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敌昆虫生产与应用-园林植物保护养护效果显著

天敌昆虫生产与应用-园林植物保护养护效果显著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界中的天敌远远地满足不了控制害虫的作用,因此需要大量地繁育天敌,合理的使用天敌昆虫,充分发挥其以虫治虫的作用。由于实际工作中蚜虫量很难精确,这就要求在释放后2天检查效果,如果瓢蚜比在可控制范围内,蚜虫量又没有继续上升,那就表明瓢虫已发挥了控制作用,暂时不必补放。(三)赤眼蜂繁育与应用赤眼蜂,顾名思义是红眼睛的蜂,不论单眼复眼都是红色的,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

天敌昆虫生产与应用-园林植物保护养护效果显著

在自然条件下,天敌数量的增长总是依赖于害虫的发生,有明显的跟随现象,一般不足以控制害虫的危害。因此,我们采用室内人工大量饲养天敌,在短时间内能供田间急时需要,释放田间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及释放天敌,必须为天敌的生存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例如改善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种植法国冬青女贞树木,为许多捕食性螨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种植蜜源植物,有利于昆虫补充营养的需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与使用次数,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为天敌的生存与繁育提供良好的场所,使田间天敌的数量不断地增加,提高天敌种群的自然控制能力,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

自然界中的天敌远远地满足不了控制害虫的作用,因此需要大量地繁育天敌,合理的使用天敌昆虫,充分发挥其以虫治虫的作用。

(一)龟纹瓢虫繁育与应用

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利用龟纹瓢虫防治蚜虫已取得显著的效果。然而,龟纹瓢虫发生时间较晚,一般在蚜虫为害高峰过后5~9天。为此,急需发展瓢虫的人工繁殖。

1.饲养条件和工具

龟纹瓢虫生长发育适宜温度是20~28℃,适宜相对湿度为70%~80%。温度过低,瓢虫取食活动迟缓,即使产卵,其产卵量小,产卵间隔时间长。但温度较高,对瓢虫的生长发育也不利。在饲养室内,要求有比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一般每天以光照16小时为宜。

饲养瓢虫常用的工具有指形管、培养皿、果酱瓶等,或者自制的纸盒,纱笼等。

为了满足瓢虫对光照的要求,可用玻璃纸作为盛器的盖子,将瓢虫封在盒子里。饲养低龄幼虫时,要将盒子盖好,并防止幼虫逃跑和互相残杀。

2.幼虫的饲养

从卵中孵化的幼虫,体色呈黄色。当温度在25~27℃时,经6~7h后则变成黑色,亦逐渐分散活动。在幼虫体色变黑后,即可分养幼虫。分开饲养过早,虫体柔嫩,操作时易受损伤。但如分养过迟,则幼虫已分散活动,不易收集。饲养中必须增加间隔物,以减少互相残杀。要把同龄的幼虫放在一处饲养。低龄幼虫是每天喂食4~5次,三龄后每天喂食2次。食物要充足。

3.成虫的饲养

首先加足量的食物。瓢虫在田间取食多种蚜虫,喜食麦蚜、菜蚜和瓜蚜等多种蚜虫,因而产卵量高。每只雌虫每天可取食蚜虫60~70头。以成虫羽化后前5天取食蚜虫最高,每日取食量为100~150头。喂食时,应将蚜虫连同少量几株植物的叶枝一同放入饲养盒内,以维持蚜虫寿命。

4.应用技术要点

(1)释放时间。以下午接近傍晚为宜。如果放出时间太早,在阳光照射下,就会导致成虫大量迁移,幼虫亦因气温高而死亡率大增。

(2)释放的虫态。释放应以2、3龄幼虫为主,并应有一定比例的成虫。

(3)释放虫量与释放时期。释放瓢虫应掌握在蚜虫发生初期数量少时的点片阶段为最好。释放时掌握瓢蚜比,一般以1∶(50~100)为好。在蚜虫发生初期,每亩释放3000~6000头。由于实际工作中蚜虫量很难精确,这就要求在释放后2天检查效果,如果瓢蚜比在可控制范围内,蚜虫量又没有继续上升,那就表明瓢虫已发挥了控制作用,暂时不必补放。释放瓢虫时,连虫带叶撒于花卉等植株上。每隔2~3行放虫一行,尽量把瓢虫放均匀。

(4)释放瓢虫后应注意的事项。释放瓢虫后的1~2天内,不易浇水、中耕。如需进行化学防治地老虎时,则应采用敌百虫毒饵,以免杀伤瓢虫。

(二)黑广肩步甲的繁育与应用

步甲是鞘翅目步甲科昆虫的统称,它主要以鳞翅目幼虫、蝗虫、蜗牛、蛞蝓等田间害虫为食,是田间常见的捕食性天敌之一。我国常见的品种有麻步甲、黑广肩步甲等。

1.饲养条件

幼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食河虾肉、螺蛳肉(去壳盖),均可蜕皮化蛹,完成生活史。大龄幼虫最好是喂大蜗牛,任其自然捕食。建议傍晚喂食,努力做到即喂即食。

成虫喜食昆虫金龟子、蝼蛄、蟋蟀、蜗牛、鱼肉及植物性甜食甜瓜葡萄果冻等。过度的甜食特别是水分过多的食物对健康不利,高蛋白质利于产卵。黑广肩步甲的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6℃左右。饲养的常用工具有塑料盆、水泥池等。养虫器底部垫以3~5cm松软的湿土,上放新鲜枝叶,放入足量的食叶昆虫作为猎物。

2.繁殖技术

(1)生活及产卵土壤。产卵用土以山泥为宜,小颗粒状有黏度,含有少量腐殖质,可在花店购得。产卵前,加水用微波炉灭菌或太阳暴晒一天,阴干1~2天备用。土层3cm以上为宜,雌虫对于产卵的土壤会有选择,土壤过硬时,腹部难以插入;土壤过分松散,不能形成卵室;土壤中水分过多,可能影响卵的发育。雌虫可以通过腹部插入土中而感知土壤情况,所以不在上述土壤中产卵。幼虫可在产卵土中饲养,也可用颗粒较大的混合土,幼虫很易钻入其缝隙而满足其安全感。幼虫可在地表蜕皮,末龄幼虫停止进食数天在深土中作蛹室,需更换回山泥。

(2)温度。以22~24℃为宜。2龄后分开饲养,用小号的饭盒、带盖的容器等。

3.饲养繁殖技术要点

(1)幼虫。喜湿但怕水,保持适当湿度对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标准是潮而不湿,建议使用湿度基本稳定的土壤。

(2)成虫。成虫交配后一天内可产出受精卵,因此交配后需立即将雌虫放置于产房,置于暗处或弱光安静处,其产卵时间达数小时,勿打扰。产卵后移出雌虫,保持一定湿度。由于卵膜易破,所以不要轻易挪动卵粒。卵一般在两周内孵化。

4.释放应用技术

在使用黑广肩步甲控制各种害虫及蜗牛前1~2天,停止饲喂食物。释放利用时,将需要释放的步甲从饲养器具中捕捉后装入包装箱中,然后用胶带纸将纸箱缝隙密封,在上部用锥子扎出几排小孔眼便于通气即可。

在释放地,选择合适的释放地点,将纸箱上部拆开,让步甲自行爬出,分散各处寻找食物,即可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www.xing528.com)

(三)赤眼蜂繁育与应用

赤眼蜂,顾名思义是红眼睛的蜂,不论单眼复眼都是红色的,属于膜翅目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昆虫。赤眼蜂的成虫体长0.3~1.0mm,黄色或黄褐色。它靠触角上的嗅觉器官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赤眼蜂的繁殖分为以下步骤:

1.中间寄主的选择

赤眼蜂能寄生于多种昆虫的卵内,但并非所有这些昆虫的卵都是繁殖赤眼蜂的优良寄主。能够作为优良寄主的,需具备以下条件:

(1)易于采集大量个体并且个体产卵量高的昆虫种类。

(2)赤眼蜂易在其上寄生,并能生育出生活力强的优质蜂。

(3)所产虫卵容纳量大,繁殖系数高,卵壳坚固,既能够保藏又不易干瘪。

据各地经验看,我国赤眼蜂常用的寄主,有麦蛾卵、蓖麻蚕卵、柞蚕卵和米蛾卵。一般说,柞蚕以剖腹卵来繁殖赤眼蜂,而蓖麻蚕则常用其自然产卵来繁殖赤眼蜂。

2.赤眼蜂的蜂种选择和培养

各地实践证明,赤眼蜂的不同蜂种和不同生态型,对害虫的寄生效果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蜂种,由于来自不同的地方或寄主,对害虫的寄生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应以选用本地蜂种为主。这主要利用其土生土长、生命力强的优点。本地蜂种的选择也要本着“在那一种害虫卵上采来的赤眼蜂,应用于哪一种害虫”的原则。

采集的方法应根据害虫的种类及其产卵特性而定。通常有直接到田间采集被赤眼蜂寄生的害虫卵,放于封闭的瓶内,将其保存;还有用室内蓖麻蚕卵做成卵卡,挂在田间诱集赤眼蜂前来产卵寄生。挂2~5天后收回,置于室内培养。

目前,赤眼蜂的贮藏主要采用低温的方法,因为赤眼蜂在发育起点以下停止发育,或者以极缓慢速度发育。成蜂不易长期保存。赤眼蜂蛹期耐低温能力远不及幼虫期。实践证明,低温贮蜂以中期幼虫为宜。所以,一般在赤眼蜂接蜂后2~3天、发育到中期幼虫时,将种蜂卡用旧报纸包好,放入冰箱后冷藏。冷藏最适宜温度为1~2℃,其存活时间最长可达100多天。一般保存90天左右,羽化率为70%左右。在种蜂送入冰箱前,最好放在15~20℃温度下经6~7h预冷处理后,再放入冰箱,这样就可提高存活率。

3.蜂卡的制作

蜂卡制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粘卵,后接蜂,如大房间接蜂等使用的蜂卡;另一种是先接蜂,后粘卵,如平面散粒式接蜂就属于这种方式。粘卡以小块蜂为佳。在蜂卡制作时应考虑到每个蜂有相同的着卵机会。首先要对寄主卵进行严格的粒选,然后进行粘卵。

卡纸上抹上兑好1/3水的乳白胶稀释液,或者用聚乙烯醇抹在卡纸上,再将寄主卵均匀撒在卡纸上,然后把多余的卵粒抖掉。用印制片把纸卡上的寄主卵轻轻压平,整齐。蜂的趋化性很强,都纷纷到卡纸寄主卵上产卵,寄生率几乎达到100%。

随着放蜂治虫实践的发展,又创造使用一种长效蜂卡。其做法是把羽化日期不同的赤眼蜂寄主卵混合后,均匀的粘在一张纸卡上。把此种蜂卡投放到田间,到害虫产卵期间,便每天都可有新羽化出来的蜂。这就大大延长了放蜂持续治虫作用,节省劳力,提高效率。

4.赤眼蜂蜂种的退化和复壮

蜂种在繁殖10余代后,就会出现退化现象,如寄生率下降,同一批蜂羽化不整齐,羽化率低,蜂体大小不一,有的蜂腹大翅小,翅膀萎缩,飞翔能力差,寿命短,雄蜂量大增,雌蜂产卵量小等。

蜂种的退化原因是:

(1)在室内恒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繁殖时间过长。

(2)用同一种中间寄主繁殖代数过多。

(3)蜂量与寄主卵量的比例不当,造成过度拥挤、营养物不足等。

(4)繁蜂中忽视选优去劣工作。

针对上述蜂种退化的原因,在繁蜂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蜂种复壮,防止退化。这就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变温锻炼。在接蜂后2~3天,将蜂卡放到室外通风背光处接受自然条件的锻炼。

(2)定期更新。每年秋季9~10月,到放蜂地多点回收已有过冬准备的自然蜂种。

(3)室内连续繁蜂不要超过15~20代。

(4)选用优质的中间寄主。

(5)要不断选优汰劣,选用优良的赤眼蜂种型和健壮的雌蜂作蜂种。

可优先选育本地蜂种。要从防治害虫中采集寄生于该种害虫卵内的蜂种,加以选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