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学校,是指由国家政府部门举办的学校,学校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文革”中一度将原本由政府出资办的公办小学下放到人民公社的大队去办,实际上是国民经济已被搅乱,财政撂挑子,靠贫弱的集体经济办教育,是教育的至暗时期。“文革”结束后很快加以扭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小学教育仍由政府出钱办。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公办教育蒸蒸日上,为我国国民素质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日制中学、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均重新修订,198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工作进程。1985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两基”任务:到20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发布,至2008年秋,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的重要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观念逐渐改变。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得素质教育的理论得以定型,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2006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素质教育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明确了当前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