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系统用例分析可以看出AI交互教学平台的功能复杂、部署环境多样、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频繁,下面会从部署模型的角度来描述系统各角色间的数据流向。
从图6-12可以看出,系统的设备分布在三个可能的物理位置,即学校信息中心机房、教室和校外。其中校外用户通过Internet或移动蜂窝设备接入教室内。撇开物理位置的不同,校外的学生终端和教室内的学生终端是等价的,数据传输的不同是由路由器决定的。下面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描述系统的数据流向。
(1)课前
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都是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访问Web资源管理服务器的(如图6-12中虚线双向箭头所示)。教师通过访问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将下一节课的授课视频文件、上课的资源文件和课堂测试文件或试卷等数据在Web系统上准备好。学生则通过移动终端的AI教学管理子系统访问教学资源管理子系统的文件服务器,将课前需要学习的资源下载到移动设备上,方便自己课前自主学习。
(2)课中
当教师开始上课后,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都以投影服务器为中心,即投影服务器是系统运行的指挥中枢,负责系统中的消息队列控制和文件传输服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外部的接入设备并不直接和投影服务器相连,而是通过学校信息中心的路由器连接到投影服务器。为了便于说明,图6-12中用Web服务器代替了路由器的功能,下面通过登录动作来描述用户的数据流向。
对于投影服务器:当教师运行投影服务器端软件时,投影服务器软件依据本机上的参数配置到Web资源管理服务器,请求年级、班级、课程和课时四种数据;弹出登录界面要求教师选择这四种数据此时的数据流向为4→3→4。教师选择了对应的数据后,投影服务端软件则会记录下来,并向Web资源管理服务器请求符合这四个条件的资源数据,并将课堂上需要的资源下载到投影服务器,此时的数据流向为4→3→9→10。同时投影服务器开启消息总线服务和屏幕录制功能服务,等待用户的连接。(www.xing528.com)
图6-12 数据流向图
对于教师端:教师机运行课堂教学软件时,依据本机上的参数配置向投影服务器发出教师登录的消息;投影服务器接到该消息后将年级、班级、课程和课时四种数据发送给教师端,同时记录下教师机的基本数据(至少包括教师机IP、用户类型和状态)并将它们缓存到文件中。此时的数据流向为7→8→7。教师机收到该消息后则向Web资源管理服务器请求班级的学生列表数据,并在教师机上生成学生的座位状态表。教师机也会向Web资源管理服务器请求符合这四个条件的资源数据,并判断本地指定文件夹中是否有该数据,如果没有则从文件服务器下载,此时的数据流向为11→12→11。同时教师机开启学生状态查询服务,定期向投影服务器询问学生的状态数据,同时更新座位表状态图。
对于学生端:依据用户位置的不同分别有两种处理路线。对校外用户的处理为1→2→5→6→1→2→3→4→5→6,即用户先向Web服务器注册登录(1→2),登录成功(5→6)后将成功的消息发送到教学资源管理器(1→2),教学资源管理器代理则将用户注册成功的消息发送到投影服务器,投影服务器将当前的年级、班级、课程、课时四个数据发回Web服务器(3→4),Web服务器将该消息转发给用户(5→6)。对校内用户的处理流程为13→14→15→16。对于学校管理者及学生,其数据流向为1→2→5→6。
(3)课后
课后,教师和学生的访问基本以Web访问资源服务器为主,其数据流和课前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