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主张人性恶,批判韩非子《荀子》

荀子主张人性恶,批判韩非子《荀子》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况,就是鼎鼎大名、主张“人性本恶”的荀子。人性是个抽象的东西,从宏观的角度看,本来就是“善恶”二者兼而有之的。所以孟子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强调“人之初,性本恶”,其实都不是对的,都是很片面的。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②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荀子主张人性恶,批判韩非子《荀子》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猗氏(今运城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

荀况,就是鼎鼎大名、主张“人性本恶”的荀子。人性是个抽象的东西,从宏观的角度看,本来就是“善恶”二者兼而有之的。人从猿进化而来,不可避免地具有“兽性”的遗传基因。所以西方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叫做“人的一半是野兽”。人具有自私、懒惰、喜新厌旧等等先天的“本性”。仁爱、谦让、勤劳等等“美德”,都是后天的教育环境所造成。所以孟子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强调“人之初,性本恶”,其实都不是对的,都是很片面的。中国近代有人反对“人有人性”,说什么“人只有阶级性,除了阶级性,无所谓人性”,就更加错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去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对荀子的介绍非常简单,只是说他五十岁的时候,曾到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并曾经三次担任“祭酒”——是学宫中德高望重的学者,后来成为历代国子监负责人的“官称”,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或者教务长。至于他五十岁以前的事迹,连司马迁也不知道,所以《史记》中连一个字也没提过。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己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五十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战国时期,齐国是个东方大国。所谓“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所谓“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初创于齐桓公当政时,鼎盛于齐宣王时,颓败于齐湣王执政后期,终于齐亡于秦时,历时约150年。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稷下学宫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处士横议”时代的终结。

稷下学宫创设的历史条件是:一是,稷下学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战国时期是各诸侯国封建化改革的时期,齐国统治者为了应对政治、经济变革,需要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因此创办稷下学宫。二是齐国有兴办稷下学宫的经济条件。当时齐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较发达,境内人口稠密,是一个富强的大国,尤其是城市发展很快,国都临淄在各国城市中最大也最繁荣。繁荣的大都市成为设立学宫的理想处所。三是,稷下学宫又是养士之风的产物。齐国田氏向来重养士,田氏为大夫时就采取减轻剥削和礼贤下士的手段,以得士民之心,结果士民之心归之如流水。田氏势力由此壮大,终于取得齐国政权。之后,田氏凭借国家的力量扩大养士规模,并加以组织化、制度化,稷下学宫应运而生。

关于稷下学宫的性质有:①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于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而来的教育机构,并且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在稷下学宫,一是不以统治者的好恶独尊一家而压制其他各家,或以一家为标准统一各家;二是学宫领导人通常由私家学者来担任,充分允许各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齐国统治者的这种措施保证了稷下各家各派在学术和教学活动中的私学性质,也保证了稷下学宫在学术上的繁荣。②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这决定了学宫不是基础教育的场所,而是以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的高级学府。稷下学宫的重要特色是学术性,一方面表现为各家各派的讲学和思想交锋,另一方面表现为著书立说。学宫还建有专门的学术管理制度(《管子》中《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生守则),严格的教育管理、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物质条件共同创造了一个人才成长的大环境。议政是所有私家学派的特点,而稷下学宫不同之处在于它为各家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干政议政的作用突出。

稷下学宫的特点①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学者们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容纳百川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各家各派都可在稷下学宫设坛讲学,学术地位平等,统治者不因自己的好恶而干预任何学派。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表现,学术论辩带来各学派之间的吸收、交融和分化、嬗变。流动的游学制度使稷下学宫各学派之间、稷下学术与外部各国学术之间,处于不断交流的状态,富有发展的活力。②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们很高的政治待遇。学者们得享相当于士大夫的俸禄,可以专心学问。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也是学宫兴盛的原因。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①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②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③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稷下学宫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对后代官学与私学的发展有启迪作用。(www.xing528.com)

齐国本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姜齐奉行“尊贤上功”的国策,很快成为强国,春秋时期,一度成为霸主。到公元前386年,姜氏因为得不到社会支持而失去政权,经过几代努力而获得齐国上下广泛支持的田和,取代了姜氏成为齐国的国君。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田氏”的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前375—前357在位),为聚集人才,在齐国国都临淄的西门外创建了“稷下学宫”,把来这里讲学的学者封为“大夫”。

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为革新政治,更加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稷下学宫。公元前320年,齐宣王即位,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了顶峰。当时四方的游士、各国的学者纷纷前来,儒、道、墨、法、名、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杂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礼等话题也就是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学等方面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甚至辩论输了的人,立刻归依当弟子。稷下学宫因此达到了鼎盛时期,世称“百家争鸣”。那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百家论坛”,没有人控制言论,谁要发言,也不需要由谁来批准。稷下学宫具有多项功能:其学员既可以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又可以著书立说进行学术研究。由于学者们广收门徒,还起到了社会教育的效果,实际上就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大学”。稷下学宫学术气氛的浓厚,思想的自由,成果的丰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物,就是孟子和荀子。他们两个,一个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两个人都曾经在稷下学宫任职。孟子是公元前319年,也就是齐宣王登基后的第二年到稷下的。他向齐宣王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提出“保民而王”的社会设想;又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孟子告诉他: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荀子五十岁到稷下,按推算应该在公元前268年,也就是齐襄王十六年,己经是孟子到达稷下之后五十年的事情了。由于时间有先后,孟子不可能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人认为人性向恶,更不可能因此而发生激烈的争辩;而荀子却可以因为两人见解的不同而对孟子的“仁政说”和“人性本恶说”发起攻击。尽管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经三次被选为“祭酒”,也就是祭祀中的“主祭”,但也只是由于他年纪最大、学说最怪、声望最高的原因而担任。他所创建的“人性恶”论点,因为和儒家“人之初,性本善”观点完全相反,所以荀子在稷下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赏识,反而被齐国人所反对、所诋毁。荀卿无可奈何,只好离开齐国。大约在公元前264年,他应秦昭王的聘请,西游入秦,到秦国游说去了。可惜,秦昭王对他的学说,也只是听听而己,甚至并不赏识,所以没有重用他。我姑且假定荀子在齐国住了四五年。既然他五十岁到的齐国,那么离开齐国的年龄,大约在五十四五岁左右。到了公元前255年,他都己经六十五岁了,游说列国没有成功,又跑到楚国去。楚国的相国春申君黄歇(前320—前238,东周时期楚国人,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曾各地游学,博闻善辩,明智忠信,宽厚待人,以礼贤下士、广招宾客、辅佐治国而闻名于世。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魏国之后,联合韩、魏两国兵力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黄歇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这就是考烈王。考烈王因此任他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个县。在秦军围攻赵国国都邯郸的时候,春申君曾带兵救援。后来又为楚国北伐,灭了鲁国。楚考烈王后妃成群,却一直没有儿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接受了赵国人李园的献计,先暗中纳了李园的妹妹为妾,等她有了身孕后,献给了考烈王,生下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即后来的楚幽王)。李园的妹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了大权,和黄歇之间因为为权力之争而产下了矛盾。李园蓄养死士,打算谋杀春申君。不久考烈王病死(一说被李园毒死),李园令人埋伏在棘门内,杀死了春申君及其全家。春申君倒是很欣赏荀子的学问和主张,但是敌不过儒家特别是宗亲的反对,也无法重用他,只能任命他去当小小的兰陵县县令。八年之后,楚国有人造谣说荀卿在兰陵图谋不轨,也有人认为荀子的学说对楚国来讲有些“危险”。荀子无奈,只得主动辞职,离开楚国回到自己的祖国赵国去。赵国国君表面上很尊敬他,拜他为上卿(战国时期级别最高的官员),但依旧无职无权。这时候,荀子己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后来楚国又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说荀子是个治国的栋梁之才,要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来,却依旧得不到众大臣特别是宗亲们的同意。于是这个“赵国的上卿”,不得不第二次去担任小小的兰陵县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阴谋杀害,荀子失去了后台,终于第二次罢了官。荀子两次在兰陵县当县令,前后一共将近二十年。这时候他己经八十多岁了,就在兰陵安家,潜心著书,不几年就去世了。有一种传说,说是荀子听说李斯当了丞相,害死了韩非,他就绝食而死。终年八十七岁。

可以这么说:荀卿一生,也像是韩非一样,空有抱负,无法实现。他是儒家,但是反对孟子;实际上他也是法家。但是他的学说,基本上没有得到赏识和发挥,虽然八十多岁终老天年,实际上也是郁郁不得志的。他有很多学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韩非和李斯。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孙氏之儒“这一派的创始人(荀卿曾经改名“孙卿”)。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猛烈批判以儒家正宗自居的孟子一派。孟子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而荀子则主张“法治”,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孔子的“礼学”,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他对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荀卿针砭昏君乱世的政治,国家被灭亡,君主不遵循王政大道,而是被神鬼所迷惑,迷信巫师的吉凶之兆,接连不断遭到乱离,于是他考察综合儒家、墨家、道家的所作所为及成败得失,综合各家所长,加以整理论述,写成了《荀子》一书。荀子死后,就葬在兰陵。荀子有许多名言,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