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工围堰拆除爆破:发展趋势及技术简介

水工围堰拆除爆破:发展趋势及技术简介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围堰拆除爆破时,为严格控制爆破振动、水击波、爆破飞石等有害效应,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已成为围堰拆除爆破的常规技术。随着围堰拆除爆破的一些新的技术要求,如导流洞围堰爆破后即需过流,且石渣不能对导流洞壁面造成太大的损伤,因此,爆破前需对爆破效果进行预测,包括有利于过流的爆堆形式、爆渣的块度分布等。2006 年6 月6 日成功实施的总装药量191.5t、分段数959 段的三峡三期RCC围堰爆破,为围堰拆除爆破树立了的新典范。

水工围堰拆除爆破:发展趋势及技术简介

围堰拆除爆破时,为严格控制爆破振动、水击波、爆破飞石等有害效应,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如毫秒微差起爆技术、气泡帷幕防护技术等)已成为围堰拆除爆破的常规技术。

随着围堰拆除爆破的一些新的技术要求,如导流洞围堰爆破后即需过流,且石渣不能对导流洞壁面造成太大的损伤,因此,爆破前需对爆破效果进行预测,包括有利于过流的爆堆形式、爆渣的块度分布等。同时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5],对爆破的石渣块度提出新的要求,并进行反馈分析,优化爆破设计参数。

如小湾导流洞进出口围堰爆破,设计前就进行了模型试验和设计科研,通过爆破方案的优化,2条进口围堰和2 条出口围堰同时爆破,爆破后15min 即达到导流洞过流的目的。

如东风水电站导流洞围堰拆除,爆破时正足枯水季节,流量不足100m3/s,导流洞内流速很小,爆破的块度要求比原堆渣小,否则爆除的石渣难以冲走并叠加于原堆渣上,这又将影响爆破的后续工期。为使拆除围堰在爆破过程中形成U形槽的缺口,保证枯水期小流量时能具备过流条件,采用分段间隔时间为50ms 的顺序爆破设计。并根据抵抗线、围堰外水深折算抵抗线和加强抛掷距离,以及爆破后95%石渣不大于40cm的块度要求来确定单位耗药量。同时,考虑到围堰外基岩地形给计算单耗带来的误差因素,采取适当增大单耗药量的办法加以弥补。采用塑料导爆管雷管与导爆索相结合的非电接力式起爆网路爆破。爆破后15min,爆渣即被冲尽;上游河道95%的水量通过导流洞进行分流,爆区周围邻近建(构)筑物及相关设施安全无恙。(www.xing528.com)

如大朝山水电站导流洞进出口岩坎爆破拆除,为保证爆破后,导流洞能及时过流,必须使爆堆能形成低于堰前水位的沟槽。为此,采用分区爆破的方案,尽可能减少最后一次爆破的方量,并应用高单耗、低单段药量的设计思路,设计采用了塑料导爆管雷管接力起爆网路,爆破后导流洞立即过流,爆后约20min,导流洞进口附近石渣已基本冲尽[6]

在围堰拆除的实践中,围堰建设与拆除相结合的理念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同时除爆破炸碎方案外,定向倾倒爆破方案也被应用到围堰拆除中[7,8]。2006 年6 月6 日成功实施的总装药量191.5t、分段数959 段的三峡三期RCC围堰爆破,为围堰拆除爆破树立了的新典范。在2003 年RCC围堰浇筑前,经多方论证,提出了建拆一体化设计理念,首次采用在围堰中预置集中药室(孔)拆除方案,在围堰的浇筑过程中,预置了354个集中药室、376 个水平断裂孔;通过毫秒延时顺序起爆技术精确控制三排集中药室、一排断裂孔、一列切割孔的起爆次序和时差,实现堰块逐块水下定向倾倒。

随着围堰拆除安全控制要求的提高,对起爆网路的可靠性、抗水性、抗冲击性、起爆时差的精确性等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精度非电雷管以其延期误差小、抗水性能好等优点,已在小湾、构皮滩等围堰拆除爆破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得到推广应用。数码雷管也首次在三峡三期RCC围堰拆除中得到成功应用[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