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观思维:两已知与一未知分析

中观思维:两已知与一未知分析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和分析中观思维,还有一个视角,即它善于在两个已知的知识点和范畴的中间地带发现一个未知的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此种范式或可称为“两个已知与一个未知”。要之,所谓“中观思维”是指:在两个已知的知识或思想中间发现未知因素,从而创立一个新的思想角度或知识体系。仔细剖解其学术思想的萌芽会发现:梅洛维茨的思想方法也有“中观思维”的影子,即善于在两个已知的思想范畴之间发现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中观思维:两已知与一未知分析

曾有学者指出:“应该说,中观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不只属于中国,而是人类思维的‘共法’,在不同民族与文化传统中,都有中观思维的表现。”[149] 换言之,“中观思维”具有普遍性,古今中外,都可以看到它的思维踪迹。考察和分析中观思维,还有一个视角,即它善于在两个已知的知识点和范畴的中间地带发现一个未知的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此种范式或可称为“两个已知与一个未知”。许多学者的研究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例如罗宗强教授首先提出“文学思想史”这一概念,就是“中观思维”较为典型之一例。罗先生提出的“文学思想史”,是在对两个已知学科—文学史和学理论批评史—的思考中产生的。罗先生认为,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中间地带,还存在着一个被人忽略的学科范畴—文学思想史。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他认为:“文学思想史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与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理在于很多文学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已经成型的文学理论范畴之中。所以,“文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显然比文学理论批评史更为广泛。文学理论与批评当然反映了文学思想,是文学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文学思想除了反映在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中之外,它大量的是反映在文学创作里。有的时期,理论与批评可能相对沉寂,而文学思想的新潮流却是异常活跃的。如果只研究文学批评与理论,而不从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向研究文学思想,我们可能就会把极其重要的文学思想的发展段落忽略了。同样的道理,有的文学家可能没有或很少文学理论的表述,而他的创作所反映的文学思想却是异常重要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为数不少。例如,李商隐的诗文思想。义山诗歌,无疑反映着一种异常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诗歌思想倾向,由于他追求凄美幽约,表现朦胧情思,他对于诗的特质与功能、诗的技巧与趣味,就都有着完全异于他之前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但是,他却几乎没有明确的理论表述”。此外,文学思想史研究与文学史研究也有区别,他指出:“同是研究一种文学现象,文学史研究的是这种现象本身,而文学思想史研究的是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文学思想。……它只注意文学现象中那些反映出新的文学思想倾向的部分,而忽略其余。”[150]就这样,罗先生在已有的两个传统学科—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中间地带又发现了一个大有潜力的新领域,他将其命名为“文学思想史”,从而发展成一个新学科。从思维规律的角度讲,他所运用的方法属于“中观思维”,即在两个已知的思维对象的中间地带发现一个新的领域,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思想和思维角度。这种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将其命名为“中观思维”。

要之,所谓“中观思维”是指:在两个已知的知识或思想中间发现未知因素,从而创立一个新的思想角度或知识体系。如上所举的就是罗先生发现“文学思想史”的例子。

这种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试再以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之一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为例。弗洛姆指出:“除了理解产生法西斯主义经济和社会条件之外,还有一个人性的问题需要探讨。本书目的就是分析现代人性格结构中的一些动态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使法西斯国家的人们甘愿放弃自由,并如此广泛地充斥于我们数百万同胞的心灵中。”[151]他的这种把心理性格和社会政治文化结合起来的思路,是受到两个人的启发,一是马克思,二是弗洛伊德。在对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研究、“综合”中阐发的关于人的存在、本性、异化与解放的理论构成了弗洛姆学说的核心。一方面,弗洛姆认真研究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马克思著作,认为其异化劳动理论具有合理性,但过分强调经济、政治因素,虽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和关系,但并未说明二者是如何实现转化的;另一方面,弗洛姆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认为其较前人高明之处在于:他引导人们注意观察和分析决定人类若干行为的非理性和无意识力量,但尚缺乏科学论证,其性本能说也过于偏颇。于是,弗洛姆在二者的学说中发现了一个中间地带—“我也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仍然闪烁着真理光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论断,对于马克思的理论,我也是这么做的。在理解和批评这两位思想家后,我最终达到了一种综合。”[152]换言之,在吸取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学说的精华之后,他同时看到了二者的缺陷:马克思过分强调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弗洛伊德则过分强调了纯粹生理和本能对人的影响作用。于是他试图“综合”二者。弗洛姆认为,“怀疑一切”的理论出发点、相信真理的力量、强调人道主义和运用辩证法的动力学研究方法,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基础。他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 “性格”补充马克思之不足,提出“社会无意识”和“社会性格”,作为联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纽带,实现了二者的“综合”。[153]

为深入理解“中观思维”,再举一个西方学者的例子—梅洛维茨和他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这是一部主要以电视为对象、论述“媒介场景”的著作。仔细剖解其学术思想的萌芽会发现:梅洛维茨的思想方法也有“中观思维”的影子,即善于在两个已知的思想范畴之间发现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梅洛维茨曾对麦克卢汉和戈夫曼十分崇拜,前者提出了“媒介是人的延伸”,是研究新媒介的大师;后者前是“角色理论”或“拟剧论”的代表性人物。梅洛维茨这样描述他对二位学者的感受:

当我还是大学生时,曾试图将我所学过的和所经历的综合成一个整体,我对这两种理论的不完整感到不安,但对他们对社会秩序的看法感到好奇。戈夫曼和麦克卢汉为理解社会行为提供了不同的思路。戈夫曼提出了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环境的限定”,它是由特定的交往地点以及观众所决定的。戈夫曼显然忽略了角色和社会秩序的变化。而另一方面,麦克卢汉指出了电子媒介的应用所产生的社会角色的普遍变化,但是没有清楚地解释电子媒介“怎样”和“为什么”会引起这些变化。[154]

这种想法一直延续到梅洛维茨攻读博士学位,并决定以此作为自己的学术突破方向,他说:

当我攻读博士学位时,我对分析媒介和人际行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兴趣。我惊奇地发现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是完全孤立的。当然,人们观察了媒介如何影响真实的行为,真实的行为如何与媒介的内容相关。然而,未将两个传播系统截然分开,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模型几乎没有。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人们模仿在电视上看到的行为”,或者电视所展示的内容不是现实的确切反映,现实生活与媒介有冲突。很少有人将媒介和人际交往在同一“行为”系统中或“对他人行为响应”系统中进行研究。好像也无人研究社会行为信息的新的获取模式在如何影响人们扮演旧时角色的能力。[155]

于是,他把麦克卢汉和戈夫曼各自的不足,即二者学说的中间地带作为自己突破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兴趣。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学术历程:“将这两种理论流派合二为一的兴趣,以及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形成了这本书。我认为戈夫曼和麦克卢汉二人的优势和劣势是互补的。戈夫曼侧重研究了面对面的交往,而忽视了媒介对于他所描述变量的影响和作用。而麦克卢汉侧重媒介的效果,却忽略了面对面交往的结构特征。……面对面的行为和有中介的传播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交往,即现实生活和媒介。”[156]《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一种“能够将面对面交往与媒介的研究联系起来的共同基础”,即社会“场景”的结构。他指出:“我认为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原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感官平衡,而是我们表演的社会舞台的重新组合,以及所带来的我们对‘恰当行为’认识的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观众变化的同时,社会行为也会变化。”[157]于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实现了媒介分析与社会场景的结合。

要之,本章所论“中观思维”,是基于儒家中庸思想所形成的一种学术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指一种善于融会贯通研究对象的两端、在两个已知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视角的中间地带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独特视角和学术切入点的思维方式。它有一个从处世态度、哲学思想到学术思维的演变转型过程。这种演变和转型,是在刘勰手中完成的。从学术思维的角度,中庸思想转变为“中观思维”,“唯务折衷”是一个重要的思维中介。“唯务折衷”之于《文心雕龙》,具有整体性、全局性、指导性,是刘勰批评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亦可视为“中观思维”的具体应用。本章虽然分析刘勰和《文心雕龙》,但不是沿袭传统,就事论事,就篇言篇,而是侧重指出,在刘勰“唯务折衷”这一中观思维的视角下,蕴藏着一种“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学术切入点的思维方式”的创新意义。刘勰持守“唯务折衷”的学术态度,收获的不仅仅是较为客观、公允、通融地看待问题的态度,避免走极端,导致思维偏见,更重要的是,其中还蕴含着很强的思维上的创新性。这种创新的体现,就是在文学史上,是刘勰首次较为清楚且系统地提出了“融合南北文学两长”的问题,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早了近100年;而这种问题的提出,无疑与其“唯务折衷”这一中观思维的视角有关。在当今学术领域,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了有别于佛家“中观思维”的概念,但还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哲学层面上,没有进入人文社科领域思维方式的视野。本书试图弥补这一缺憾,在对刘勰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将“中观思维”的特征界定为“两个已知与一个未知”,归纳出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一种思维规律,对于创新思维及理论创新的相关研究或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笔者才引用了罗宗强、弗洛姆、梅罗维茨等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注释】

[1]胡伟希:《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胡伟希:《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胡伟希:《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页。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8]高亨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30页。

[9]韩婴著,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页。

[1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1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1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3—1104页。

[13]高志忠译注:《孔子家语译注》,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28页。

[14]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99页。

[1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页。

[1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1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1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19页。

[19]韩星:《孔学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79页。

[20]韩星:《孔学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2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8页。

[22]叶嘉莹:《从文学体式与性别文化谈词体的弱德之美》,《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

[23]叶嘉莹:《从文学体式与性别文化谈词体的弱德之美》,《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

[2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7页。

[25]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73页。

[26]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0、712页。

[2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6页。

[28]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1—1042页。

[29]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39页。

[30]今山东省东南部地区。

[31]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56页。

[32]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73页。

[33]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50页。

[34]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88页。

[35]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18—619页。

[3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5页。

[3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5—726页。

[3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

[3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1页。

[4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6页。

[4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6页。

[4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6页。

[43]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61页。

[4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6页。

[4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3—674页。

[4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6—67页。

[4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514页。

[48]皆见钟惺、谭元春选定:《古诗归》卷七,明万历四十五年刻本。

[49]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6页。

[50]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0页。

[5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7页。

[5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9页。

[5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3页。

[5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0页。

[55]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58页。

[56]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2、64—65页。

[57]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04页。

[58]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4、390页。

[5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20页。

[60]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37—540页。

[61]刘勰著,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9页。

[6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8页。

[6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

[6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页。

[6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1页。

[6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20页。

[67]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260—261页。

[68]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序言第2、3页。

[69]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91页。

[70]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7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514页。

[7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4页。

[7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页。

[7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0页。(www.xing528.com)

[7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0页。

[76]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1页。

[77]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2页。

[78]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67页。

[79]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10页。

[8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7页。

[8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695页。

[82]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8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8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47、48页。

[85]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0页。

[86]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87]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52页。

[88]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0页。

[8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52页。

[9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52页。

[91]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9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52—553页。

[93]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07页。

[9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5、697页。

[9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9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页。

[9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695页。

[9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页。

[99]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9—130页。

[10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7页。

[101]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064页。

[102]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12页。

[10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56页。

[104]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序言第2页。

[10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62页。

[10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7页。

[10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6页。

[10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页。

[109]庞朴:《从一分为三谈中国人的智慧—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科技文萃》2005年第12期。

[11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6页。

[11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256页。

[11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23页。

[11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

[11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8页。

[11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0页。

[11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71—676页。

[11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5页。

[11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页。

[11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4、285页。

[12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94—395页。

[12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08页。

[12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8—539页。

[123]魏徵、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12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4页。

[125]刘熙载著,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75页。

[126]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62页。

[127]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128]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页。

[12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页。

[13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131]魏徵、令狐德棻:《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44页。

[132]魏徵等:《群书治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序言第1页。

[133]陈子昂:《陈拾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3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页。

[13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页。

[13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页。

[137]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3—514页。

[13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6页。

[139]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8页。

[140]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1页。

[141]陈子昂:《陈拾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4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14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页。

[14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4页。

[145]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4页。

[14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4页。

[147]陈子昂:《陈拾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148]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4页。

[149]胡伟希:《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0]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序言第2—5页。

[151]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152]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153]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154]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55]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8—9页。

[156]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57]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