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探索立言不朽的含义和发展

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探索立言不朽的含义和发展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似乎有追溯“具体原始义”与辨明“普遍引申义”的必要,然后可以指出:这只是看待同一问题视角的不同,可以同时并存,而不是相互否定。在此,所谓“抽象”是说,论者不顾及其产生的具体语境、条件及确切所指,而是关注“三不朽”这个概念本身,把它从历史语境中抽象出来,使其外延泛化,从而具有一种普遍意义。立言不朽的本质,是立言为公。

中国古代著述思想研究:探索立言不朽的含义和发展

承接上文,我们该如何解释从“获取人生永恒价值”“注重主体精神的永存”“追求个人价值不朽”这一视角解读“三不朽”及“立言不朽”呢?这种视角是否还有价值呢?在此,似乎有追溯“具体原始义”与辨明“普遍引申义”的必要,然后可以指出:这只是看待同一问题视角的不同,可以同时并存,而不是相互否定。

所谓追溯原始义,即回到产生“三不朽”这段话的先秦原始语境之中,对组成“三不朽”尤其是立言不朽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辨析,从而得出符合具体历史语境的结论,正如本书前文所做的梳理和辨析一样。

所谓辨明引申义,即基本不细究或完全忽略产生“三不朽”的原始语境,通过历史比较,看到“三不朽”及立言不朽的历史进步价值,将“不朽”这个概念抽象出来,进行思考的延伸。

在此,所谓“历史比较”是说,与之前的“不朽”观念相比,“三不朽”或“立言不朽”有了哪些新的内容。在“三不朽”之说产生之前,社会流行的主要是“家族不朽”的观念,主张不朽是通过繁衍后代、宗族祭祀以永存子孙记忆之中,依靠血缘关系来维系,局限在宗族范围之内。而“三不朽”的最大贡献是在“祭祀不绝、家族不朽”之外找到了“价值不朽”这条思路,认为不朽是强调通过高尚人格、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为世人所敬仰,依靠个体生命对社会群体的价值贡献及对历史的作用与影响,从而永存于整个社会的群体无意识记忆之中。如有学者就指出:“春秋是一个社会巨变时期,伴随着这种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叔孙豹的不朽论正是价值观念变化的直接产物,他否定了范宣子那种以血缘家族为标准的宗教性的不朽观,提出了以立德、立功、立言为核心的价值不朽观,认为只有符合‘三立’标准的人才能称之为死而不朽,才能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记忆之中。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进步,这种不朽论到孔子那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构建儒家价值观体系的基本核心。”[152]显然,从“家族不朽”到“价值不朽”是一种进步。

在此,所谓“抽象”是说,论者不顾及其产生的具体语境、条件及确切所指,而是关注“三不朽”这个概念本身,把它从历史语境中抽象出来,使其外延泛化,从而具有一种普遍意义。应该说,这是长期以来对于“三不朽”的一种主流认识,如:“无论是灵魂不朽还是家族不朽抑或是价值不朽,前提是承认个体死亡的存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生命个体存在的转换方式,探求的是死后如何不朽,还不是现世生命个体的不朽,然而,‘对生的普遍重视,最终会自然导向对个体生命的特别关注’,当不朽观念和人们追求生命长寿渴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追求个体不朽的观念。”[153]显然,这种分析有得有失—其“得”在于:把个人不朽从家族不朽中剥离出来,开始追求自我的生命价值;其“失”在于:没有看到在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即使是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也难以摆脱“为公”、依附于群体价值观的命运,难以真正实现所谓的“个体价值不朽”。立言不朽的本质,是立言为公。而这种内涵,是潜藏在其产生的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的。

不细究或完全忽略产生“三不朽”的原始语境,看到“三不朽”及立言不朽的历史进步价值,将“不朽”这个概念从具体的历史语境抽象出来进行思考的延伸,是对待“三不朽”的一种很普遍的方法。胡适先生就曾指出,“三不朽”之说影响很大,但却有三个缺点:一是不朽者仅限于墨翟、耶稣、哥伦布、华盛顿杜甫牛顿达尔文等少数有道德、有功业、有著述的伟人,是一种精英式的“寡头的不朽论”;二是这种不朽论仅从积极方面着眼,而缺乏消极的裁制,不如宗教的灵魂不朽论兼顾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天国的快乐和地狱的苦楚并存;三是这种不朽论之“德”“功”“言”的范围过于含糊。胡适提出了“社会不朽论”,他认为:“‘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是永远不灭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小我’虽然会死,但是每一个‘小我’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无论是非,无论善恶,一一 都永远留存在那个‘大我’之中。那个‘大我’,便是古往今来一切‘小我’的纪功碑,彰善祠,罪状判决书,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的恶谥法。这个‘大我’是永远不朽的,故一切‘小我’的事业,人格,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一个念头,一场功劳,一桩罪过,也都永远不朽。这便是社会的不朽,‘大我’的不朽。”[154]细究之,其实“社会不朽”是“三不朽”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因为如上所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都与社会和群体价值观息息相通。

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些,英国学者道金斯的高论也可以进入本书论述的“不朽”的视野,他的不朽论一言以蔽之曰“基因不朽”,现做一介绍,以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不朽”做一比较。道金斯认为,包括我们人在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世界上所有的千姿百态的生命体,只不过是基因借以生存的机器。从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到巨型生物红杉蓝鲸大象,从最低级的细菌,到具有复杂结构和高级智慧的人类,它们都拥有同一类型的复制基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NA分子,它才是真正的不朽者:

基因颗粒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不会衰老,即使是活了100万年的基因也不会比它仅活了100年更有可能死去。它一代一代地从一个个体转到另一个个体,用它自己的方式和为了它自己的目的,操纵着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它在一代接一代的个体陷入衰老死亡之前抛弃这些将要死亡的个体。

基因是不朽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被描绘为接近于值得赋予不朽称号的遗传实体。我们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的个体生存机器,期望能够多活几十年,但世界上的基因可望生存的时间,不是几十年,而是以千百万年计算的。[155]

而我们人类的一个个个体则生命短暂,如李白所说的“人生者,百代之过客”。道金斯指出:“个体是不稳定的,它们在不停地消失。染色体也像打出去不久的一副牌一样,混合以致被湮没。但牌本身虽经洗牌而仍存在。在这里,牌就是基因。基因不会被交换所破坏,它们只是调换伙伴再继续前进。它们继续前进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它们的本性。它们是复制基因,而我们则是它们的生存机器。我们完成我们的职责后就被弃于一旁,但基因却是地质时代的居民—基因是永存的。”[156]

在这种命运面前,人类也不是没有任何作为的,道金斯认为除了生物基因之外,还有一种文化复制基因,它可以使人不朽,他指出:“我们需要为这个新的复制基因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要能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Mimeme’这个词出自一个恰当的希腊词词根,但我希望有一个单音节的词,听上去有点像‘gene’(基因)。如果我把‘mimeme’这个词缩短成为meme(觅母),切望我的古典派朋友们多加包涵。我们既可以认为meme与‘memory’(记忆)有关,也可以认为与法语M me(同样的)有关,如果这样能使某些人感到一点慰藉的话。”[157]具体而言,所谓“觅母”就是有创新和流传价值的一种思想文化的人造物,“曲调、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觅母。正如基因通过精子或卵子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从而在基因库中进行繁殖一样,觅母通过从广义上说可以称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觅母库中进行繁殖。一个科学家如果听到或看到一个精彩的观点,他把这一观点传达给他的同事和学生。他写文章或讲学时也提及这个观点。如果这个观点得以传播,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观点正在进行繁殖,从一些人的大脑散布到另一些人的大脑”[158]。道金斯认为,“觅母”的传播可以使个体生命不朽,其云:“我们死后可以遗留给后代的东西有两种:基因和觅母。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存在的,我们与生俱来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基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但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功绩隔了三代就被人忘怀。你的儿女,甚至你的孙子或孙女可能和你相像,也许在脸部特征方面,在音乐才能方面,在头发的颜色方面,等等。但每过一代,你传给后代的基因都要减少一半。这样下去不消多久,它们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直至达到无足轻重的地步。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基因集体迟早要消亡。伊丽莎白二世是征服者英王威廉一世的直系后裔,然而在她身上非常可能找不到一个来自老国王的基因。”[159] 个体生命有限而短暂,唯有思想文化长存,其实这也是“三不朽”之说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只不过道金斯是从生物界的基因角度进行推理和思考,用另一种范式进行表述的:

我们不应指望生殖能带来永恒性。但如果你能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你有一个精辟的见解或作了一个曲子、发明了一个火花塞、写了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能完整无损地流传下去。即使你的基因在共有的基因库里全部分解后,这些东西仍能长久存在,永不湮灭。苏格拉底在今天的世界上可能还有一两个活着的基因,也可能早就没有了,但正如威廉斯所说的,谁对此感兴趣呢?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马可尼等人的觅母复合体在今天仍盛行于世,历久而弥坚。[160]

在此,若是进一步仔细分析的话,“三不朽”强调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不朽,而道金斯则强调“觅母不朽”,如果进行类比推理的话,“觅母不朽”有点类似于“立言不朽”,因为道金斯对“觅母”下的定义中有“如果你能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你有一个精辟的见解”“写了一首诗”之语,还提到了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马可尼等人,所谓“精辟的见解”属于思想领域,“一首诗”属于文学领域,“苏格拉底”属于哲学领域,这些都在“三不朽”中“立言”的范畴之内。但是与此同时,道金斯还提到“曲调、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觅母”,“或作了一个曲子、发明了一个火花塞”也是觅母,这就不是“立言”所能涵盖的了。如果要概括道金斯所谓“觅母不朽”的内涵,可以说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创新性贡献”,或曰“创新性”“独创性”是“觅母”的核心所在。

另外,值得一提还有王国维对此问题的见解,他虽然没有提到“三不朽”或“立言不朽”,但其本质核心也是在强调思想文化之“不朽”,他说:

天下有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已。天下之人嚣然谓之曰“无用”,无损于哲学、美术之价值也。至为此学者自忘其神圣之位置,而求以合当世之用,于是二者之价值失。夫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其有发明此真理(哲学家),或以记号表之(美术)者,天下万世之功绩,而非一时之功绩也。唯其为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161]

王国维此说可称为“美术哲学不朽”,他还把美术和哲学的价值与政治和实业的价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的尺度就是“永恒”与“短暂”,所谓“政治上之势力有形的也,及身的也;而哲学美术上之势力,无形的也,身后的也”[162],王国维从人性构成分析说:“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岂不以其有纯粹之知识与微妙之感情哉?至于生活之欲,人与禽兽无以或异。后者政治家及实业家之所供给,前者之慰藉满足非求诸哲学及美术不可。就其所贡献于人之事业言之,其性质之贵贱,固以殊矣。至就其功效之所及言之,则哲学家与美术家之事业,虽千载以下,四海以外,苟其所发明之真理,与其所表之之记号之尚存,则人类之知识感情由此而得其满足慰藉者,曾无以异于昔。而政治家及实业家之事业,其及于五世十世者希矣。”[163]这与道金斯说的十分相似:“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基因集体迟早要消亡。伊丽莎白二世是征服者英王威廉一世的直系后裔,然而在她身上非常可能找不到一个来自老国王的基因。”[164]

在进行了语境、文字、文献和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等多层面的梳理之后,此处依次就梳理结果作一小结,看看“三不朽”及“立言不朽”的思想内涵究竟是什么。从梳理可知:1.春秋时代,“死而不朽”的思想主要指为君尽忠,死于君命,骸骨回归故国,获得宗庙血食和祭祀;2.臧文仲的所谓“立言”多依附于“立德”和“立功”,缺乏个人独立的判断和见解;3.产生“三不朽”说的具体语境中蕴含着浓厚的“公天下”或群体价值取向;4.先秦公私观念有一个从个人身份地位到价值评价观念的发展过程,在其中“公”对于“私”有绝对的控制、制约权力;5.“立言不朽”与“立言为公”有着密切的联系。综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不朽”之说带有鲜明的“公天下”的色彩,而这种“公天下”的思想核心是处于宗法制度上一层的利益为公,下一级的利益为私,它本能地要求“立言”紧紧依附于“立德”与“立功”。“立言不朽”,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说的那样,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立言不朽”说是一柄双刃剑,它有具体义,有抽象义。其具体义蕴含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其抽象义是后人阐扬、发挥、想象的结果。在运用引证它时,不能只强调抽象义,更应该注意回到原始语境,注重具体义,剖析组成“三不朽”的每一个精神元素,这样去理解三不朽,似乎能更全面一些。

【注释】

[1]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03—1904页。

[2]钱逊:《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王绍东:《论“三不朽”说对司马迁及〈史记〉创作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4]陈允锋:《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及其创作心理特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5]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1004页。

[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3页。

[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6页。

[1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9—1520页。

[1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页。

[1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1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1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5—596页。

[1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7—668页。

[1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5页。

[1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6页。

[1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8页。

[1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5页。

[20]曲德来:《“忠”观念先秦演变考》,《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

[21]曲德来:《“忠”观念先秦演变考》,《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

[22]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51—452页。

[23]刘明:《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4]宋小克:《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朽”观念及其新变—从群体到个体、死后到生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5]刘明:《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6]刘明:《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7]宋小克:《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朽”观念及其新变—从群体到个体、死后到生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8]刘明:《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9]宋小克:《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朽”观念及其新变—从群体到个体、死后到生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0]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8页。

[31]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94页。

[3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8页。

[3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6—497页。

[34]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5页。

[35]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96页。

[3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37]“臧文仲说僖公请免卫成公”,见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1—164页。

[3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

[3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页。

[4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6—507页。

[4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7页。

[4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246页。

[4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399页。

[44]裘锡圭:《说卜辞的焚巫尪与作土龙》,载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4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403页。

[4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2页。

[4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576页。

[48]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49]李生龙:《“三不朽”人生价值观对古代作家文学观之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3—1505页。

[5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115页。

[5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6页。

[53]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54]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0页。

[55]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3、59页。

[5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56页。

[57]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12页。

[5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8—419页。

[5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9页。

[60]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61]严毅沉:《周代氏族制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62]严毅沉:《周代氏族制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63]施治生、徐建新主编:《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64]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6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

[66]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页。

[67]宁稼雨:《中国文化“三段说”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嬗变》,《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

[68]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451页。

[69]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页。

[70]商鞅等:《商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7页。

[71]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7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0页。

[73]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49页。(www.xing528.com)

[74]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21页。

[75]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41页。

[76]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3页。

[77]蒋荣昌:《中国文化的公私观》,《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78]徐中舒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79]李亚农:《殷契杂释》,《考古学报》1951年第5期。另参见日本学者松丸道雄、高岛谦一所编《甲骨文字字释综览》(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年出版)。

[80]徐中舒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

[8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8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8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8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2页。

[85]刘起:《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7页。

[8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87]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91页。

[8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2页。

[8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9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9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页。

[9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9页。

[93]朱熹集注:《诗集传》,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2页。

[94]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5页。

[9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9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页。

[9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9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8页。

[9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0—501页。

[10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2页。

[10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4—786页。

[10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1—1212页。

[10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8—1320页。

[104]赵守正:《管子注译》(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页。

[105]《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0、781页。

[106]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3页。

[107]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1页。

[108]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5页。

[109]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1页。

[110]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3页。

[11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8页。

[11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9页。

[11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0页。

[11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5页。

[115]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7页。

[116]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4页。

[11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9、103页。

[118]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8、119页。

[119]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3页。

[120]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0页。

[121]贾谊:《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7页。

[122]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的整合(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23]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的整合(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2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6—387页。

[12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6页。

[126]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39页。

[127]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42页。

[128]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47页。

[129]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页。

[130]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5页。

[13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3页。

[13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7页。

[13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页。

[13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页。

[135]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5页。

[136]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9—50页。

[137]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24页。

[138]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6、2147页。

[139]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7页。

[14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4页。

[14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28页。

[14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23页。

[14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25页。

[144]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0、1121页。

[14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9—450页。

[146]宁稼雨:《中国文化“三段说”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嬗变》,《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

[147]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的整合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48]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

[149]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5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151]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4页。

[152]刘明:《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3]刘明:《论先秦时期“不朽观”的嬗变及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4]胡明编选:《胡适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155]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7—38页。

[156]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157]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218页。

[158]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页。

[159]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225—226页。

[160]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226页。

[161]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载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162]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载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63]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载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164]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陈复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25—22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