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数据库关系模型及其特点

现代数据库关系模型及其特点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网状模型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加简单和清晰。关系模型的数据基础更加严格,并且在该模型中还存在关系数据理论,在模型中进行操作时也比其余的两种模型更加容易。与非关系模型相比,关系模型的设计、建立、使用及维护都更加简便。与其他数据模型相同,关系模型也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

现代数据库关系模型及其特点

埃德加·考特[2](E.F.Codd)是美国IBM公司的重要研究人员,他在1970年发布了一篇名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论文,在该论文中第一次提到了系统数据模型的概念。这表明属于数据库系统的全新时代来临了。在这之后,考特又发表了许多相关的论文,为关系数据库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81年,考特获得了ACM图灵奖[3]

IBM公司在其发表的论文基础上,于1974年在San Jose研究室成功研制出了关系数据库实验系统,即System R。在此之后,该公司又制作出许多和关系数据库相关的应用软件,如SQL、DS及DB2等。

从1980年开始,许多RDBMS产品出台,如Sysbase、Oracle、DBASE、Informix等,在数据库市场中,关系数据库系统凭借着这些应用占领了该领域,并迅速发展扩大。

关系模型和层次模型、网状模型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加简单和清晰。关系模型的数据基础更加严格,并且在该模型中还存在关系数据理论,在模型中进行操作时也比其余的两种模型更加容易。与非关系模型相比,关系模型的设计、建立、使用及维护都更加简便。(www.xing528.com)

非关系模型下的数据库技术称为专家数据库技术(只有专家才能正确使用),关系模型下的数据库技术称为大众数据库技术。这也正是关系数据库技术一经出现就迅速统治市场,排挤了原来占统治地位的非关系数据库技术的根本原因。

针对关系模型存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用英文表示为Relation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即上述提到过的RDBMS,有时也称作DBMS,其主要用于为关系模型提供支持。

与其他数据模型相同,关系模型也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