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在总结中国的教育现状时,发现中国以农立国,中国当时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忘记了农村,在需要教育的地方,人口最多的地方,学校却最少。晏阳初就认为“一百个人当中有八十五人住在乡村里,民族的基本力量蕴藏在这大多数农民身上,这80%的苦力的苦不解除,苦力的力不开发,政治就不能上轨道,经济就不能发展”。[5]陶行知认为平民教育的重点在贫穷落后的农村。陶行知从1923年开始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不到9个月就已经推行到20个省区,当时的平民教育虽有成绩,但要使所有百姓都能受到教育谈何容易,平民教育热闹一番后,就逐渐走向低潮了。但陶行知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1926年,陶行知草拟《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已经下了决心,要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一心一德为中国乡村开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个个变作天堂,变作乐园,变作中华民国的健全的自治单位”。[6]他辞谢武汉师范学院院长的高位,脱下西装,穿上粗步麻衣,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自愿到穷乡僻壤去办乡村教育。
1927年,陶行知拿出仅有的一千元与赵叔愚在南京北郊荒野里,着手创办一所乡村实验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创办晓庄师范,为建设一支合格的乡村教育队伍而努力,尽己所能让学校能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办自然学园,把科学教育普及到工农大众去,要使“做工种田的人,捡垃圾的孩子,烧饭的老太婆,也能享受到科学知识”。[7]从1925年到1935年,在全国各地农村建立的民众教育实验区就有193处。因为有像陶行知这样一批教育家拧成一股绳,到农村普及教育,才掀起了当时一个有一定声势的乡村教育运动。
汤有祥也曾经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农村为何而穷?他想了很久,还不是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技术,还不是因为教育落后。他有这样的自述:我出身于农民家庭,生长在中国竹乡——浙江安吉的山区农村,我对农民自然有一种朴实的深厚感情,使我有一个明确的办学目的:教育为了致富老百姓。我有一个致富理念:人才是致富之根,科技是致富之本;治穷必先治愚,富民必先兴教。教育就是要为老百姓致富提供人才,能致富一个家庭,致富一方土地,教育要真正做好为“三农”服务。
汤有祥经过调查发现,农村进城务工青年所获得的就业机会与报酬均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越低,就业难度越大,反之则越容易。一方面众多农村青年无事可做,另一方面熟练工人高薪难觅,这说明在人才培养上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安吉上墅私立高级中学,从办学第一天起就立足农村,立足山区,面向“三农”。办学的目的明确:教育是为了致富老百姓。(www.xing528.com)
上墅私立高中开办的第一个班就是农职班,后来又开设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企业管理等职业班,就是为农业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实用型人才。学校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按照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生产、改变生活方式的要求,开展各级各类的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手和科技人员。针对竹乡安吉景点多,是上海、杭州的后花园这一特色,学校开设旅游与饭店管理培训班,这一举措就是为农业服务,为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学校还为去日本从事建筑工程的几十位农民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期日本语培训,是他们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用语,做到基本能听、能说,到日本后取得了一定的语言“自由”效果良好。
汤有祥一直重视着农村的发展,当初为了更多山村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倾其所有,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为很多农村孩子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改变了很多农村家庭的命运。创办学校后,又开设了很多职业班,培养农村经济实用型人才,实施了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