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儒家学说宣扬的“仁义之施”,对于以伐止戈的诸侯国来说,没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并不被统治者所采纳,在政治思想和抱负得不到施展之后,孔子潜心从事教育事业。“仁”是孔子一切思想的源头。美育的“仁”,就是让受教育者懂得美丑不仅仅在外表,更在于善恶,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一环,他希望通过教育让普罗大众懂得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会产生过于巨大的精神落差,让受教育者都有对世界的美的发现力和鉴赏力。“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乐就是美育,在孔子想恢复的周礼之中,礼和乐是密不可分的,上古文化诗歌礼乐是一种日常沟通的语言,没有审美趣味是无法与文人交流、交际的,因此孔子仕途不得志,周游列国处于危境难时,仍然“弦歌不衰”。
从夏以来美育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自然重视美育。在他看来,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观是诗的认识功能,群是诗的伦理凝聚力,怨是诗的悲剧精神,从诗可以看到时代的兴衰,可以看到伦理的凝聚力,这便是美育反映在诗歌情感艺术中的特点,其中“中庸”作为孔子最高的价值尺度,也是衡量情感的尺度,过犹不及,不要太悲,也不要太喜。在孔子心中道德之美是高于一切的,面对自然也是如此,“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的美,就在于他逆境中的坚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在自然中,也能把山水分出仁、智来,由此看出,山对应仁者,水对应智者。对于孔子来说,自然界纯粹的美不存在,是道德赋予他们更美好的意义,后来我们看到的松、菊、竹、梅,四君子象征道德高洁,都是在孔子的影响之下形成的。(www.xing528.com)
孔子教育学生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美,论语中大量记载了孔子的教学,以及他和学生讨论交流的故事。孔子不像柏拉图那样,围绕一个问题,层层剖析,也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将问题事无巨细地摆到台面上,而是在言传身教中,以很少的话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例如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田种菜,孔子说:“自己不如老农,不予回答。”又如宰我向孔子说:“守孝三年太久,一年即可。”孔子问他守孝一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啊。”孔子回答:“心安的话就那样办吧。”等他们都退出去了,孔子这才流露出不赞成的情绪,而让其在现实中碰壁,或者让其心理压力增大,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找到答案。孔子这种直观体悟和诉诸情感的教育,审美的色彩大于科学的色彩。他在教学中,不会直接讲道理,而是会让众人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以后,再以简单的几个字做点评,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其中的奥妙。这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爱好和直觉体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体悟与反省中,对问题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解,减少看问题的局限性、片面性,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