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塾招收弟子的基本原则。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官府之中,普通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宣布:“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只要有求学的志向并行拜师手续的,他都愿意教诲。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其他有关史料记载,孔门弟子之中,有贵族家庭出身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人,也有贫贱家庭出身的原宪、颜路、颜渊、曾皙、曾参、闵子骞、子张、仲弓等人,有商人出身的子贡,甚至还有“大盗”出身的颜涿聚。除鲁国本地的以外,还有从卫、齐、晋、陈、宋、吴、楚、秦等国远道而来的学生,更有曾皙、曾参父子两个。这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教育对象是没有差别的,只要愿意接受教育,履行入学手续,都可以成为他的门生,没有身份、年龄和地域等的限制,人人平等。这一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打破了教育等级的歧视,使教育群体面向大众,打开了通向文化下移和平民教育的道路。
“有教无类”是民办学校的最大特色。上墅私立高中,创办之初主观上就是为了解决被当地群众排列为“六类苗”的中考落榜生的就学,客观上也不可能挑选受教育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生源无可选择的境况下,也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教无类”。根据当时招生实际,上墅私立高中向中考落榜和家庭贫困的学生打开了大门,让这些孩子获得了上学的机会,让“有教无类”得到彻底的落实。学校其他教育特色也由此而来。针对民办学校生源状况的实际和升学竞争的压力,早在办学初期,汤有祥就提出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宗旨,破除唯升学率观念,体现促进学生成才的素质教育,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主张。从现在倡导的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求来看,可以看出汤有祥的教育理念超前,办学思想创新,从招生原则和育人理念两个方面真正体现了“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www.xing528.com)
汤有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让许多本无就学机会的学生得到升学和成名成家的机会。当年中考落榜进入上墅私高读书,后又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画家方荣根、湖州道场乡父母双亡的孤儿赵惠荣等一大批学生,都是汤校长主动上门动员到上墅私立高中读书的,并给予了免费资助等各种关照。类似的案例,在38年的办学历程中,不胜枚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