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流传下来的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有教无类”。子曰:“自行束脩之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一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开创了通向文化下移和平民教育的道路,打破了教育等级的歧视,使教育群体面向大众化,是一种十分可贵的、超前的教育观。到了明清时期,苏南家训中处处可见这种思想的传承。《龙溪盛氏家训》中写道:“不问贵贱、老幼、贫富,读一卷便有一卷之用,读一日便受一日之益。”这种“不问贵贱、老幼、贫富”之说从根本上否定了只有世家大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的社会现状,开创了人人都能通过读书变得“高贵”的新理念。
不过,在孔子所处的社会背景下,“有教无类”仅限于男子,女子是与教育无缘的。这一状况在明清时代私学有了改变。清代苏南家族(尤其是望族)女性较其他地区女性受到了更多的文化熏陶,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当多的女性在年幼时就能接受一定的教育,虽不是普及,但也相当广泛。如《巢林笔谈》作者昆山县人龚炜曾自称:“予胞妹四人,皆识字,晓文义,盖先夫人敦诗悦礼之遗也。”清初时吴县张氏也曾出过学典、学象、学雅、学鲁、学仪、学圣、学贤妻姊妹,均以文学见长。清代苏南女性的学养便是家族教育的产物。当重文兴教成为社会风气,自然也惠及了女性。到了现代,经过漫长摸索与逐渐改革,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距离,高中学费尚未减免,使得许多家境贫寒的边缘学生止步于初中。(www.xing528.com)
正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众多像安吉一样的边远地区学生面临无学可上或者有学难上的窘境。安吉县数量有限的公立高中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要求,高中录取率比大学还低。目睹这一现状的汤有祥自掏腰包、四处募集办学经费,凭借着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为众多被称为“六类苗”的农家子弟提供了读书学习的场所。汤有祥不仅不会歧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反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宗旨,汤有祥不以学生分数论高低,而是真诚对待每一个人,以爱感化“后进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得众多原本没有机会再读书的孩子重新树立自信,成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