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又称腻虫或蜜虫,为同翅目,蚜总科。目前为害园林观赏植物的蚜虫种类约40种。蚜虫以成、若蚜群集于植物的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生长点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蜜露,可诱发煤污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蚜虫又是植物病毒病的传播者。
生产上常见的种类有蚜科的桃蚜、棉蚜、月季长管蚜、莲缢管蚜、菊姬长管蚜、苹果黄蚜、棉蚜等。
(一)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
1.分布与为害
桃蚜又名烟蚜、桃赤蚜等。全国性分布。桃蚜是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约300种。主要有梨、桃、李、梅、樱桃、月季、蜀葵、香石竹、仙客来及一二年生草本花卉、蔬菜等(彩图12-9)。
2.形态特征(图12-20)
图12-20 桃蚜
(1)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5mm,体色有黄绿色、洋红色两种。额瘤极显著,触角6节较短;腹管细长,淡黑色,尾片圆锥形,黑褐色。
(2)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头、胸部黑色,额瘤明显,向内倾斜。腹部浅绿色,有黑褐色斑纹。翅无色透明,翅痣灰黄或青黄色。
(3)有翅雄蚜,体长1.3~1.9mm,体色深绿、灰黄、暗红或红褐。头胸部黑色。
(4)若蚜,体小,似无翅胎生雌蚜,浅红色,具翅芽。
(5)卵,椭圆形,初为黄绿色,后变黑色,有光泽。
3.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1年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1年发生20~30代。生活史复杂,部分为全周期型,即迁移型;部分为半周期型,即留守型。
全周期型的桃蚜,以卵在越冬寄主植物梨、桃、李、梅、樱桃等果树的枝条、芽腋间越冬。春季气温达6℃以上开始活动,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于4月底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露地蔬菜、花木等侨居寄主上繁殖为害,直至10月中旬,天气较冷,寄主植株衰老,营养条件变差,便产生有翅性母蚜,迁飞到越冬寄主上,生出无翅卵生雌蚜和有翅雄蚜,雌雄交配后,在越冬寄主植物上产卵越冬。
半周期型的桃蚜,以孤雌生殖来完成年生活史,北方以卵或胎生雌蚜在菜窖内越冬或继续在保护地内的蔬菜上繁殖为害;南方可终年繁殖,无明显越冬现象。
桃蚜靠有翅蚜迁飞向远距离扩散。1年内有翅蚜迁飞3次。第一次是早春桃蚜从越冬寄主向侨居寄主上的迁飞;第二次是在侨居寄主作物内或侨居寄主作物之间的迁飞;第三次是桃蚜从侨居寄主向越冬寄主上的迁飞。
桃蚜在不同年份发生量不同,主要受雨量、气温等气候因子所影响。当温度高于28℃或低于6℃,相对湿度低于40%,不利于桃蚜的繁殖;夏季高温及大雨对蚜虫的发生有抑制作用。蚜虫对黄色有趋光性,对银灰色有负趋光性。
桃蚜的天敌种类很多,有瓢虫、食蚜蝇、草蛉等捕食性天敌,以及烟蚜茧蜂、菜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播种前清洁育苗场地,铲除杂草及各种残株;定植前将田园周围的杂草、残株落叶一并焚烧。
(2)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蚜,消灭有翅蚜虫;或采用银膜避蚜,减少蚜虫的直接为害与传播病毒。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杀虫剂如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0.5%苦参碱水剂500~600倍液等。
(4)化学防治。在寄主植物休眠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桃蚜为害期可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等。盆栽植物可根施15%涕灭威颗粒剂2~4g,施药后覆土浇水。
(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1.分布与为害
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全国均有分布。寄主植物近300种。为害的园林植物有扶桑、木槿、蜀葵、一串红、倒挂金钟、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李、夹竹桃、兰花、梅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鸡冠花、玫瑰等。成、若虫群集在嫩梢、花蕾、花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影响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降低了观赏价值。
2.形态特征(图12-21)
(1)干母,体长1.6mm,茶褐色,无翅,触角5节。(www.xing528.com)
图12-21 棉蚜
1—有翅胎生雌蚜;2—无翅胎生雌蚜
(仿上海市园林学校)
(2)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mm,体色春秋季为墨绿色,夏季为有黄绿色。体背有斑纹,腹管、尾片均为黑色。
(3)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mm,体黄色、浅绿至深绿色。前胸背板黑色。
(4)若蚜,4龄。无翅若蚜,夏季黄色至黄绿色,春秋季蓝灰色,复眼红色。有翅若蚜夏季淡黄色,春秋季灰黄色,第3龄出现翅蚜。
3.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1年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20~30代。由于棉蚜无滞育现象,只要条件适宜可终年繁殖为害。在北方地区,以卵在木槿、花椒、石榴等木本植物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4月卵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间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移到棉叶、菊花、扶桑、茉莉、瓜叶菊、兰花等夏季寄主上为害,并继续孤雌生殖。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从夏寄主迁移到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
4.防治方法
参照桃蚜。
(三)月季长管蚜Macrosiphum rosivorum Zhang
1.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主要为害月季、蔷薇、十姐妹等蔷薇属植物。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寄主植物的新梢、嫩叶、花梗和花蕾上刺吸为害(彩图12-10)。植物受害后,枝梢生长缓慢,花蕾和幼叶不易伸展,花朵变小,而且诱发煤污病,使枝叶变黑,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
2.形态特征
(1)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4.2mm,长椭圆形。头部浅绿色至土黄色,胸、腹部草绿色有时红色。触角淡色,各节间处灰黑色。腹部第7、8腹节背面及腹面有明显瓦纹,腹管长圆筒形,尾片长圆锥形,表面有小圆形突起构成的横纹;尾片、尾板淡色。
(2)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3.5mm,草绿色,中胸土黄色或暗红色。腹部各节有中斑、侧斑、缘斑,第8节有一大宽横带斑。触角、腹管黑色至深褐色,尾片、尾板及其他附肢灰褐色。
(3)若蚜,初孵出时白绿色,渐变为淡黄绿色。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0~20代,冬季在温室内可继续繁殖为害。在北方以卵在寄主植物的芽间越冬;在南方以成蚜、若蚜在梢上越冬。3月开始为害,4月中旬虫口密度剧增,5~6月间为为害盛期。7~8月高温时期,虫口密度下降。9~10月虫口数量又上升,进入第二个为为害盛期。10月下旬进入越冬期。南方2月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为发生盛期,8月下旬至11月间为第二个盛发期,12月越冬。气候干燥,气温适宜,平均气温在20℃左右,是大发生的有利因素。
4.防治方法
参照桃蚜。
(四)其他蚜虫
1.菊姬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Gillette)
(1)为害特点。为害菊花、滁菊、香叶菊等菊属植物,成、若虫常集中在嫩梢和叶柄为害,秋季菊花开花前,还可群集为害花梗、花蕾,从而影响新叶展开、嫩梢生长及花蕾开花。
(2)发生规律。1年发生10~20代。以无翅蚜在菊花腋芽旁或杂草上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繁殖,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移至新的植株上,4~5月为第一个为害繁殖高峰;9~10月天气转凉为第二个盛发期,12月下旬开始越冬。
(3)防治方法。参照桃蚜,但花期用药可选择具有内吸性的吡虫啉,只对茎叶进行喷雾,避免喷洒到花和蕾上。
2.莲缢管蚜Rhopalosiphum nymphaeae(Linnaeus)
(1)为害特点。为害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也是越冬寄主梅、桃、樱花、李及核果类观赏树木上蚜虫之一。蚜虫在露出水面并贴近水面的幼茎、嫩叶和嫩叶叶柄上繁殖为害,轻者呈黄白斑点,重者叶片皱缩卷曲,茎叶枯黄;也可在花蕾上吸食,造成花蕾萎蔫。
(2)发生规律。1年发生20~25代。以卵在梅、桃、樱花、李等植物上过冬,次年在第一寄主上繁殖4~5代,有翅蚜迁飞至第二寄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上繁殖为害。且可以通过有翅胎生雌蚜在水面或通过浮萍等向外作短距离扩散。10月中下旬迁回到越冬寄主上。
(3)防治方法。荷藕、睡莲等要合理密植,及时清除塘内浮萍;药剂防治参照桃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