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捕食性天敌昆虫,我们最熟悉的有七星瓢虫、草蛉、螳螂等。其实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如蜻蜓目、螳螂目、脉翅目等均为捕食性种类,在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中的某些类群或某些科中大部分为捕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以寄主的卵、幼虫或若虫、蛹、成虫为食,捕食性昆虫按其猎食的方式又分为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如瓢虫、螳螂等能简单地咀嚼和吞食猎物,他们的个体较寄主昆虫大;猎蝽、蚜狮等吸取猎物的体液,通常它们能释放毒素,使猎物很快的失去反抗能力。
不同种类的捕食性昆虫的猎物范围不同(表13-1),有的食性较广,可捕食多种害虫,有的捕食范围较窄,也有个别种类属于单食性的,如澳洲瓢虫,其雌虫产卵于一个雌蚧成虫或其卵块上,孵化出的幼虫即可在此完成发育。
(一)中华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中华大刀螂属螳螂目,螳螂科。除中华大刀螂外,我国还有南大刀螂、北大刀螂、广斧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都是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表13-1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主要类群及其猎物
1.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74~90mm,大形,暗褐色或绿色。头三角形,复眼大而突出。前胸背板前端略宽,前端两侧具有明显的齿列,后端齿列不明显;前半部中纵沟两侧排列有许多小颗粒,后半部中隆起线两侧的小颗粒不明显。雌虫腹部较宽。前翅前缘区较宽,草绿色,革质。后翅略超过前翅的末端,黑褐色,前缘区为紫红色,全翅布有透明斑纹。足细长,前足基节长度超过前胸背板后半部的2/3,基节下部外缘有16根以上的短齿列,前足腿节下部外缘有刺4根,等长;下部内缘有刺15~17根,中央有刺4根。
(2)卵鞘及卵,卵鞘楔形,沙土色到暗沙土色,由许多卵室组成。卵粒金黄色,长椭圆形,一端稍宽。
(3)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5~6龄开始长出翅芽。1龄若虫体长8~12mm,2龄13~15mm,3龄16~20mm,4龄21~26mm,5龄31~36mm,6龄41~56mm,7龄54~61mm。
2.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卵鞘在树枝、灌木枝条、篱笆和墙壁等处越冬。在北京地区于第二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孵化,孵化盛期在6月上旬。若虫出鞘时,腹部末端带着一根细丝,悬挂着下垂的虫体,几分钟后,四肢伸展,向四周爬动,寻找猎物。雄虫一般为7龄,雌虫8龄。8月上中旬开始出现成虫,8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9月上旬为羽化末期。成虫于9月上旬开始产卵,9月中旬为产卵盛期,9月下旬成虫开始死亡。成虫羽化后,约经半个月开始交尾。雌雄虫一生可交尾多次,7~33天开始产卵。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黏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5龄前的若虫活动比较敏捷,喜欢栖息在杂草或灌木上,也有栖息在树上的。随着龄期的增长,在地上杂草较少时,则大量转移到树上。喜荫怕热,一般在早晚活动取食,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常栖息在树冠阴凉处或杂草丛中。秋季气温降低时,早晚多栖息在向阳的树叶上。
中华大刀螂在北京的捕食期长达4~5个月,可捕食各种园林植物害虫如:松毛虫、杨扇舟蛾、杨毒蛾、槐尺蛾、榆毒蛾、柏毒蛾、豆天蛾、大青叶蝉、松大蚜、桃蚜以及蝗虫、蝇类等,据报道一只7~8龄若虫平均每天可捕食3龄油松毛虫4~5条,或捕食3龄杨扇舟蛾10~15条。除幼虫外,还可捕食各种鳞翅目成虫。
螳螂的应用可采取助迁的方式。在螳螂卵鞘较多的地方或人工繁殖昆虫区(如柞蚕养区)收集卵块,在若虫孵化前放入害虫密度较高的地方,既可避免螳螂密度高时的互相残杀,又可起到抑制害虫的作用。
(二)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分布于我国20余个省。瓢虫科除七星瓢虫外,还有异色瓢虫、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隐斑瓢虫等天敌昆虫。自从澳洲瓢虫从大洋洲引进美国加州防治吹绵蚧获得成功以来,已有20余种瓢虫被引进后取得成功。瓢虫是在生物防治上引起许多国家重视的捕食性昆虫天敌类群,我国20世纪70年代在黄河下游已开始用助迁法防治棉花和小麦蚜虫,90年代开始人工繁殖,并用于生产。
1.形态特征(彩图13-1)
(1)成虫,体长5.7~7.0mm,呈半球形。头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每一鞘翅上有3个黑斑,加上两个翅鞘上的小盾斑组成的1个黑斑,共7个,故名“七星瓢虫”。在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小三角形白斑。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上各有1个近于四边形淡黄色斑。雌虫第6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雄虫第6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
(2)卵,长1.26mm,橙黄色,长卵形,两端较尖。每块卵有20~40粒。
(3)幼虫,共4龄,末龄幼虫体长11mm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1节和第4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
(4)蛹,体长7mm,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2.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世代数因地区不同而异。河南、山东每年发生5~8代,以成虫在土块下、根茎间缝隙内、枯枝落叶间、树洞内、石块下、棚屋内越冬。在黄河流域越冬成虫一般于翌年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3月大量产卵,4月中旬第1代成虫出现,5月中下旬为成虫盛发期。该虫在4~5月和10~11月对蚜虫控制作用强。七星瓢虫成虫寿命长,平均77天,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棉铃虫等幼虫和卵。七星瓢虫1头雌虫可产卵567~4475粒,成虫日食蚜量平均105~150头;在此期间若田间瓢蚜比在1∶200以内,一般不需要进行化学防治,七星瓢虫在1周左右即可控制蚜虫的为害。
七星瓢虫取食量大小与气温和猎物密度有关。以捕食蚜虫为例,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随密度上升而呈指数增长;在密度较高时,捕食量则接近极限水平。气温较高时,影响七星瓢虫和猎物的活动能力,捕食率提高。七星瓢虫是著名的害虫天敌,在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万头蚜虫。七星瓢虫常见于农田、森林、园林、果园等处,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等害虫,可大大降低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越冬时常出现群聚现象,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助迁防治蚜虫等。
七星瓢虫有较强的自卫能力,当遇到其他敌害侵袭时,它的足关节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当遇到强敌时立即坠落于地,把3对足缩于胸部,装死。
3.常见瓢虫成虫主要识别特征(表13-2)
表13-2 常见瓢虫成虫主要识别特征
(www.xing528.com)
(三)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
中华草蛉属脉翅目草蛉科,草蛉科除中华草蛉外,还有大草蛉、丽草蛉、晋草蛉等天敌昆虫。
1.形态特征(彩图13-2)
(1)成虫,体长9~10mm,展翅30~31mm,体黄绿色。胸部和腹部背面两侧淡绿色,中央有黄色纵带。翅窄长,端部较尖,翅痣黄白色,翅脉黄绿色,但前缘横脉的下端和径横脉的基部均为黑色,翅基部的横脉和两组阶脉也多为黑色,脉上有黑色短毛。足黄绿色,跗节黄褐色。
(2)卵,椭圆形,长0.3~0.5mm,初产时绿色,近孵化时褐色,卵柄白色,长3~4mm。单粒散产于植物上,多在叶背。
(3)幼虫,纺锤形。初孵时胸部浅红色,腹部前4节红褐色,后6节黄色,以后变成红棕色。头部有两个“v”形黑纹,前胸背板有“W”形黑纹;二龄体灰绿色,背线细,两侧有褐色带,头部有倒“八”形纹,前胸背板上有“H”形黑色斑纹;三龄体黄绿色,背面和气门上线红褐色。头部有褐色倒“八”形纹。
(4)蛹,裸蛹,形似成虫。
(5)茧,白色,长3~4mm,表面光滑。
2.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山东泰安市一年发生4代,河南民权县5~6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的杂草和枯叶内越冬,越冬时体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再变为褐色,最后变为土黄色。体色由绿变黄为越冬的标志。当气温达到19℃以上,并有阳光,成虫就可活动,但不能产卵。雌虫自交配后可连续产卵,产卵量的多少与食物、寿命和光照都有一定的关系。卵为单粒散产,日产卵量在20~30粒之间,一头雌虫平均在700~800粒左右。未交配的雌虫亦可产少量的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始终保持绿色,不能孵化。
中华草蛉对产卵场所有一定选择性,一般把卵产在蚜虫比较多的地方,这可保证幼虫孵化后能够得到充足的食料,对种群的延续是有积极意义的。幼虫行动敏捷,食量大,性凶猛,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幼虫捕食各种蚜、蚧、螨以及鳞翅目害虫卵和幼虫,捕食时用口器钳住猎物并刺入体内注入消化液,然后吸取猎物体液为食。中华草蛉成虫对蚜虫控制作用不大,对叶螨和鳞翅目害虫的卵有一定的作用。
国内外对草蛉的人工繁殖利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在防治棉铃虫、温室白粉虱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草蛉类常见种类识别(表13-3)
表13-3 常见草蛉主要识别特征
(四)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
食蚜蝇属双翅目食蚜蝇科,是重要的天敌种类群之一,主要捕食棉蚜、桃蚜、苹果黄蚜、烟蚜、麦蚜、菜蚜等。食蚜蝇科除黑带食蚜蝇,还有大灰食蚜蝇、月斑鼓额食蚜蝇、四条小食蚜蝇等。
1.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体长8~11mm,棕黄色。雌虫头黑色,被黑色短毛,额天中有一黑色纵带,前粗后细;雄虫头部黑色,覆黄粉,被棕黄毛,头顶呈狭长三角形。胸部背面铜黑色有光泽,有4条亮黑色纵纹,内侧一对短狭,外侧一对宽长,小盾片黄色。腹部大部分棕黄至橙黄色。第二节中部有“⊥”形纹,第三、四节后缘各有一“人”形纹,各节中央均有一细黑横纹。
(2)卵,白色,长椭圆形,长0.94mm,表面具有1条密而短的白色纵纹,条纹显著隆起。
(3)幼虫,初期体淡黄绿色,后半部背中可见到体内有黑纹1条,两侧有黄白线纹。5天后体淡黄白色,背中线处有两条较宽的白色纵带。老熟幼虫体长9mm,淡灰黄色,后端杂有白色或黑色斑块。
(4)蛹,蛹壳长6.50mm,水瓢状,末端较粗长,淡土黄色,背面条纹变化大。
2.生活习性
在山东4月中旬出现成虫,4月中下旬于蚜虫的早春寄主植物上产卵繁殖,5月上中旬分别迁入桃、李、玫瑰、月季等上捕食蚜虫。5月发生数量最多,6月以后逐渐减少。黑带食蚜蝇幼虫食量较大,平均一头幼虫每天捕食蚜虫120头,一生可捕食1000余头。雌雄成虫在飞行中进行交配,交配时间极短,约1秒钟。交配后雌虫将卵散产于蚜虫聚集的叶片上,一般叶背较多。未交配的雌虫所产的卵不能孵化,30℃时卵很少孵化,幼虫和蛹均不能发育,故27℃左右可视为最高适温界线。因此夏季高温季节,以蛹态进行越夏。
3.食蚜蝇类常见种类识别(表13-4)
表13-4 常见食蚜蝇主要识别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