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净土祖庭香积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净土祖庭香积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地处原畔的香积寺却也不乏那种自然美的魅力。香积寺位于西安市城南18公里处的神禾原西畔。净土宗的初祖是东晋名僧慧远,而实际创始者是善导。公元八世纪,净土宗传入日本,日本佛教界据此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并成为影响较大的一个教派,现有信徒500万人,尊善导为“高祖”,将香积寺视为祖庭。以后,长安衰落:香积寺也随之失修。香积寺坐北向南,门朝东开。古老的香积寺,如今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净土祖庭香积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寺院,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的遗骨就安葬在这里……

俗话说:“自古名山僧占多”。然而,地处原畔的香积寺却也不乏那种自然美的魅力。

香积寺位于西安市城南18公里处的神禾原西畔。北连风光秀丽的樊川,南临流水潺潺的滴河,东接农户济济的贾里村,西处滴、涌两河的会流点。是唐代佛教十大宗派之一的净土宗的发源地。

净土宗的祖师善导,亦称光明和尚,俗姓朱,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生于隋大业九年(公元613),死于唐永隆二年(公元681)。他自幼出家,初习《华法经》、《维摩经》,后改《观无量寿佛经》,专心念佛,修“十六妙观”。唐永贞十五年(公元641),善导前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石壁山玄中寺,谒拜寺主道绰和尚为师,学习念佛往生之法。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回到长安,为感弘净业广揽门徒,宣讲念佛法门,并著《观无量寿佛经疏》、《般舟赞》等经书五部九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壁。净土宗的初祖是东晋名僧慧远,而实际创始者是善导。他首倡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往生西方的极乐净土,故名“净土宗”。经他30余载的弘扬,净土宗名声日盛。中宗以后,广泛流传于社会各阶层,善导被尊为“二世师祖”。公元八世纪,净土宗传入日本,日本佛教界据此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并成为影响较大的一个教派,现有信徒500万人,尊善导为“高祖”,将香积寺视为祖庭。

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悸为安葬和祭祀善导而修塔、建寺。塔建成以后,唐高宗李治赐给舍利千粒和百宝幡花,武则天也亲临此寺瞻仰。当时的香积寺,佛塔高耸,殿宇林立,临山面水,香火缭绕,为净土宗活动的圣地,与山西玄中寺齐名。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郭子仪为收复长安,同安禄山的叛军在香积寺一带交战,使寺院受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到这里游过,并作有《过香积寺》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生动地描绘了当时香积寺山村幽寂,古寺深藏的景色。以后,长安衰落:香积寺也随之失修。直到1949年西安解放时,香积寺仅存大小两座砖塔和清代所修的殿堂、僧房各三间。

从·979年开始,国家拨专款对香积寺院和善导塔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复,才使寺院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风姿。

香积寺坐北向南,门朝东开。寺门外有一座砖砌的五层小砖塔,传为善导弟子净业的墓塔,叫“崇灵塔”。塔两侧的油松,苍翠碧绿。(www.xing528.com)

进入寺门,有一间招待游人的小茶房,房前是两块整修的十分精巧的小花圃,四季盛开的各种名贵花卉把这里点缀得千姿百态。

顺着茶房前的砖道北行,有一座讲经堂,堂门前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善导大师身披袈裟,手执佛尘,两腿盘坐讲经的雕刻像。碑画线条流畅,洗练,人物神形兼备。

讲经堂的后面就是大雄宝殿。听僧人说,这座雄伟的大殿,是为纪念善导大师圆寂一千三百周年而于198.1年修建的。殿檐下砖雕的各种动物图象,活灵活现。门窗上木刻的各种花草,栩栩如生。殿前,矗立着一对由日本朋友赠送的精巧而秀丽的白玉镂空石灯。殿内,金黄色的幢幡曼垂,幡上白莲怒放,高悬着的乳白色大宫灯,放射着耀眼夺目的光芒。由日本净土宗赠送的善导大师木雕贴金坐像安置在正中的香案后边,像旁放着两瓶莲花。莲花象征着幸福、美好、快乐,被佛教界视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仙花。净土宗更崇尚莲花,故有“白莲宗”之称。善导像后的佛龛中供奉着极乐世界的主宰宽体胖、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阿弥陀佛。

大殿西侧,是善导大师的舍利塔。塔呈方形,青砖砌成,为仿木密檐式结构,原为十三层,塔顶因年久残毁,现仅存十一层,高33米。塔中有木梯可直通塔顶。第一层四面有门。南门额上有清乾隆年间刻置的“湼盘盛事”四字。塔中一层过厅中央供奉着善导大师的雕塑佛龛。佛龛正面安装着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见善导大师身着绛色法衣,双手合掌站在飘浮在半山腰的云端。大师身前江河滚滚奔流,身后群山巍巍耸立。江河两岸广阔的平原上樱花烂漫。这也是日本僧人敬赠的。听僧人讲,光装配这个佛龛就用了15个能工巧匠,花了18天时间。

现在,日本还成立了“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在佛教界首开以一个宗派成立日中友好组织的先河。古老的香积寺,如今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