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法国的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de Broglie)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并通过分析与类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一切实物粒子(电子、原子、分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提出,与具有一定能量E及动量p的运动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物质波的频率及波长分别为
式(10—9)所给出的关系称为德布罗意关系。德布罗意认为:实物粒子的波动性与光有相似之处,由于h是一个很小的量,实物粒子的波长实际上是很短的,在一般宏观条件下波动性不会体现出来,所以用经典力学来处理问题是恰当的。但到了原子世界中,物质粒子的波动性便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此时经典力学也就无能为力了。
对于具有这样波长数量级的物质波来说,要想观测到满意的衍射效果,衍射光栅的光栅常量应具有与波长同等的量级。原子在晶体中做规则排列时,其晶格常量恰好具有这样的量级。因此,当德布罗意波的概念提出后,1927年,戴维逊(C.J.Davisson)和革末(L.H.Germer)利用电子束在镍单晶上的衍射实验,成功地证实了电子所具有的波动性,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德布罗意所提出的物质波假说的正确性。(www.xing528.com)
值得一提的是,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在现代技术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即为一例。通过高压加速的电子射线的德布罗意波长可以达到10-2~10-3nm,从而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这些电子的衍射分布可以直接反映出物质原子尺度的结构。目前,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可高达100万倍。分辨率可达到0.1nm的数量级。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我们能直接看到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能分辨单个原子的尺度,而且为研究分子结构、病毒和细胞组织结构等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