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名字别致有趣,环境恬静优美,相传,“一枕黄梁”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河北省邯郸市北10公里,有一处有趣的游览地,这就是黄梁梦村的吕祖祠。因该祠是为了纪念卢生在此巧遇吕翁,得枕作成黄梁美梦而建的,所以亦称“黄梁梦”。
关于黄梁梦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沈既济写的《枕中记》传奇:唐代开元年间,一个姓卢的书生在邯郸的客房里遇见了道士吕翁。在等店主煮黄梁(小米)饭的时候,两人倾心相谈。卢生叹息自己的不幸遭遇,颇思建功立业,永享荣华富贵。于是,吕翁便借给他一个青瓷枕,让他倚枕而睡以便得偿所愿。卢生倚枕而寝,在梦中娶美女、升高官。他开河广运,歼敌拓疆,屡建奇功。为朝廷恩遇,升为吏部侍郎,又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在宦海中,他曾两次遭诬被贬,险些丧生。后来,皇帝知其冤屈,又起用他为中书令,封为燕国公。后青云直上,官至宰相,权势倾国,享尽了荣华富贵。年至80岁而终。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翻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其旁,而入睡时店主人煮的黄梁饭还没有熟呢!后来,人们就用“黄梁美梦”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不切实际、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的空想。
千百年来,沈既济的《枕中记》广为流传。元代马致远、明代汤显祖又以此为题材,分别创作岀著名戏曲《黄梁梦》和《邯郸记》,使卢生的一枕黄梁更成为我国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了。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给一个只会白日作梦的卢生立祠呢?这就要涉及到黄梁梦故事的本意了。“黄梁美梦”这个成语,其实只取了故事的前半部分。而卢生梦醒之后怎么样呢?《枕中记》里说,卢生梦醒后,吕翁开导他,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什么穷达之运、荣辱富贵,就象黄梁一梦,都是过眼烟云。卢生茅塞顿开,立时看破红尘,即拜吕翁为师,相携飘然登仙而去。黄梁梦故事的教益就是让人们脱离红尘,到所谓的仙界去追求永恒。“黄梁梦”祠的修建正是本着这个意思的。
据县志记载,“黄梁梦”是在宋代建造的。诱导卢生成仙的那个吕翁,据说就是吕洞宾。吕洞宾当年曾两次举进士不第,浪迹江湖,后来在华山遇钟离权授以丹诀而成仙,被道教全真派尊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由吕洞宾来点拨卢生,更是顺理成章。所以,“黄梁梦”又叫吕祖祠,里面供奉着吕洞宾。(www.xing528.com)
现存的“黄梁梦”都是明清时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北到南分为三进院落。
从镶有“邯郸古观”四个大字的西大门步入“黄梁梦”前院,正东是八仙楼阁,北面是硬山顶式的丹房,上悬明嘉靖皇帝亲笔题写的“风雷隆一仙宫”匾额。房前有一堵高大的照壁,正面横刻着“蓬莱仙境”四个草书大金字。相传前三个字是吕洞宾用破扫帚蘸着黄梁稀饭写成的,后一个字是清代乾隆皇帝补上的。所以今天看来,前三个字苍劲有力,功底深厚,那飞舞着的笔锋里还带些飘逸之气。后一个字则显得柔弱、功力不足。
丹房后面即是中院,院里有一方莲池,周围矮墙环绕,夏秋之际,荷香逸人。池中有一座小桥,桥中矗立着一座八角攒顶式小亭。亭中有对联一副:“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颇为耐人寻味。
黄梁梦的主体建筑都集中在后院。中轴线上,依次是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既然一枕黄梁梦的故事只涉及到吕祖和卢生,为什么还要冒出个钟离权呢?因为钟离权是吕祖的师傅。所以在排列上是师祖在前,师傅居中,徒弟殿后。这究竟是“按资排辈”呢?还是古人在搞“尊师重教”呢?笔者搞不清楚,没法下结论。三殿之中,吕祖殿是主殿,面宽、进深各为三间。殿前有拜殿,月台两侧有配殿。卢生殿是后殿,左右有回廊,殿前有碑碣。殿内有一尊用整块大青石雕刻的卢生睡像。在长5尺、高2尺的床上,卢生头西足东地侧身静卧,头枕方枕、两腿微曲,双目微合,梦犹未觉。北壁上有绘着黄梁梦故事的壁画。
自建起“黄梁梦”,祠里的香火就千百年不绝。科举不第的文人,仕途不顺的官吏,都在这里题词、留诗,发表自己对一枕黄梁梦的见解,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今天从殿内留存的对联和历代文人的大量题诗,可以看出各种不同的意见。真是对黄梁梦,各有各的解释,各有各的用心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