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之蚧壳虫种类、天敌及保护措施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之蚧壳虫种类、天敌及保护措施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蚧壳虫为同翅目,蚧总科。园林植物上蚧壳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硕蚧科的草履蚧、吹绵蚧、日本松干蚧,蚧科的朝鲜球坚蚧,蜡蚧科的日本龟蜡蚧、伪角蜡蚧,粉蚧科的康氏粉蚧、橘棘粉蚧,盾蚧科的矢尖盾蚧、桑白蚧、红圆蚧、梨圆盾蚧、黑点盾蚧等。草履蚧的天敌有黑缘红瓢虫、红环瓢虫、大红瓢虫等,对草履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注意保护。日本龟蜡蚧天敌种类很多,有多种瓢虫、寄生蜂等。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之蚧壳虫种类、天敌及保护措施

蚧壳虫为同翅目,蚧总科。园林植物上蚧壳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硕蚧科的草履蚧、吹绵蚧、日本松干蚧,蚧科的朝鲜球坚蚧,蜡蚧科的日本龟蜡蚧、伪角蜡蚧,粉蚧科的康氏粉蚧、橘棘粉蚧,盾蚧科的矢尖盾蚧、桑白蚧、红圆蚧、梨圆盾蚧、黑点盾蚧等。

(一)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1.分布与为害

各地均有分布。成、若虫为害白蜡、法国梧桐、杨、柳、刺槐、悬铃木、泡桐、柑橘无花果月季广玉兰、柿、核桃、梨、桃、苹果猕猴桃、板栗、花椒烟草等30余种植物。早春若虫上树,密集于细枝嫩芽,刺吸为害,致芽枯萎,树势衰弱,有的甚至整株死亡。

2.形态特征(图12-28)

图12-28 草履蚧

1—雄成虫(仿周尧);2—雌成虫(仿张翔)

(1)成虫,雌成虫体长8~10mm,扁平,椭圆形。无翅,浅灰褐色,被有白色蜡质粉。腹部有横皱褶和纵沟,似草鞋状。雄虫体长5~6mm,紫红色,头胸淡黑色至深红色。前翅蓝紫色,后翅为平衡棒。

(2)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近孵化时呈褐色,包袱于白色绵状卵囊中。

(3)若虫,外形似雌成虫,但个体小,色泽深(彩图12-13)。

(4)雄蛹,圆筒形,褐色,外被白色绵状物。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在卵囊内于土中、草堆下、砖石缝中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卵囊中或其附近活动,一般年份3月上旬天气稍暖即开始出土爬到树上,沿树干成群爬到幼枝嫩芽上吸食汁液,若天气寒冷,傍晚下树钻入土逢等处潜伏,也有的藏于树皮裂缝中,次日中午前后温度高时再上树活动取食。出蜇期30天左右,低龄若虫为害期15天左右,大龄若虫多在2年生枝上吸食汁液。雄若虫蜕皮2次,4月下旬在树皮裂缝中分泌白色蜡毛化蛹,雌虫交尾后,5月上旬羽化成虫;雌若虫蜕皮3次变为成虫,5月中旬开始下树,钻入树干基部附近5~7cm深的土中分泌出绵状囊并产卵于卵囊中,每雌成虫产卵100粒,产卵后雌成虫干缩死亡,以卵越夏越冬。

4.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结合秋施基肥、翻树盘管理措施,收集树干周围土壤中的卵囊集中烧毁。

(2)人工防治。根据早春若虫上树的特性,在树干基部涂宽约30cm的黏虫胶环阻杀上树若虫。黏虫胶可用废机油柴油蓖麻油1.0kg,加热后放入0.5kg松香料拌制而成。5月中旬雌成虫下树产卵前,在树干基部周围挖半径50cm,深20~30cm的浅坑,放置树叶、杂草,诱集成虫产卵。

(3)生物防治。草履蚧的天敌有黑缘红瓢虫、红环瓢虫、大红瓢虫等,对草履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注意保护。一方面喷药时避免喷洒菊酯类、有机磷等广谱性杀虫剂;另一方面秋冬时树冠下可留适量的杂草,为瓢虫提供安全的越冬场所。

(4)化学防治。在若虫出土前,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在根际周围的土面,杀死初孵若虫;在若虫上树为害初期,每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2~3次,消灭树上若虫。常用的药剂95%柴油乳油50~6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等。

(二)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1.分布与为害

日本龟蜡蚧又名日本蜡蚧、枣龟蜡蚧。分布较广。寄主植物有白玉菊花杜鹃、月季、含笑、木瓜月桂、无花果、悬铃木、苹果、柿、柑橘、石榴枇杷、李、梅、杏、梨、桃、茶、冬青等。日本龟蜡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

2.形态特征(图12-29)

(1)成虫,雌成虫体长约3~4mm,呈椭圆形。前期虫体膜质,略隆起,后期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隆起似半球形,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雄成虫体长1~1.4mm,淡红至紫红色,触角丝状。翅l对,膜质半透明,具2条明显的脉纹(彩图12-14)。

(2)卵,椭圆形,长0.2~0.3mm,初淡橙黄,后紫红色。

(3)若虫,初孵体长0.4mm左右,椭圆形扁平,淡红褐色,触角和足发达,灰白色,腹末有1对长毛。固定1天后开始分泌蜡丝,1~2龄蜡壳同雄蜡壳,周边有12~15个蜡角。后期蜡壳加厚雌雄形态分化,雄蜡壳长椭圆形,为星芒状;3龄雌若虫蜡壳同雌蜡壳。

图12-29 日本龟蜡蚧

1—雌成虫蜡壳;2—雄成虫蜡壳;3—若虫蜡壳;4—雄成虫;5—被害状
(仿胡兴平等)

(4)雄蛹,梭形,长1.2mm左右,棕色,翅芽色稍淡。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l代。以受精雌成虫在1~2年生枝上越冬。来年3月下旬越冬雌虫开始发育,4月中旬迅速增大,5月底或6月初开始在腹下产卵,6月上中旬达产卵盛期。6月中旬至7月底孵化为若虫,整个孵化期40天左右。初孵幼虫沿枝条爬行到叶片正面中、侧脉两旁固定取食,1~2天后体背分泌出2列白色蜡点,3~4天胸、腹形成2块背蜡版,后逐渐延伸结为1块,同时体缘分泌出13个三角形蜡芒,经12~15天即形成1个完整的星芒状蜡壳。7月下旬至8月初,雌雄开始分化。雄性蜡壳仅增大加厚,雌性则分泌新蜡,形成龟甲状蜡壳。8月中旬至9月下旬雄虫化蛹,蛹期15~20天。雌虫在叶上为害至8月上中旬,到9月下旬陆续蜕皮为成虫,迁回到枝条上固定刺吸,交尾后为害至11月越冬。日本龟蜡蚧主要分布于树冠的中下部。

日本龟蜡蚧天敌种类很多,有多种瓢虫、寄生蜂等。

4.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整枝修剪,剪除带虫枝条。

(2)保护天敌。在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敌活动期或天敌数量较多时,应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洒,或根施内吸性的杀虫剂涕灭威、克百威颗粒剂,但果树及茶树上严禁使用。

(3)化学防治。早春喷施5%机油乳油50~60倍液,石硫合剂3~5波美度;在各代若虫盛发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000~3000倍液。

(三)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www.xing528.com)

1.分布与为害

康氏粉蚧又名梨粉蚧、桑粉蚧。国内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省。食性很杂,主要为害葡萄、苹果、梨、桃、杏、李、樱桃山楂、石榴、栗、核桃、梅、枣等多种果树,桑、杨、柳、榆等树木人参西洋参、铁线莲等药材。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的幼芽、嫩枝、叶片、果实和根部的汁液。嫩枝被害后,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叶面、果面霉污降低果品质量(彩图12-15)。

2.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体长3~5mm,扁平,椭圆形。淡粉红色,表面被有白色蜡粉,体缘具有17对白色蜡丝,蜡丝基部粗端部渐细,体后端最末1对蜡丝特长,几乎与体长相等。雄成虫体长约1.1mm,体紫褐色。前翅发达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2)卵,椭圆形,长约0.3~0.43mm,浅橙黄色。数十粒集中成块,外覆白色蜡粉,形成白絮状卵囊。

(3)若虫,淡黄色,形似雌成虫。雌若虫3龄,雄若虫2龄。(4)雄蛹,浅紫色,裸蛹。

(5)茧,体长2~2.5mm,长椭圆形,白色絮状。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树干、枝条粗皮缝隙或石缝土块中越冬。翌春果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食害寄主植物幼嫩部分。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2代为7月中下旬。第3代若虫发生在8月下旬。雌雄虫交尾后,雌成虫爬到枝干粗皮裂缝内或果实萼洼、梗洼等处产卵,有的将卵产在土内。产卵时,雌成虫分泌大量似棉絮状蜡质卵囊,卵即产在囊内。每一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

4.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春季细致刮皮,或用硬毛刷子刷除越冬卵,集中深埋或烧毁。

(2)化学防治。参照日本龟蜡蚧。

(四)矢尖盾蚧Unaspis yanonensis(Kuwana)

1.分布与为害

矢尖盾蚧又名矢尖蚧、箭头蚧等。国内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地区以及河北、山西、云南、四川等省份。主要为害柚、橙、柑橘、柠檬金橘连翘、山茶、茶、白蜡树、番石榴等植物。在北方温室内为害多年生木本观赏植物,如桂花九里香芍药等。矢尖盾蚧主要寄生于枝梢、叶片及果实,被害处四周变成黄绿色,严重时叶片卷缩焦枯,枝条枯死,甚至导致植株死亡,果实不易着色,果小味酸,影响果品质量和产量。

2.形态特征

(1)成虫,雌虫介壳体长约3.5mm,长形。黄褐至棕褐色,边缘灰白色。介壳背面中央有一条明显的纵脊,介壳质地较硬、略弯曲,形似箭头,故名矢尖蚧。雌虫体长约2.5mm,橙黄色。雄虫介壳狭长形,由粉白色蜡质絮状物组成,背部有3条纵脊,两侧平行。雄成虫体长约0.5mm,具发达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2)卵,椭圆形,长0.2mm,橙黄色。

(3)若虫,雌虫3龄,雄虫2龄。初孵若虫橙黄色,2龄淡黄色,触角及足发达,眼紫红色,2龄后触角及足消失。

(4)蛹,长形,橙黄色,眼深紫褐色。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2~4代,主要以雌成虫越冬。年发生3代地区,翌年4月间,当月平均温达19℃以上时,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卵产于母体下。第1~3代若虫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初孵若虫爬出母壳分散转移到枝、叶、果上,经1~2h后即固着刺吸汁液,体渐缩短,次日开始分泌棉絮状蜡粉,2龄触角和足消失,于蜕皮壳下继续生长并分泌介壳,再蜕皮变为雌成虫;雄若虫1龄后即分泌棉絮状蜡质介壳,常喜群集于叶背寄生。成虫产卵期长,可达40余天,卵期短,仅1~3h,若虫期夏季30~35天,秋季50余天。单雌卵量70~300粒,第3代最多,1代次之。

天敌有日本方头甲、红点唇瓢虫、蚜小蜂等。

4.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剪除蚧虫发生严重枝,集中烧毁;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2)生物防治。矢尖盾蚧寄生性天敌有纹花翅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捕食性天敌有晋草蛉、细缘唇瓢虫、红点唇瓢虫等。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保护,同时应为天敌创造栖息环境,增加适宜的转换寄主植物,以供天敌取食和喷药时转迁,在喷药杀伤害虫的同时避免杀伤天敌。

(3)化学防治。各代蚧虫为害期的药剂防治以若虫分散转移期施药最佳,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最弱。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600~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秋冬季喷16~18倍的松脂合剂或20~50倍的机油乳剂。

(五)其他蚧类

1.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

(1)为害特点。主要为害梅花樱花、红叶李、贴梗海棠等多种蔷薇科花木。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树干和枝条上刺吸寄主汁液,严重时枝条上雌蚧壳累累,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枝条枯死。

(2)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定在寄主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雌雄交配,受精雌虫体逐渐膨大呈球形。5月上旬开始产卵于母体下,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初孵若虫从母体下爬出,爬行1~2天后固着在枝干上,两侧开始分泌白色丝状蜡质物,6月中旬后蜡丝逐渐溶化成白色蜡层,越冬前脱皮1次,10月以2龄若虫在蜡堆中进入越冬状态。

2.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

(1)为害特点。主要为害枇杷、柑橘、佛手、柿、贴梗海棠、月季、米兰扶桑牡丹等。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嫩枝、芽、叶片上吸食汁液,排泄蜜露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2)发生规律。华东、中南地区年发生2~3代。越冬代3月开始产卵,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若虫盛发期,成虫7月中旬最多。第二代发生于7~8月,3代为9~11月,多以2代若虫越冬。初龄若虫在叶背主脉两侧定居,2龄后转移到枝干群集为害,雌成虫定居后不再移动,成熟后产卵于卵囊内,产卵量可达2000粒;雄虫少,多营孤雌生殖,但越冬代雄虫较多,常在树缝隙、叶背及土中结茧化蛹。

3.桑白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

(1)为害特点。桑白蚧又称桑盾蚧、桃白蚧,是桃、梨、梅、葡萄、樱桃、槐树、枫、银杏等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以群集固定为害为主,以其口针插入新皮,吸食树体汁液。介壳形成后,枝干上介壳密布重叠,枝条灰白,凹凸不平。被害树树势严重下降,枝芽发育不良,甚至引起枝条或全株死亡。

(2)发生规律。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北方2代,山东、江苏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桃树等寄主的枝干上越冬。翌年春天,树液开始流动时,越冬成虫开始取食为害,虫体迅速膨大并产卵,卵产于雌介壳下,每头雌虫可产卵数百粒。初孵若蚧先在壳下停留数小时,后逐渐爬出分散活动,1~2天后固定在枝干上为害。5~7天后开始分泌灰白色或白色蜡质,覆盖体表并形成介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