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是中国武术精华之少林拳的产生地。中国最大的佛教塔林就在这里……
自从看了电影《少林寺》以后,我就一直想着能去少林寺游览一番。不久前,终于如愿。
从郑州乘汽车,经登封县,3个小时就到了嵩山。由于该寺坐落在嵩山西麓,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据史书载,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为天竺(印度)高僧跋陀讲禅法而建。后来,南天竺名僧菩提达摩到这里传教,少林寺更加扩展。唐初时,因13名和尚救唐王李世民有功,受到皇室的封赏,因而寺院很快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寺院,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明朝是少林武术兴盛的时期,拥有寺房5000多间,寺僧2000余人。清朝以后逐渐衰落„ 1928年3月15日,军阀石友三的一埸大火,烧了45天,几乎将少林寺化为废墟。
现在我们看到的少林寺,大多是解放以后修葺的。目前仍在不断地扩建。
越过一片松柏丛立的广埸,只见17级台阶的上面有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六架的山门,这就是少林寺的大门。门上悬挂着清朝康熙皇帝亲书的“少林寺”金字巨匾,门前有一对2米多高的石狮。石狮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苍苍。
山门后的甬道和东西马道旁立有碑碣30余道,这就是有名的“少林寺碑林”。其中有宋代米芾的“第一-山”刻石,明代董其昌的“无言道公碑”,清乾隆的御书碑,尤以北宋苏轼的“观音赞碑”和元代赵孟颛的“裕公碑”书法最佳。
穿过碑林就是天王殿,为二进院。该殿与三进院的大雄宝殿,四进院的藏经阁及殿外的钟鼓楼与秦槐、汉柏等,都在1928年被焚,现仅存一口金朝泰和四年(公元1201)铸的重5500斤的大铁钟。殿后有一盘明代制的大石磨,据说三匹大骡子才能拉得动,每日可磨粮食1000多斤。还有一口明朝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锅,直径I. 65米,重1300多斤,是当时和尚们炒菜的锅。另有一盏铜灯,可装油数担。这些遗物使我想到,少林寺当年鼎盛非凡的景象。
藏经阁遗址的后面地势突起,形成一个高台院落。院内主房是方丈室,为少林寺历代主持僧居住的地方。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住在这里。(www.xing528.com)
出方丈室拾级而上,来到立雪亭〈又称达摩亭〉。相传为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处。慧可,虎牢(今河南荥阳)人,少为儒生,博览群书,曾出家龙门香山寺,精研三藏内典。年约40岁时,遇达摩在嵩山游化,即拜为师。达摩闭门面壁,置之不理,慧可侍立雪中等候,时值数九寒天,鹅毛大雪铺天盖地,雪深过膝,慧可依然立于雪中不动。第二天,达摩仍不许入室。于是慧可便用刀砍下自己的左臂,献于达摩,以示至诚。达摩这才把棉衣袈裟和吃饭的钵盂授给他,作为传法的凭证。成语“衣钵真传”的典故便出于此。这是一座深阔各三间的虎殿式殿堂。殿内神龛里有一尊达摩铜像,并有经卷、佛教仪仗和祭器等。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之后。殿前是一座大型月台。台阶正面中间是垂带式御路,上面雕有双龙戏珠、群鹤闹莲等立体图案。殿内正中供奉着一尊3米高的释迦牟尼铜像。殿内有明代大型彩色壁画一-五百罗汉朝毗卢。整个壁画分三层,上层为叠嶂的峰峦,中层为浮腾的云海,下层为翻滚的水浪,线条明练、笔法流畅,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殿内的砖砌地面上,有48个成排成行的深20厘米的陷坑,相传这是当年僧徒们练拳习武时留下的脚窝遗迹。
千佛殿的西厢殿为地藏殿,东厢为白衣殿。殿内供白衣大士铜像一尊。白衣大士即白衣观音。取白是“明心之洁净”的意思,观音常穿白衣,故名。后墙北二间绘的就是有名的“十三棍僧救驾唐王”的壁画。李世民登基后,不忘旧谊,特封敕少林和尚吃酒肉、开杀戒、参政事,封寺僧昙宗为大将军,并购田40顷,水碾一具,准许少林寺养兵500名。当年救驾的觉远和尚做了少林寺主持后,把草签着“世民”二字,刻有唐太宗李世民嘉奖寺僧战功的《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立于寺内。今天,这块碑还立于钟楼旧址。
少林寺就是由这七进中轴建筑组成,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此外,还有很多殿、堂等。
出少林寺门往西南方向登钵盂峰。峰顶有佛殿一座,这就是二祖庵。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达摩学佛,立雪断臂,得衣钵之后,就在此养伤。殿前有四眼水井,据说是慧可所凿。这四眼井虽然相距甚近,但水味各异,当地人称之为“苦、辣、酸、甜四眼井”。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面约1华里的丛林之中,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地,现存自唐贞元七年(公元791)至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间各代的砖、石墓塔250余座。塔的层数分别为一至七级不等,大都有雕刻和题记。这些墓塔形状各异,具有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我国最大的佛教塔林,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从塔林岀来,望着成百上千的中外游客,我不由地思索着他们来游此寺的原因:一、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被称为禅宗的祖庭。二、这里是中华武术精华之一的少林拳的产生地。三、塔林是我国佛教现存最大的塔林。四、奇峰、古刹、白云、流水浑为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幽雅。五、传说宋代的鲁智深、武松等人都曾在少林寺学过艺,给该寺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难怪少林寺这么吸引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