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植物保护:潜叶蛾类特征及防治

园林植物保护:潜叶蛾类特征及防治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潜叶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种类主要有潜叶蛾科的旋纹潜叶蛾、杨白潜叶蛾、柑橘潜叶蛾、国槐潜叶蛾,细蛾科的苹果金纹细蛾、梨潜皮细蛾等。(二)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1.分布与为害金纹细蛾又名金纹小潜叶蛾,俗称苹果细蛾,是一种分布很广、为害日益严重的潜叶害虫。天敌主要以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姬小蜂的数量较多,寄生蜂对其控制作用明显。

园林植物保护:潜叶蛾类特征及防治

潜叶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种类主要有潜叶蛾科的旋纹潜叶蛾、杨白潜叶蛾、柑橘潜叶蛾、国槐潜叶蛾,细蛾科的苹果金纹细蛾、梨潜皮细蛾等。

(一)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alifoliella Zeller

1.分布与为害

旋纹潜叶蛾又名苹果潜叶蛾。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各地。主要为害苹果、沙果、海棠、梨、山楂果树。以幼虫在叶内作螺旋状取食叶肉,只剩下表皮,幼虫排粪于蛀道内,形成近圆形的黑色螺纹状虫斑。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2.形态特征(图12-15)

(1)成虫,体长约3mm,体和前翅银白色,前翅端半部金黄色,前缘及翅端部有7条呈放射状褐色纹。缘毛很长。

(2)卵,扁平椭圆形,初产白色,渐变为黄色、灰色、黑色,上有网状脊纹。

(3)幼虫,老熟时体长4~5mm,乳白色扁平。

(4)蛹,体长3~4mm,淡黄褐色,羽化前变成黑褐色。

3.发生规律

在河北1年发生3代,山东4代,河南4~5代,以幼虫在树皮裂缝、落叶等处结白色梭形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5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为各代幼虫发生盛期。2代后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全年以2代为害最重。10月以后,幼虫开始吐丝下垂,潜伏越冬。

图12-15 旋纹潜中叶蛾

1—成虫;2—幼虫;3—茧;4—被害状
(仿蔡平,园林植物昆虫学

成虫多在10时左右羽化,当天可交尾产卵。成虫中午前后非常活跃,夜晚静伏于叶背不动。雌蛾平均产卵30粒,散产在较老叶片的背面。幼虫孵化时咬破靠叶面的卵壳,直接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开始叶面上可见小米粒大小的新月形虫斑,以后幼虫在叶肉螺旋状串食为害,并排粪于其中,形成大小不一的褐色同心旋纹状虫斑。当幼虫老熟后从虫斑中钻出,非越冬代幼虫多在叶片上作茧化蛹。越冬代幼虫多在主干、主枝裂皮的缝中做茧化蛹。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在秋季幼虫越冬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幼虫化蛹越冬,冬季解下草把集中烧毁。在春季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刮除老翘皮,或用钢丝刷,刷死树干皮缝中越冬蛹,消灭越冬虫源。

(2)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在幼虫发生期,可选用35%硫丹乳油1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

1.分布与为害

金纹细蛾又名金纹小潜叶蛾,俗称苹果细蛾,是一种分布很广、为害日益严重的潜叶害虫。金纹细蛾主要为害苹果树,也可为害梨、沙果、李、海棠、桃、樱桃等果树。幼虫潜伏在叶背面表皮下取食叶肉而使表皮与叶肉分离,被害叶片背面产生黄色斑点,并逐步扩大形成黄豆粒大小、鼓起的椭圆形虫斑,内潜藏1头幼虫,并可透过叶背面表皮看到小堆黑色粪粒,叶正面呈现网眼状、细小、黄白色斑点,为害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早期脱落而影响树势和植株的生长发育。

2.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约2.5mm,头部银白色,复眼黑褐色。前翅狭长、金黄色,前翅端部前后缘各有3条白、褐相间的放射状条纹。后翅灰色、尖细,缘毛很长。(www.xing528.com)

(2)卵,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扁椭圆形,长约0.3mm。

(3)幼虫,扁纺锤形,黄色,老熟幼虫长约6mm。

(4)蛹,长约4mm,黄绿色,头部左右有一对角状突起。

3.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1年发生4~5代,以蛹在受害落叶中越冬。越冬代3月末至4月初羽化成虫;第1代在6月中旬羽化,第2代7月下旬,第3代8月下旬,第4代9月下旬,后期世代不整齐,末代幼虫可为害至11月上中旬,即在叶片虫斑内化蛹越冬。成虫多在早晨、傍晚交尾、产卵,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幼虫孵化后从卵和叶片接触处咬破卵壳,直接蛀入叶内为害,幼虫老熟后在虫斑内化蛹,羽化时蛹壳一半露出虫斑外面。天敌主要以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姬小蜂的数量较多,寄生蜂对其控制作用明显。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早春、秋末彻底清园,集中并烧毁落叶,以消灭越冬蛹;剪除树冠下萌蘖并深埋,既减少越冬代成虫产卵场所,又可消灭萌蘖上的一部分卵。

(2)物理防治。自4月上旬成虫羽化开始,用细蛾性诱芯诱杀雄蛾,视虫口密度一般亩用1~4个诱芯。用细铁丝把诱芯吊在碗口中央,使诱芯与碗口边缘保持垂直,向碗中注清水,水不触及诱芯为宜,然后把碗挂在树内膛枝叶较少处,每天清理碗内死虫并加注清水。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要更换诱芯。

(3)化学防治。在成虫发生盛期及初孵幼虫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

(三)柑橘潜叶蛾Pt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

1.分布与为害

柑橘潜叶蛾又称画图虫、鬼画符、潜叶虫等。全国柑橘产区均有分布,是柑橘苗木、幼年树和成年树嫩梢期的重要害虫。除为害柑橘外,还为害金橘柠檬、二月兰、四季橘等花木。幼虫潜蛀入植株的新梢、嫩叶内,在上下表皮的夹层内形成迂回曲折的虫道,使整个新梢、叶片不能舒展,并易脱落;严重时,可使所有秋梢全部枯黄。不仅影响幼树树冠的成长,也影响幼年树结果和成年树产量,同时幼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有利溃疡病菌的侵入,易诱发柑橘溃疡病的发生;被害卷叶又为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提供越冬场所。

2.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约2mm,体、翅全部白色。前翅梭形,有较长的缘毛,基部有黑色纵纹2条,翅中部具“Y”字形黑条纹,近端部有一明显黑点;后翅针叶形,缘毛极长。

(2)卵,扁圆形,长0.3~0.4mm,白色透明。

(3)幼虫,体扁平,纺锤形,黄绿色。头部尖。足退化。腹部末端尖细,具有1对细长的尾状物。

(4)蛹,体扁平,纺锤形,长约3mm,初为淡黄色,后变深褐色。腹部可见7节,第1~6节两侧各有1瘤状突起,上生1根长刚毛;末节后缘两侧各有1明显肉刺。蛹外有薄茧,茧金黄色。

3.发生规律

1年可发生9~10代,以蛹和幼虫在被害叶上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7~9月是盛发期,为害严重,10月以后发生量减少。成虫大多在清晨羽化,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杂草中,夜晚活动,趋光性强。交尾后第2~3天傍晚产卵,卵多产在嫩叶背面中脉附近,每叶可产数粒。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底面潜入叶表皮下,在内取食叶肉,边取食边前进,逐渐形成弯曲虫道。成熟时在近叶缘处,吐丝结薄茧化蛹,常造成叶片边缘卷起。

潜叶蛾的发生与营养条件有关,苗木和幼龄树,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齐,适合成虫产卵和幼虫为害,常比成年树受害严重;夏季新梢零星抽出,食料丰富,又兼高温干旱,适宜其繁殖,因此夏秋季常为害猖獗。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成虫羽化期和低龄幼虫期是防治适期,防治成虫可在傍晚进行,防治幼虫,宜在晴天午后用药。可喷施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