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故里,这里有着他的祠庙和坟墓。他是被处以“宫刑”的,他有后裔吗?
司马迁祠座落在距西安市210公里的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南郊,屹立在高达七、八十米的悬壁上,东濒黄河、西枕梁山、南接韩原、北临芝水,山河相映,气势颇为壮观。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韩城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约卒于昭帝始元年间(公元前86—80)。他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武帝时曾继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故后人尊称为太史公。后来,他因替投降了匈奴的李陵辨解,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愤,完成了52万字的史学巨著,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以后称为《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通晓天文、历法,主修《太初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卓越的历数家,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据《水经注》载;“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可见,司马迁祠至迟修建于西晋怀帝时,迄今已1600余年。
司马迁祠建筑群,自奕坡底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整个祠四周有砖砌围墙,高达20多米,上有女墙,远望犹如古堡。跨过芝水上的五孔石拱桥,向西南行,便是古奕坡,为昔日通往长安的车马道,后易名“司马坡”,路面用石条铺砌,保持了古道的原貌。坡脚东北向有一木牌坊,系清光绪十二年重修,额书“汉太史司马祠”。穿过牌坊,缓坡上行,朝东南又有一座木牌坊,约建于明代以前,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大字,这是人们借用《诗经·小雅·车辖》中的一句话,来比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慕而仰之。从这里蜿蜒而上,过山门,经青砖牌坊,再拾级而上,便到达祠院,这是祠的主体建筑。山门内外砌有梯形蹬道,共99级,势极险峻。青砖牌坊上的题额“河山之阳",引自《太史公自序》中"耕牧河山之阳”一语。(www.xing528.com)
祠院由祠门、献殿和寝宫组成。院门额上书“太史祠”三字,笔体洒,苍劲有力。祠院中,古柏参天,环境极为清幽。献殿为敞厅,是祭祀时供陈祭器、礼品和致仪礼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在正中的砖龛上,塑有司马迁全身彩色坐像。像为方脸,两眉入鬓,长须飘拂,显现岀刚毅严肃、抱负不凡的气概。司马迁生前曾因李陵案而不幸遭受宫刑,他的确实年龄历来争论不休,未得结论。他受刑是在天汉三年,其年已49岁。
祠院的后面是司马迁墓,高约3米,周围7米左右,用青砖裹砌成圆形,周围嵌以八卦砖雕和金、清两代石碑。墓顶上长有一棵枝杆苍劲的古柏。墓前立一石碑,上书“汉太史司马公墓”。
由于司马迁赞美顶羽歌颂陈涉,对统治阶级进行嘲笑讽刺,“不虚美、不隐恶”。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都不喜欢他。一千多年来,没有一个封建王朝给他以谥封。从祠内的一块碑文上可以看到,清康熙年间,韩城县有个县官上书朝廷,请求赐给司马迁一个封号,被康熙皇帝驳回。但是,他却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敬仰和怀念。据祠内的宋碑记载,早在公元十一世纪,慕名而至的瞻仰者已不可数计。可谓“君子之泽,百事不斩”。
有趣的是,在韩城市有两支人数很多的姓氏家族——-“同”姓和“冯”姓。每年清明,他们都要在司马迁祠内同时举行很隆重的祭奠仪式。这两姓的人都说司马迁是他们的祖先。据说,当年司马迁获罪下狱并受宫刑以后,他的子孙们怕受到株连,于是将司马迁的姓氏分开,一部分人在“司”字前加一竖,成了“同”字;另一部分人在“马”字前加两点,成了“冯”字。这就是当地同、冯两姓的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