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姚贾求助李斯,揭露秦王御状

姚贾求助李斯,揭露秦王御状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他中了李斯的反间计,竟以一个“客人”、“大使”的身份,到秦王嬴政哪里告起姚贾的“御状”来了。但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的既定方针不答应,“国际形势”不答应,李斯和姚贾也不答应。姚贾,当然是个人品极低的人。他觉得问题严重了,于是就去找李斯商量。在李斯府内书房,李斯接待了姚贾这位不速之客。姚贾比李斯小,但是难得自称“小弟”。

姚贾求助李斯,揭露秦王御状

韩非是个理论上的巨人,实践上的侏儒。对于安邦治国的“帝王之术”,他似乎琢磨的透彻,写起文章来,更头头是道。但是对于整人、害人的阴谋诡计、阳谋策略,却似乎一窍不通。在看人的问题上,也有些主观偏激。比如看李斯,他就不免先入为主,总认为李斯是个“标准”法家,对于李斯的无情无义,都看作是法家的“以大局为重”,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对于像姚贾这样的人,他却用“阶级眼光”看问题。他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不但看不见“卑贱者最聪明”,反而认为“卑贱者最无耻”。于是,他中了李斯的反间计,竟以一个“客人”、“大使”的身份,到秦王嬴政哪里告起姚贾的“御状”来了。对于“国家大事”、“国际形势”,韩非似乎也看得很清楚。对于战国的最后结局,他分明知道六国终于要被秦国所统一,甚至也懂得“消灭战争最好的方法就是战争”这个大道理。但是他又有“韩国情结”:你秦王打任何一国都是对的,可千万不要打我韩国。这就是他的软肋。他有强者之“智”,却没有强者之“志”。他只想保持韩国的独立平安,却不愿牺牲韩国的利益求得天下一统的大业。他被迫来到秦国,如果嬴政真能答应他不打韩国而先打别国,他是有可能成为秦王的智囊为秦国出谋划策的。但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的既定方针不答应,“国际形势”不答应,李斯和姚贾也不答应。他终于成了历史的牺牲品,成为一出悲剧的主角。对于秦始皇这个人物,历史上历来褒贬不一。说他好的,称赞他雄才大略,英明伟大;说他坏的,指责他阴险毒辣,凶残成性。仅就他在本书中的所作所为,对于因郑国是间谍而贸贸然下令驱逐全体外籍官员,分明是不够冷静、出于一时冲动的表现,所以才会有后来的突然下令取消逐客令,出尔反尔,一点儿也不成熟。但是在后来的纳谏取消逐客令上,却又表现出帝王少有的忍让克制,引咎自责。在对待韩非的问题上,秦始皇所表现的,开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立刻请来当军师;继而优柔寡断,疑信参半,只听李斯一句话,就把韩非逮捕入狱,表现出来的,还是他那喜怒无常,欠缺稳重的鲁莽性格;最后在李斯和姚贾的挑拨和陷害之下,没有任何“铁证”,就动了杀机,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不为我所用,那就谁也别想用”的流氓心态,或曰“王者心态”了。姚贾,当然是个人品极低的人。说他是反反复复的“卑鄙小人”,绝不过分。但却是个“干才”。历史上,这种“流氓兼才子”、“霸道兼贤相”,多得数不胜数。他身为上卿,又是搞“策反”工作的,属于特务系统,王宫里面,自然也有他的耳目和亲信。嬴政和韩非的对话,尽管没有别的大臣在旁边,至少太监、宫女是有的。当他听说韩非居然在嬴政面前告了自己一状,意识到事情十分严重。他知道李斯和韩非曾经是同窗,这次韩非来秦,又是李斯的主意,韩非见了秦王,似乎己经得到秦王的赏识。他觉得问题严重了,于是就去找李斯商量。在李斯府内书房,李斯接待了姚贾这位不速之客。李斯心中,其实完全知道姚贾此来的目的,但是不得不装出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神态,客气地问:“姚大人深夜来访,想必有重大事情指教。”李斯却有些沉不住气儿:“小弟但那临头了,是特地来求救的。”姚贾比李斯小,但是难得自称“小弟”。李斯继续装傻充愣:“姚大人出使三年,建立了丰功伟业,深得大王器重,正在平步青云,哪里会有大难临头?”姚贾开门见山:“李大人不用瞒我了,今天大王接见韩非,李大人也在座的,什么不知道?刚才小弟接到内廷消息,韩非这小子,恶人先告状,他在大王面前挑唆,说了小弟四条大罪:第一,说我出身卑贱,父亲魏国大梁看守城门的小卒;第二,说我从小不务正业,结交匪类,偷盗抢劫,无所不为。案发之后,逃亡赵国,隐瞒身份,骗取赵王信任。第三,说我生性贪酷淫乱,府中蓄有无数歌姬舞女,甚至白昼宣淫,以为风流没事,后经人揭露,终被赵王驱逐出境。第四,到了秦国,大王不察,竟受到超常任用,出使列国,前后三年,用秦国的资财,谋我个人的名利,而且被各诸侯所耻笑。”李斯故意问他:“这些,都是事实么?”姚贾恨恨地说:“挑拨离间的话,能是真的么?以前他韩非连我的面都没见过,无非是道听途说,听见风就是雨,借题目做文章,造谣污蔑。”李斯笑着问他:“那么,多少还是有些因头吧?姚相打算怎么回复大王,为自己解脱呢?”姚贾自作聪明地说:“韩非是大人的同窗,又是大人出面把他请来的。请大人去和韩非说说,就说他从来没有和我姚某交往,所说的几件事情,都是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只要他肯这样说,在下就好向大王辩解了。”李斯故作庄重:“这事儿让在下感到很为难。韩非生性耿直,一言既出,断然不会再作更正。何况你自己也说是事出有因。据我看,他此次在大王面前告御状,并不是和你个人有什么过不去,分明是因为你在赵国的时候,先和韩国合纵,后来又鼓动赵王反悔,使韩国受到损失,他恨上你了。所以他是经过深思熟虑,借机报仇的。他也知道,如果出尔反尔,将会失信于大王,他怎肯做这种傻事儿?”姚贾哭丧着脸:“难道我姚贾三年奔波,功成名就之后,倒要断送在韩非之手吗?”李斯这才显得十分亲密地说:“依我看来,足下也不要过于惊慌。目前暂且假装不知,等待大王召见,足下可如实禀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有的话,据理反驳,绝不承认。大王最恨的就是说假话,最喜欢的,就是坦荡直言。足下要是如实以对,立陈忠诚,或许就会化险为夷。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足下不妨一试。“姚贾无可奈何地说:“事情到了这一步,确实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想了,只得照大人的话去试试。成败在此一举!”李斯画龙点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两国交战,不讲道义;两人交锋,更不讲信义。韩非虽然是我师兄,但是如今我和他分别为秦、韩两国,也不能再讲师兄弟的交情了。必要的时候,足下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给他一个‘百口莫辩’。这样,双方各执一词,势均力敌,大王自会明断的。”姚贾一声“谢大人指点”,满意地告辞走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