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化植物外形,提高观赏效果
一般说来,自然植物外形是美的,有较强的观赏效果。但从丰富园林景观的需要来说,单纯自然的外形有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必须通过一定的人工修剪整形,使植物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景观,这样更符合人们的观赏特点。如现代园林中规则式建筑物前的绿化,就要具有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形体来烘托,也就是说将植物整修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特殊形体,才能把建筑物的线条美进一步衬托出来。
从冠形结构来说,经过人工修剪整形的植株,各级枝序、分布和排列会更科学、更合理。使各层的主枝在主干上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各占一定方位和空间,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形态美观。
2.增加园林植物的开花结果量
园林植物如果修剪不善,会使开花部位上移、外移、内膛空虚,花果量大减。通过修剪可调节植物体养分,使其合理分配,防止徒长,使营养集中供给顶芽、叶芽,使新梢生长充实,促进大部分短枝和辅养枝成为花果枝,形成较多的花芽,从而提高花果数量和质量,达到花开满枝、果实满膛之目的。此外,一些花灌木还可以通过修剪达到控制花期和延长花期的目的。
3.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自然生长的植物或修剪不当的植株,往往枝条密生,叶片拥挤,树冠郁闭,内膛枝细弱老化,冠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相对湿度大大增加,这为喜湿润环境的病虫害(蚜虫、介壳虫等)繁殖蔓延提供了条件。通过修剪、疏枝,可增强树冠内通风透光能力,还可提高园林植物的抗逆能力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4.调节园林植物的生长势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环境不同,生长情况各异。生长在片林中的树木,由于接受上方光照,因此向高处生长,使主干高大,侧枝短小,树冠瘦长;相反孤植树木,同样树龄同一种树木,则树冠庞大,主干相对低矮。但在园林绿地中种植的花木,很多生存空间有限,如生长在建筑物旁、假山或池畔的,为了与环境相协调,可用人工修剪来控制植株的高度和体量。当然植物在地上部分的长势还受根系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多少的影响,如种植在屋顶和平台上的植物,土层浅,养分、水分和空间都不足,可以剪掉地上部分不必要的枝条,控制体量,保证植株正常生长。(www.xing528.com)
通过修剪可以促进局部生长。由于枝条位置各异,枝条生长有强有弱,往往造成偏冠,极易倒伏。因此要及早修剪,改变强枝先端方向,开张角度,使强枝处于平缓状态,以减弱生长或去强留弱。但修剪量不能过大,防止削弱生长势。具体是“促”还是“抑”要因植物种类而异,要因修剪方法、时期、株龄等而异,既可促使衰弱部分壮起来,也可使过旺部分弱下去。
对于有潜芽、寿命长的衰老植株应当进行适当重剪,结合施肥、浇水可使之更新复壮。
5.协调比例,创造最佳园林美化效果
在园林中人们常将不同的观赏植物相互搭配造景,配置在一定的园林空间中或者和建筑、山水、园桥等小品相配,创造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这就需要控制植株的形态大小和比例。但自然生长的树木往往树冠庞大,不能与这些园林小品相协调,这就须通过合理的修剪整形来加以控制,及时调节其与环境的比例,保持它在景观中应有的位置。在建筑物窗前绿化布置,既要美观大方,还要有利于采光,因此常配置灌木、草本植物或低矮的球形树。与假山配置的植物常用修剪整形的方法,控制植株的高度,使其以小见大,衬托山体的高大。从树木本身来说,树冠占整个树体的比例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树形观赏效果。因此合理的修剪整形,可以协调冠高比例,确保观赏效果。
6.提高园林植物的栽植成活率
在苗木移栽过程中,苗木起运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根部伤害。苗木移栽后,根部难以及时供给地上部分充足的水分和养料,造成植株水分吸收和蒸腾比例失调,虽然顶芽和侧芽可以萌发,但仍会造成树叶凋萎甚至整株死亡。通常情况下,在起苗之前或起苗之后,适当剪去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疏去病弱枝、徒长枝、过密枝,有些还需要摘除部分叶片,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栽植成活率。
7.调节与市政建设的矛盾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由于市政建筑设施复杂,常与树木之间发生矛盾。尤其行道树,上有架空线,下有管道电缆线,地面有人流车辆等问题,要使树枝上不挂电线,下不妨碍交通人流,主要靠修剪整形措施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