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
1.分布与为害
大蓑蛾又名大避债蛾,吊死鬼,大袋蛾,大皮虫等。国内主要分布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寄主植物主要有悬铃木、桂花、紫荆、梅花、月季、蔷薇、石榴、葡萄、樱花、紫薇、冬青等近600种花木。初龄幼虫啃食叶下表皮及叶肉组织,3龄以后蚕食叶片,造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同时还啮食茎秆表皮。
2.形态特征(图12-17)
(1)成虫,雌成虫体长约26mm,纺锤形,肥胖、白色、蛆状,足与翅褪化,腹部第7、8节间有环状黄色绒毛;体壁薄,在外能看见腹内卵粒。雄成虫体长15~20mm,黑褐色,翅展35~44mm,褐色,前翅近外缘一侧有4~5个半透明斑。触角羽毛状(彩图12-7)。
图12-17 大蓑蛾
1—雄成虫;2—雌成虫;3—雌成虫在囊内产卵状;4—幼虫;5—雌蛹;6—雄蛹
(仿蔡平,园林植物昆虫学)
(2)卵,近圆球形,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淡黄棕色,虫囊内卵堆面圆锥形。
(3)幼虫,老熟幼虫雌雄区别明显。雌幼虫黑色,体肥大,体长25~40mm。亚背线、气门线上附近有大型赤褐色色斑,呈深黄相间的斑纹。雄幼虫黄色,体小,体长18~25mm。
(4)蛹,淡褐色至黑褐色。雌蛹纺锤形,平均体长29.7mm;蛹体前端呈屋脊状,尾端具有3根小刺。雄蛹长椭圆形,平均体长17.5mm;尾部顶端有1叉状突起,突起顶端有1下曲的钩刺。
(5)虫囊,纺锤形,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有时附有少数零散的枝梗;老熟雌囊大,饱满,平均长度62.5mm;而雄囊小,较瘦削,平均长度49.9mm。
3.发生规律
大部分地区1年发生l代,少数地区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虫囊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雄成虫羽化后飞向雌虫虫囊,与雌虫交尾;雌成虫羽化后仍在虫囊中,将头部露出囊外,交尾后将卵产在虫囊的蛹壳内,母体干缩死亡。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后爬出虫囊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初孵幼虫先在囊内取食卵壳,3天后爬于枝叶上吐丝下垂,随风扩散于邻近的植株上,啮取植株组织碎片,以丝联结建造虫囊,经3~4小时囊即可造成。除雄成虫外,各虫态都在囊中,虫囊形成后,幼虫始行取食;幼虫取食和活动时,头、胸伸出囊外,负囊而行;虫体长大,虫囊也延长和扩大。幼虫取食多在清晨、傍晚和阴天。以7~9月为为害盛期。幼虫喜光,故树冠外层为害严重。成虫有趋光性。11月幼虫封囊越冬,越冬时幼虫将虫囊口用丝环系在植株的枝条上,少数在干上或叶脉上。
4.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季结合修剪,摘除虫囊。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姬蜂、寄生蝇及致病微生物等。在天敌数量较多时可喷洒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
(4)化学防治。大蓑蛾有袋囊保护幼虫,其耐抗药性强,防治时机应掌握在幼龄期施药,并要求将袋囊喷湿。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2000~3000倍液。
(二)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
1.分布与为害
短额负蝗又名尖头蚱蜢、中华负蝗,属直翅目尖蝗科。国内分布很广,除新疆、内蒙、西藏未见报导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菊花、茉莉、美人蕉、牵牛花、凤仙花、唐菖蒲、金盏菊、鸡冠花、百日菊、扶桑、佛手、月季、蔷薇、黄杨等。成虫和若虫取食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叶片食光,只留叶柄。一般以早晨和傍晚取食为多,尤其在植株密,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为害严重。
2.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约30mm,呈黄绿、浅绿和褐色。头尖,颜面斜度大,与头形成锐角。后足发达为跳跃足。前翅绿色,后翅基部为红色,端部绿色。
(2)卵,乳白色,长椭圆形,略有弯曲。
(3)若虫,共5龄,体似成虫,具有翅芽,俗称为跳蝻。
3.发生规律
华北、东北1年发生1代,华东2代。以卵在土中的卵囊内过冬。翌年5月卵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叶片上,先食叶肉,使叶片呈网状。随着虫龄增长,食量加大。雄成虫在雌虫背上交尾与爬行,故称之为“负蝗”。卵多产在比较平整、土壤松紧度与湿度适中、杂草稀少的凹地,深度平均为2~4cm。卵呈块状,每块卵有10~20粒,卵块外有胶状卵囊包被。7~8月羽化为成虫。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为害期5~10月,11月雌成虫在土层中产卵,以卵越冬。成虫和若虫善于跳跃,上午11∶00以前和下午3∶00~5∶00时取食最强烈。7~8月因天气炎热,大量取食时间在上午10∶00以前和傍晚。
4.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初孵若虫集中为害期、成虫交配期进行网捕。
(2)化学防治。在若虫3龄前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
(三)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
1.分布与为害
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它是一种突发性、多食性的迁飞害虫。分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为害甜菜、豆科植物、枸杞、人参、西洋参、杨、柳、榆等幼树。野生寄主有藜科、苋科及菊科杂草,近年来对草坪为害日趋严重。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www.xing528.com)
2.形态特征(图12-18)
图12-18 草地螟
(1)成虫,体长10~12mm,体黑褐色,有光泽。前翅灰褐色,外缘有淡黄色的条纹,顶角内侧前缘有一不明显的三角形淡黄色小斑,翅中央近前缘有1个长方形白斑。后翅灰褐色,缘毛灰白色。
(2)卵,椭圆形,灰白色,有珍珠光泽。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9~21mm,灰绿色。头部黑色,有白斑。体驱有明显的褐色背线,两侧有黄绿色的线条,腹部每节背面有6个暗色的毛瘤,呈三角形排列。
(4)蛹,体长约17mm,黄色,隐藏于土茧内。
(5)茧,长25~30mm,丝土黏结成袋状,垂直藏于土壤表层。
3.发生规律
年发生代数随分布地区而不同,河北、山东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次年春季化蛹、羽化,越冬代成虫6月盛发。第1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2代幼虫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弱。卵一般产在灰菜、刺蓟等寄生植物茎叶上。初龄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以后转移为害,3龄幼虫出网为害,食叶穿孔留下叶脉和叶柄。4~5龄幼虫为暴食期,取食量约占总量的60%~90%。食料缺乏时也为害禾本科作物。幼虫活泼,受惊扭动后退,吐丝下垂逃遁。大发生时成群迁移数公里。白天取食,夜间和雨天不活动。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春夏季结合田间管理,铲除杂草,特别是藜科杂草,可消灭卵和初孵幼虫。
(2)化学防治。施药时草地螟虫龄小、相对湿度高、气温低时用药量低;反之,则用药量高。因此在2龄幼虫盛期用药效果好,常用的药剂有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等。
(四)蔷薇叶蜂Arge pagana Panzer
1.分布与为害
蔷薇叶蜂又名月季叶蜂、玫瑰三节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于山东、北京、河北、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地。主要为害月季、蔷薇、十姐妹、玫瑰等花卉。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常数十头群集在叶片上,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粗叶脉。雌虫产卵于枝梢的组织内,可使枝梢枯死,影响生长和观赏。
2.形态特征(图12-19)
(1)成虫,体长约7.5mm,头部、胸部、翅和足均为蓝黑色,具金属光泽。腹部黄色。雌虫腹部末端具产卵器,不用时藏匿。
(2)卵,淡黄色,椭圆形,末端稍大。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23mm。头部黄色,其余均为黄绿色至黄褐色。胸部第2节至腹部第8节各有3横列黑褐色毛瘤,每列6个,其余各节有1~2列毛瘤。腹足6对,着生于第2~6及10节上(彩图12-8)。
(4)蛹,头部、胸部褐色,腹部棕黄色。蛹淡黄色。茧椭圆形,丝质,黄白色。
图12-19 蔷薇叶蜂
1—成虫;2—卵;3—幼虫;4—被害状
(仿蔡平,园林植物昆虫学)
3.发生规律
北京年发生2代,山东2~3代,河南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下的土中结茧越冬。来年4~5月羽化成虫。雌成虫产卵时用产卵管在寄主新梢上刺成纵向裂口,在其内产卵30~40粒,产卵痕长2cm左右,呈线状。产卵部分纵向变黑,卵孵化后新梢几乎完全破裂,变黑倒折。初孵幼虫爬到附近叶片上为害,有群集习性。6月为1代幼虫为害期,7月初1代幼虫老熟,入土做茧化蛹。7月中旬1代成虫羽化,8月上旬第2代幼虫开始孵化,8月中下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底以2代幼虫入土做茧越冬。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冬春季节,结合花木抚育,深翻土壤,挖除越冬茧,降低虫口基数。
(2)人工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剪除产卵枝梢;在幼虫低龄群聚为害时,摘除有虫叶片。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捕食性天敌有中华大螳螂、蜘蛛等,寄生性天敌有姬蜂。
(4)化学防治。于幼虫发生盛期可喷施20%甲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