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婉约与豪放并存

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婉约与豪放并存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婉约、豪放的审美现象,出现在词的领域,但并非词这一文体所能局限的。这一对代表文艺美学形态两极的审美理论范畴之所以出现在宋代,是令人深思的,因而也是可进一步深入挖掘的。于是,对词要求柔婉、华靡、摇曳多姿,使之向偏于女性美的阴柔一途发展,对女性的生理满足升华为心理审美满足。一旦有人在思想境界、审美趣味、品性涵养及人生体验诸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超越“花间”词风的狭窄纤细,词风就会为之一变。

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婉约与豪放并存

婉约、豪放的审美现象,出现在词的领域,但并非词这一文体所能局限的。它是宋代文学思想中对立互补的二元审美现象所催生的美学之花。这一对代表文艺美学形态两极的审美理论范畴之所以出现在宋代,是令人深思的,因而也是可进一步深入挖掘的。按照本章“二元矛盾互补著述思想范畴”的思路,它是向内收敛与向外辐射扩展并存的宋人心态在文艺美学领域的集中反映。理解这一问题,应从三个层面观察:1.从文学本身运动的内部规律而言,宋人心态中向内收敛、趋于沉静保守的倾向,使他们隐微细腻的个人情思在词这一文体中找到了寄托,将婉约阴柔的气质情性发挥到了极致。物极必反,因而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改革意识,追求与之迥异的阳刚豪放的美学风格和情调。2.从文学外部环境和因素而言,宋代军政采取守势,国势积贫积弱,使爱国情怀和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成为一时的主旋律,苍凉沉郁的情感需要博大辽阔的景物寄托,因而形成了与婉约情怀迥异的美学追求。3.从地理风土环境的因素看,“婉约”一般是南国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美学之花,而“豪放”则多与北方风土物候有所牵涉,尤其是抒发收复失地的爱国悲愤,总要涉及北方风物,如著名的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都属于博大辽阔的北土风物,与《花间集》中一脉缠绵樽前月下的南国香软景观显然有别。下面试从这三方面展开分析。

1.从文学本身的内部运动规律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是中国诗进一步趋于音乐化的产物,人常言“倚声填词”“审调节唱”,所以它先天就具有极强的抒情娱乐性。“永明体”与沈宋格律诗,已经有把诗歌与音乐结合起来的倾向,但其结果只是造成了视觉上的成功(整齐、对偶),而距离听觉上的完美(跌宕起伏,抑扬顿挫,长短参差)还有距离。词以燕乐为滋养,最终完成了诗歌与音乐在听觉上的结合。由于燕乐声调繁多,为适应演唱需要,新词牌就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词既与音乐互为表里,就必须适应音乐感荡性灵的魅力与纤细精巧的风格。正如刘尧民先生在《燕乐的抒情价值与词》中所说:“词的‘婉约’的抒情调子,这一点灵感,却是燕乐的染色,燕乐的灵魂。……形迹方面,燕乐给与它的言情的工具,即长短句的工具;在精神方面,燕乐给与它特殊的灵感。”[316]又因它问世之始,即被用于娱宾遣兴,所歌多为男女恋情,所歌者多为翩翩少女,就形成其最初的缠绵柔婉的风格。所谓“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奇春艳以争鲜。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317],形象而准确地道明了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质的规定性。洵如缪钺先生所论:

词体之所以能发生,能成立,则因其恰能与自然之一种境界,人心之一种情感相应合而表达之。此种境界,此种情感,永存天壤,则词即永久有人欣赏,有人试作。以天象论,斜风细雨,淡月疏星,词境也;以地理论,幽壑清溪,平湖曲岸,词境也;以人心论,锐感灵思,深怀幽怨,词境也。[318]

由词本身的“音乐出身”和“娱乐目的”所决定,它一出现,就适应了残唐五代上层社会的精神需要,成为他们享乐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于是,对词要求柔婉、华靡、摇曳多姿,使之向偏于女性美的阴柔一途发展,对女性的生理满足升华为心理审美满足。翻开晚唐五代词,“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膑娥鱼贯列”等对女性及其相关事物的细腻描绘比比皆是。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文体角度考察,还没有哪一种文体像词这样,被文人士大夫推向缘情绮靡、幽微柔婉的阴柔之美的极致。所以,仅从文学内部规律来看,“婉约风流”即已成为词的传统正宗风格,无形中为创建新词风作了准备。正如王国维所云:“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319]此语虽是论文体,亦可移来论文艺潮流。人之气质、性情本来就有阳刚与阴柔两大基本类型,如司空图《诗品》中所粗略划分,形之于文字,前者则为“雄浑”“劲健”“豪放”“旷达”“悲慨”等,后者则为“冲淡”“纤秾”“含蓄”“清奇”“委曲”等。词即是抒情性极强的文体,不可能只表现人的气质性情的一极,只能说由于某种原因,另外一极尚未被开掘,处于“冬眠”状态。一旦有人在思想境界、审美趣味、品性涵养及人生体验诸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超越“花间”词风的狭窄纤细,词风就会为之一变。苏轼即其人选也。苏轼不仅具备挑战传统词风的客观条件,更可贵的,是有变革词风的主观意识。他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致书鲜于侁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320]可见苏轼是在自觉创建有别于花间传统的“别是一家”的风格,以雄风豪气代替“雌声学语”,从“抵掌顿足”“吹笛击鼓”可以想见其音调之激越,声情之奔放。

苏轼改革词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在当时就有反应。据俞文豹《吹剑续录》所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321]

此为元祐时事,苏轼时为翰林学士。可见当时人已初步具有分辨这两种风格的审美能力。其后,王灼《碧鸡漫志》中说苏轼“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322]。胡寅《题酒边词》评曰:“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323]刘辰翁《辛稼轩词序》亦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324]它们都一致承认苏氏变革词风、倡导豪放的历史功绩。

2.从文学外部的社会时代环境来看。词起源于晚唐五代,大盛于宋。词发展至宋代,尤其是南宋,就必须要面对一种社会心态,即士大夫阶层追求人格挺立,自强不息、抵御外侮、收复失地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呼声,不仅没有因宋朝屡屡割地赔款直至亡国而消歇,而是随着军政形势的愈来愈恶劣,反而更加洪亮,振聋发聩。这种心态及情怀,不仅残唐五代未有,北宋前期亦不多见。于是,词这种当时最流行的文体自然就成为容纳这种社会情绪的载体。这是无法选择的。这也是“豪放”词终于能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词至苏轼,已经从表现题材、意境、思想内涵诸方面打开了局面,而关注时事和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充满着追求事功的激情,又丰富了词的表现对象,向词中注入了一种活力,使其境界更为阔大。司空图《诗品》所描绘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壮士拂剑,浩然弥哀”,即其境也。南渡之后的中兴词人群体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发扬了前辈作家的爱国精神,壮怀激烈,气吞山河,或昂扬慷慨,或沉郁顿挫,但总体风格可归于豪放,被人称为豪放派。属于此派的作家有张孝祥、韩元吉、辛弃疾、陈亮、陆游、刘过等,至南宋后期,又有刘克庄、方逢辰、文天祥、谢枋得、汪元量等人。他们没有共同的组织形式和理论主张,但共同的抱负和志向使他们的创作风格趋于一致,从而形成了审美价值取向基本相同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是用作品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因而他们的作品具有豪放的气势。

从寄托情怀的角度看,正像花间词人将词作为娱宾遣性、“用助娇娆之态”的工具一样,豪放词人亦自觉地把词作为表达个人豪情壮志的工具,只不过其所寄托有异而已。其明显标志之一就是用词来酬唱赠答,豪放词人的许多名作都是出于唱答目的。其词中“壮”“豪”“雄”“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等字眼俯拾即是。如叶梦得点绛唇》:“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又《水调歌头》:“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张孝祥《念奴娇·张仲钦提刑行边》:“壮志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酬唱中,互相勉励,气度豪迈,情感炽烈。如韩元吉《水调歌头·和庞祐甫见寄》:“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刘过的《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陈亮与辛弃疾在鹅湖相会时的赠答尤其为人称道,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云:“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肝胆裂。”辛弃疾则应答道:“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借酬答抒写胸中万丈豪情。辛弃疾脍炙人口的名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就是酬答之作,题为“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词”二字,道出此派的审美追求。这样,以词为抒情载体,豪放词人完全摆脱了花间席上由女性演唱的和乐传统,词成为豪士之间交往唱答的言情工具。而在这一松散的群体中,辛稼轩是其中翘楚

稼轩之词,如放翁之诗,沉郁顿挫,雄深雅健,吞吐宇宙,有英雄气概。他以自己的英豪才气,将自苏轼开始的“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的词境又有所拓展,使豪放词的存在更具有艺术上的合理性。诚如宋人刘辰翁《辛稼轩词序》所说:“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斯人北来,喑鸣鸷悍,欲何为者;而谗摈销沮、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此意何可复道。”[325]范开《稼轩词序》则专从“气节”角度论述:“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无他,意不在于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326]

3.从人文地理风土环境的因素看。影响词风的,不仅有文学内部规律及时代社会因素,还有地理环境因素,宋代文风、诗风亦有这种区分。王祥先生分析了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之后指出:

学界一般认为北宋时期文化中心在北方,以汴、洛为中心,至南宋而南移(宋史及经济史亦有此说法)。如果从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状况,再结合宋代文学之演进情形来看,这一说法显然还缺少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注意的是,北方诗歌虽然略输南方一筹,但北方以文名家者并不少,据《全宋文》所录,宋初时北方散文家要比南方为多,即使到后来,文的数量也不逊色于南方。而且北方之文与南方之文也很不同,它不是那种注重艺术性的“纯文学性”的文,而是以实用性为主的质朴无华的文,它不是像南方那样通过文来显示文人的艺术才能,而是通过文来表达思想、政见,传达信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南方成就在诗,而北方成就在文。这是地域环境使然,北方地域的厚实凝重与北方文学的凝重稳健,南方地域的轻灵清秀与南方文学的清秀俊逸,有着地理、文化的一致性,这是在讨论南北文学差异时不能不考虑的事情。[327]

杨海明先生曾著《试论宋词所带有的“南方文学”特色》[328]和《试论唐宋词中的“南国情味”》[329]两文,就此问题进行专门论述,颇多新见。词诞生之初,从文学功用看,是“镂玉雕琼”“栽花剪叶”,被用于娱宾遣兴的目的,而若从孕育它的风土因素看,其背景则是典型的南方环境。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词以南国婉约风格为正宗的基础。

这种二元互补的现象也会反映在文学思想上。最早意识到宋词中有两种审美倾向的是欧阳修,魏泰《东轩笔录》曾记:“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333]可见欧阳修已意识到范词表现出一种迥异于花间以来流行词风的风格,范词颇述塞外苦寒,在文学史上屡被称为开宋代豪放词先声,可知北宋早期就已有两种词风存在了。后来苏轼变革词风,使词坛上二元对立互补风格并存的现象更为明显。宋人散见的议论中也多有反映,如“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334],“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335]李清照也有“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336]的见解,词家“审音协律”的藩篱更严—“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据此,她对苏轼也有直率的批评:“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李清照《论词》)从中可见两派词风的矛盾所在,实际也指明了婉约与豪放词的重要区别。明确使用“婉约”“豪放”概念的是明人张綖等,他在《诗余图谱》凡例中说:“按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他还说:“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为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337]其后,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论》中所论即来源于此。明代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承接此说,将词分为正变二体:“之诗而词,非词也。之词而诗,非诗也。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词之正宗也。温韦艳而促,黄九精而险,长公丽而壮,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词之变体也。”“词至辛稼轩而变,其源实自苏长公,至刘改之诸公极矣。”[338]明人之后,论者大约沿袭此两分法,总的趋势是以婉约为正宗,崇婉抑豪,但也有例外。如清人刘熙载认为花间以来的婉丽词风属于变调,而苏辛词却是返入正途:“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339]并提出了崇豪抑婉的观点。要之,自明人提出“婉约”“豪放”的概念后,这种“两分法”的思维方式就几乎统治了词论领域,并对近代、现代的学者都有影响,直至今日,学界们受其影响。

要之,“文”与“官”的结盟使宋人的心理结构极富弹性,维系社会政治规范的群体自觉与珍视个体生命价值和内心丰富情感这两极在宋人身上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宋代,几乎是随便拿出一位大家来,都可以在其身上看到这种双重心理结构的表现。与之相对应,宋人著述思想中,极多二元互补、对立统一的命题和范畴。而这种文学思想上所体现的互补、转化、并存的兼容性特征,明显又与宋代文人多变命运所塑造的双重人格及心智类型有关。这样,复杂矛盾—多变命运—双重人格—二元互补心态—矛盾对立统一理论范畴,就构成观察宋代著述思想的又一条思维逻辑链条。同理,其他宋代著述思想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例如“向内收敛与向外辐射”及“豪放、婉约现象并存”等问题,也都体现出这种二元互补、矛盾并存的特征,这是考察宋代著述思想时要特别注意的。

【注释】

[1]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2]丹纳:《艺术哲学·序言》,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傅乐成:《汉唐史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339—382页。

[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页。

[5]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3年版,序言第24页。

[6]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页。

[7]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08页。

[8]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70页。

[9]冯琦原编:《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8页。

[1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07页。

[1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11页。

[12]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616页。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36页。

[14]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16页。

[15]王夫之:《宋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5页。

[16]赵翼:《廿二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73—474页。

[1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18]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9]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2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1页。

[2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19页。

[22]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0页。

[2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71页。

[24]转引自阮阅编:《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25]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七册),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20页。

[2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页。

[27]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7—28页。

[28]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8页。

[29]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四,“四部丛刊”本,第14页。

[30]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6页。

[31]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22页。

[32]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42页。

[33]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光绪三年刻本,第12—13页。

[34]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34—635页。

[35]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5页。

[3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8页。

[37]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0页。

[38]李之亮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第五册),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187页。

[39]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86页。

[4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49页。

[41]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7页。

[42]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84—2185页。

[43]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248页。

[44]邓牧:《伯牙琴》,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页。

[45]陆游:《陆放翁集》(第二十四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97页。

[46]苏辙:《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2页。

[47]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5页。

[48]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81页。

[49]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33页。

[50]晁补之:《鸡肋集》卷三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页。

[5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8页。

[52]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页。

[53]王禹偁:《小畜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41—242页。

[54]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55]李清照著,王延梯注:《漱玉集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6]赵希鹄:《洞天清录·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6页。

[58]米芾:《画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1页。

[59]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7页。

[60]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7页。

[61]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1页。

[62]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5页。

[63]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5—1526页。

[64]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09页。

[65]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2页。

[6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5页。

[67]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76页。

[68]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29页。

[69]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2页。

[70]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7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72]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页。

[7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9页。

[74]吕祖谦编:《宋文鉴》,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36页。

[7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70页。

[76]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796页。

[77]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795、9796页。

[78]李之亮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第三册),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189页。

[79]刘琳、刁忠民、舒大刚等校点:《宋会要辑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89页。

[80]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十二册),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94页。

[81]王夫之:《宋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7页。

[82]王夫之:《宋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0页。

[83]黎谅编:《水心先生文集》卷四,“四部丛刊”本,第12页。

[84]冯琦原编,陈邦瞻纂辑,张溥论正:《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11页。

[85]左赞编:《直讲李先生集》卷三六,“四部丛刊”本,第3、4页。

[86]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08页。

[87]王曾瑜:《宋朝的两税》,《文史》第十四辑,1982年。

[88]左赞编:《直讲李先生集》卷三五,“四部丛刊”本,第3页。

[89]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58页。

[9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542页。

[91]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92]王夫之:《宋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2页。

[93]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导论第4—5页。

[9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799、9798页。

[9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68、10275页。

[96]胡应麟:《诗薮》,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98页。

[97]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81页。

[98]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80—10381页。

[99]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75页。

[10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76、10380页。

[10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547页。

[102]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13页。

[103]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6—1767、466、1985页。

[104]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53页。

[105]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53、12754、12756、12768页。

[10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2页。

[107]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12页。

[10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21页。

[109]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8—399页。

[110]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27页。

[11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112]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8页。

[113]张景编:《河东先生集》卷一,“四部丛刊”本,第11页。

[114]王禹偁:《小畜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53页。

[115]王禹偁:《小畜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67页。

[116]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63页。

[117]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9页。

[118]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9页。

[119]王禹偁:《小畜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54页。

[120]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78页。

[121]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51页。

[122]王禹偁:《小畜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54页。

[123]苏洵:《嘉祐集》卷十一,“四部丛刊”本,第2页。

[124]周必大:《益公题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页。

[125]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6页。

[126]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09页。

[127]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3页。

[128]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04页。

[129]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三百二十九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130]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131]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页。

[132]钱锺书选注:《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序言第13—14页。

[133]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0页。

[134]转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5页。

[135]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09页。

[13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137]转引自张高评编:《宋诗综论丛编》,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360页。

[138]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页。

[139]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35页。

[140]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6页。

[141]黄庭坚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页。

[142]王大鹏、张宝坤、田树生等编选:《中国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991页。

[143]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页。

[144]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6页。

[145]厉鹗辑撰:《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13页。

[146]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10页。

[147]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 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页。

[148]俞鼎孙、俞经编辑:《儒学警悟》,中国书店2010年版,第106页。

[149]转引自蔡正孙:《诗林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7页。

[150]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3页。

[151]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3页。

[152]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页。

[153]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0页。

[154]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88页。

[155]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8页。

[156]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8页。

[157]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0页。

[158]释惠洪:《石门洪觉范天厨禁脔》卷上,明正德丁卯刻本,第15—16页。

[159]王得臣:《麈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160]魏庆之编:《诗人玉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5—136页。

[161]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62页。

[162]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页。

[163]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3页。(www.xing528.com)

[164]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1页。

[165]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3—334页。

[166]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4页。

[167]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90页。

[168]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

[169]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7页。

[170]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页。

[171]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页。

[17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8页。

[173]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0页。

[174]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783页。

[175]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24—1225页。

[176]陆游:《渭南文集》卷三九,“四部丛刊”本,第16页。

[177]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178]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0页。

[179]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44页。

[180]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18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182]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6页。

[183]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184]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4页。

[185]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18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187]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188]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0页。

[189]楼钥:《攻媿集》卷五二,“四部丛刊”本,第19—20页。

[190]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4页。

[191]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2页。

[192]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193]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〇六,“四部丛刊”本,第15页。

[194]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一,“四部丛刊续编”本,第18页。

[195]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19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197]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198]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8页

[199]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27页。

[200]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201]杨万里:《诚斋集》卷六七,“四部丛刊”本,第5—6页。

[202]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第8页。

[203]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第8页。

[204]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205]转引自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6页。

[206]转引自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3页。

[207]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208]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209]洪朋:《洪龟父集》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页。

[210]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28页。

[211]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页。

[212]释惠洪:《冷斋诗话》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页。

[213]释惠洪:《冷斋诗话》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页。

[214]释惠洪:《冷斋诗话》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页。

[215]释惠洪:《冷斋诗话》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页。

[216]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8—320页。

[217]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5—326页。

[218]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4页。

[219]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0—331页。

[220]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221]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8—170页。

[222]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页。

[223]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

[224]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225]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页。

[22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227]周弼编:《三体唐诗》选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页。

[228]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3—424页。

[229]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7页。

[230]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4—445页。

[231]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7页。

[23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7页。

[233]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9页。

[234]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页。

[235]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4页。

[236]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页。

[237]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9页。

[238]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34页。

[239]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69页。

[240]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0—2211页。

[241]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0—421页。

[242]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6页。

[243]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四部丛刊”本,第14页。

[244]郭绍美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7页。

[245]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五,“四部丛刊”本,第7页。

[246]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第7—8页。

[247]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第7页。

[248]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第8页。

[249]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第2—3页。

[250]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第14页。

[25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52]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1页。

[253]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66页。

[254]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5页。

[255]皆见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112页。

[256]陈造:《江湖长翁集》卷二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1页。

[257]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9、312页。

[258]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4页。

[259]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7页。

[260]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9页。

[261]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5页。

[26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6—517页。

[263]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264]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页。

[265]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页。

[266]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〇六,“四部丛刊”本,第3页。

[267]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1页。

[268]曾枣庄主编:《宋代序跋全编》,齐鲁书社2015年版,第427页。

[269]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

[270]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271]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0页。

[272]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5页。

[273]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5—3096页。

[274]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1页。

[275]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3页。

[27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2页。

[277]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5页。

[278]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22页。

[279]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77页。

[280]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5页。

[28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282]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1页。

[283]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12页。

[284]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285]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86页。

[286]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0页。

[287]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0页。

[288]转引自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页。

[289]葛兆光:《从宋诗到白话诗》,载张高评编:《宋诗综论丛编》,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290]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9页。

[291]转引自柳永:《柳永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191页。

[292]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19页。

[293]转引自柳永著,陶然、姚逸超校笺:《乐章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819页。

[294]转引自柳永著,陶然、姚逸超校笺:《乐章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894页。

[295]景圣琪:《“易安体”中“别是一家”的展现》,《小说评论》2008年第S2期。

[296]转引自李清照著,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562页。

[297]章培恒:《宋诗简论》,载张高评编:《宋诗综论丛编》,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48页。

[298]周来祥、仪平策:《论宋代审美文化的双重模态》,载张高评编:《宋诗综论丛编》,丽文文化公司1993年版,第409页。

[299]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73页。

[300]厉锷辑撰:《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页。

[301]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0页。

[302]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页。

[303]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页。

[304]苏舜钦:《苏舜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5页。

[305]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2页。

[306]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00页。

[307]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6—60页。

[308]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309]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148页。

[310]方回:《瀛奎律髓》卷四,文渊阁曲库全书本,第16页。

[311]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8页。

[312]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9页。

[313]陆游:《陆放翁集》(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9页。

[314]陆游:《陆放翁集》(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67页。

[315]沈家庄:《论放翁气象》,《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

[316]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5页。

[317]赵崇祚编,杨景龙校注:《花间集校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旧序第1页。

[318]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3页。

[319]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一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77页。

[320]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0页。

[321]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29页。

[322]王灼著,岳珍校正:《碧鸡漫志校正》,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7页。

[32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60页。

[324]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64页。

[325]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64—565页。

[326]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61页。

[327]王祥:《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分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328]杨海明:《试论宋词所带有的“南方文学”特色》,《学术月刊》1984年第1期。

[329]杨海明:《试论唐宋词中的“南国情味”》,《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

[330]杨海明:《试论宋词所带有的“南方文学”特色》,《学术月刊》1984年第1期。

[331]杨海明:《试论唐宋词中的“南是情味”》,《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

[33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5页。

[333]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页。

[334]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3页。

[335]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9页。

[336]以上皆转引自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4页。

[337]张綖:《增正诗馀图谱》凡例,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338]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5、391页。

[339]刘熙载著,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