔底后,为避免下滑,造成药包集中,承重绳应捆在横放在孔口的短竹棍上,孔口堵塞长度为70cm。装药结构图如图8.2.3 和图8.2.4所示。
图8.2.3 胶质炸药装药结构图(厂房段上游墙,单位:cm)
图8.2.4 乳化炸药装药结构图(航道段下游墙,单位:cm)
3.起爆网路
采用由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组成的双复式交叉并串联的起爆网路(图8.2.5)。孔内药包由2~3 根塑料导爆索引爆,导爆索露出孔口部分的长度为20~30cm,导爆索由绑扎在其孔外部分的4发非电毫秒雷管引爆。为了实现孔间微差爆破,将若干个孔分成一组,每组内的单号孔用MS1 导爆管雷管引爆,双号孔用MS2 导爆管雷管引爆。每个孔的4根塑料导爆管分成两股分别置于炮孔轴线的两侧,同一组内的两侧导爆管分别并联为一个结点,结点间用3 发MS3 导爆管雷管接力传爆。通过交叉搭接形成双复式交叉并串联接力起爆网路。
图8.2.5 复式交叉并串联起爆网路
通过MS1、MS2、MS3 三个段别塑料导爆管雷管的巧妙组合,将总装药47.78t炸药分为324段,使最大单段药量控制在282kg,实现了段间时差为25ms的顺序爆破,设计总延期时间为8.1s。
4.爆破效果
1986 年1 月7日15 时,大江土石围堰混凝土心墙顺利爆破,爆破飞石距离不超过150m,实测爆破振动、水击波均在安全允许范围之内,实测涌浪高度为0.72m,周围建筑物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