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译经古寺草堂寺,美景壮丽!

陕西译经古寺草堂寺,美景壮丽!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陕西省户县东南隅风光秀丽的圭峰山下,有一座松柏参天、翠竹清拂的古寺院,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草堂寺。草堂寺是当年翻译佛教经典的胜地。草堂寺始建于东晋末年。相传,鸠摩罗j十的译经讲学的场地是一座构造简单、以草苫盖顶的堂屋,其寺院故名为“草堂寺”。到了唐代,高僧宗密来到圭峰山下传教,并在逍遥园的废址上重建寺宇,草堂寺再兴盛。草堂寺周围的自然景色绮丽壮观。难怪,游览草堂寺的人们常常会流连忘返。

陕西译经古寺草堂寺,美景壮丽!

这座始建于东普年间的佛寺,就是我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佛经的译经地……

在陕西省户县东南隅风光秀丽的圭峰山下,有一座松柏参天、翠竹清拂的古寺院,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草堂寺。草堂寺是当年翻译佛教经典的胜地。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指的就是这里的风光。

草堂寺始建于东晋末年。十六国时代有个由羌人建立的后秦,曾在圭峰山下修建了一座逍遥园。建都在长安的后秦国君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公元401),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将印度高僧鸠摩罗什迎至长安,以国师之礼厚待,并安置在逍遥园内的一座寺院里,请他演讲佛法,校译经伦。七岁出家,精通汉文的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带领姚兴及沙门三千余人在这里译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阿弥佗经》以及《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共74部,384卷。这是我国第一次用中国文字大量翻译外国佛经,对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作岀了重大贡献。鸠摩罗什被誉为和真谛、玄奘齐名的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他还在此寺院内创立了“三论宗”和“成实宗”两个佛教新宗派,当时远道而来听经的达五千余人,故后有“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译经”之句。由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印两国人民相互往来日益频繁,使长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相传,鸠摩罗j十的译经讲学的场地是一座构造简单、以草苫盖顶的堂屋,其寺院故名为“草堂寺”。

到了唐代,高僧宗密来到圭峰山下传教,并在逍遥园的废址上重建寺宇,草堂寺再兴盛。据说,唐玄宗李隆基也曾来此地瞻礼题诗。以后,寺院又屡遭兵火和水灾。寺内建筑除了鸠摩罗什的舍利塔外,其余多为元、明时期所复修。

整个寺院坐北向南,为方形红砖花墙所围绕。步入高大的悬挂着“草堂古寺”金字横匾的山门,沿着青砖铺就,两侧树木林立的林荫道北行不远,道旁两边分别耸立着钟鼓楼钟楼内有一口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铸造的大钟楼。鼓楼内,珍藏着一通高大的石碑,这就是有名的“定慧禅师传法碑”,立于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定慧就是唐代高僧宗密。碑由当时的宰相、书法家裴休撰文并正书,柳公权篆额,字体健劲秀逸,极有书法价值。(www.xing528.com)

越过钟鼓楼和一片栽满花木的开阔地,就是朱栋画檐、雕门刻窗、红砖围成的四合头庙院。上有大殿,东西各有厢房数间。院门两侧的走廊上,镶嵌着二十余块碑石,记述了寺院的兴衰历史和古人游寺的观感。大殿内安放着释迦牟尼的金身大塑像。像前供奉着一座日本友人赠送的用楠木雕成的鸠摩罗什像。

从大殿的两侧门出去,不远是一座砖筑花墙围绕的六角护塔亭,亭周古柏环绕,亭中矗立着被人们誉为“八宝玉石塔”的鸠摩罗什舍利塔。塔为玉石雕刻镶并而成,高七尺,呈八面十二层,每层分别为玉白、乳黄、砖青、墨黑、淡红、赫紫、浅蓝、深灰色。塔身正面,通刻着一扇状装饰的门,左右不同玉色的纵刻格子似窗,上覆殿堂形的屋盖,盖上有园珠顶。檐下与塔身相接处。刻有佛像多处,弘始十五年(公元413),鸠摩罗什圆寂后,在草堂寺火化。唐时建此塔纪念。

塔亭的北面是一片竹林,林中掩映着一座由六根红柱高高擎起的六角攒顶式古亨。亭中央就是弛名的“烟雾井”。据说,此井已有干年历史。过去,每到秋冬的早晨,就有一股白色的雾气由井中轻轻升起,缠绵飘拂于寺院的上空,犹如巨龙缭绕,然后向位于东北方向的帝都长安飘去,景色十分奇丽,形成所谓“草堂烟雾紧相连”的胜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专为此景题诗:“烟雾空濠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渺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

草堂寺周围的自然景色绮丽壮观。南有圭峰,又称尖山,上尖下方,形似占代的圭玉。寺东有紫阁、大顶、凌云罗以等峰,均突兀峻拔,形势佳胜。寺东南不远,便是吼声如雷、气势汹涌的高冠瀑布。另外,寺内还有“二柏零一眼井”等遗址,都有着离奇古怪的传说。难怪,游览草堂寺的人们常常会流连忘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