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运动处方是一种教学过程,因此一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中均应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运动处方有与运动训练相似之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也应重视运动训练中的基本原则。在此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有些原则应给予特殊的重视。
1.区别对待原则
这项原则是教学与运动训练中均应给予重视的原则,在运动处方教学中亦同样重要。运动处方制定过程中就是根据教学班这一群体与全国或省市数据的比较而得出的,因此个别对待是指教学班与全国比较而言。但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班分成若干小组时,则可根据不同组别情况制定针对小组的运动处方。
2.运动负荷有效性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多种多样,其中大部分运动并不给人们形成超量性恢复的影响,有些运动形式对一部分人有影响,对另一些人则无影响;有些运动形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一部分人有影响,当这种运动负荷不断地影响(超量性恢复)之后,则会失去影响的效果,为了保证一段时间的实效性,应始终注意运动处方的效果,即通过经常性的测试以便即时了解。从而引出下一个原则,即运动负荷不断增长的原则。运动负荷的有效性随着青少年的年龄增长不断变化。这就是青少年负荷(运动)的有效性,在有效性之上运动负荷越大,其效果越好,但运动负荷的增长并非无止境的,而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效果反而会降低,这称为临界点。(www.xing528.com)
3.运动负荷不断增长的原则
这是从有效性原则延伸而来的。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运动负荷的有效性及临界性也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运动负荷本身也在刺激有效性的负荷量不断增长。为了使运动负荷的效果更加明显,必须不断增加运动负荷以保证有效性。而运动负荷的增长不能是无限度地增加,因此又引出一个适宜运动负荷原则,这就是运动负荷的最佳效果(运动处方的优化)。运动负荷的增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总结起来可分为:直线上升式、平台上升式、阶梯上升式及混合式。
4.运动处方的适宜性原则
所谓适宜性即运动处方的内容、负荷实施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效果应处于最佳状态,负荷量应在有效性与临界性之间而且靠近临界性,内容与方法应以激发学生的最大兴趣,使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有较大的吸引力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