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0-22
微课堂
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一般指的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际应酬时所须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即中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涉外交往的标准的、规范的做法,也可称为涉外通则,它是每一位涉外人员应自觉恪守的国际交往惯例。它是对国际交往惯例的高度概括,对参与涉外交际的中国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学习涉外礼仪时,既要了解涉外主要礼仪,又要回避其基本禁忌。简言之,就是要明确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知识储备
当我们走出国门与外国人交往时,除了自己要了解一些涉外礼仪外,也要告诉家人、同事、朋友亦或是旅行团的客人有关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交往的原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提倡无私奉献与自我中心
注重人情关系与讲究务实
看重身份地位与追求平等
内敛含蓄谦恭与情感外露
崇尚礼义廉耻与法律至上
其次,熟知涉外礼仪的基本规则:
1.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
在参与涉外交往活动时,应时刻意识到在外国人眼里,我们是国家、民族形象的代表,自己的言行举止应当得体端庄、堂堂正正、不卑不亢、不谄媚不倨傲,以不损害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为己任。这是涉外礼仪的首要原则。
2.不妨碍他人的原则
涉外礼仪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应该妨碍别人。遵守公共秩序,不大声喧哗影响别人。不随意指责、议论别人或给别人带来麻烦或不便,发表议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安静。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3.遵时守约的原则(www.xing528.com)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一言九鼎”“人无信不立”,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不充分而难堪;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万一因故不能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在我们以参团方式旅游时,更应该遵时守约,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4.尊重隐私的原则
对于国人来说,见面后的问候包括了很多私人信息:多大了?有男朋友了吗?结婚了吗?什么时候要孩子……大多数国人,特别是年长一些的人,会觉得这是对对方的一种关心。但对于西方人来讲,凡涉及收入支出、恋爱婚姻、身体健康、信仰政见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切记个人隐私八不问:第一不问收入支出;第二不问年龄大小;第三不问恋爱婚姻;第四不问身体健康;第五不问家庭住址;第六不问个人经历;第七不问信仰政见;第八不问所忙何事。简而言之,在言谈之中,对于凡涉及对方隐私的一切问题都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予以回避。
5.女士优先的原则
当我们去国外特别是去欧洲旅游时,常常听到“Ladies first”这句话,这被看做成年男性懂礼仪有风度的表现。由此可见,“女士优先”已成为社交场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交际规则。在男女都在的社交场合中,男士要照顾、礼让女士,遵循“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原则。它要求在一切社交场合(有些公务场合除外),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当然,去阿拉伯国家、东南亚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印度等东方国家,要与这些国家的有关人员会面或者去这些国家旅游时,一定要事先了解一下它们的风俗习惯,不要因为自己的想当然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或误解。
6.爱护环境的原则
要爱护环境,摘花折枝,践踏草坪;不可虐待小动物;不可损坏公物;不可在阳台上或酒店的窗户上等地乱堆乱挂私人物品;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有分类垃圾箱的地方,还应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不可随地吐痰,在国外这是非常令人难以容忍的陋习;不可随意吸烟、任意制造噪音例如大声讲话等。
7.热情有度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形成了热情好客、尊老爱幼以及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等美德。就餐给别人夹菜不问对方是否爱吃;劝酒劝烟不问对方是不是已经喝多;主动为老人提拿物品……一旦这些交往对象是外国人士时,效果可就大大相反了。如果我们这样去关心一个外国人,他会认为我们是在干涉他的个人自由;帮一个年长的老外提拿物品,他会认为你觉得他老了,他会因此很不高兴。外国人的个人意识极强,他们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别人不可以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干涉及批评。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在待人热情友好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分寸。在涉外交往中,待人接物要适“度”:关心有度、批评有度、距离有度、举止有度。
8.入乡随俗的原则
俗话说:入境而问菜,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入乡随俗这一原则的关键就是我们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交往对象国特有的习俗。对于别国所特有的习俗,不能少见多怪、妄加非议,而应无条件地认真地予以尊重。在涉外交往中,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的身份是客人时,又必须讲究“客随主便”。从本质上讲,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入乡随俗”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好和敬意便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即其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对特有习俗,做到既不少见多怪、妄加非议,也不以我为尊、我行我素。
9.不宜先为的原则
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好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敢为天下先”。最明智的做法是“慢半拍”,尽量不要急于采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要观察别人是如何做的,自己再跟进,这样最为保险。
10.注重个人形象的原则
前面的几点都与塑造我们良好的形象密切相关,但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注意与个人形象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原则:第一,注重仪容仪表,服饰规范得体,行为举止优雅;第二,语言文明,“对不起”“谢谢”“请”字常挂嘴边。
任务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