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虫的主要习性与行为概述

昆虫的主要习性与行为概述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种昆虫个体大量高密度聚集的习性称为群集性。昆虫个体空间分布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的现象称为扩散。昆虫通过携带环境中的物体使其与环境类似而不易被发现的现象称为伪装。昆虫通过听器接收其他个体的发音信号,并做出适当反应的通讯方式称为听觉通讯。

昆虫的主要习性与行为概述

1.活动的昼夜节律

所谓节律就是一定节奏的变化规律。昆虫具有与自然中昼夜变化规律吻合的节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昼夜节律也称为昆虫的生物钟。通常多数昆虫的活动,如飞翔、取食、交配等,甚至孵化、羽化等活动,都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根据昆虫活动时间,可分为白昼活动的日出性或昼出性昆虫;夜间活动的夜出性昆虫;只有在黄昏或黎明等弱光条件下活动弱光性昆虫3种类型。

自然条件下,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因而昆虫的活动节律也具有季节性。光周期、湿度、食物以及性外激素等因素都会对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产生影响。

2.食性与取食行为

(1)食性。食性就是昆虫取食的习性。根据取食对象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根据食物范围可分为多食性、寡食性和单食性。昆虫食性具有遗传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变化。

(2)取食行为。昆虫的取食步骤大致相似。植食性昆虫取食通常经过兴奋、试探与选择、进食、清洁等过程,捕食性昆虫取食通常为兴奋、接近、试探和猛扑、麻醉猎物、进食、抛开猎物、清洁等过程。化学刺激是昆虫择食的主要因素。

3.趋性

趋性,是指对某种刺激具有趋向或背向活动的活动的现象。根据刺激物不同可将趋性分为趋光性、趋热性、趋湿性、趋化性、趋声性等。根据趋向和背向活动,可分为正趋性和负趋性。利用昆虫趋性可以进行标本采集,害虫检疫,害虫和天敌预测预报,诱杀等活动。

4.昆虫的群集、扩散与迁飞

(1)群集性。同种昆虫个体大量高密度聚集的习性称为群集性。昆虫群集方式各异,有些昆虫种类只在某一虫态或某一时间段群集,有些则为终生聚集,前者称为临时性群集,后者称为永久性群集。

(2)扩散。昆虫个体空间分布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动的现象称为扩散。由于取食、求偶、避敌等主动但相对缓慢的扩散称为主动扩散;由于水力、风力或其他生物活动等被动但相对快速,范围广泛的扩散称为被动扩散。

(3)迁飞。某些种类的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发生长距离转移,由一个发生地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对于昆虫群集、扩散及迁飞规律的研究有利于进行农林害虫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具有群集性的很多种类也同时兼有迁飞的习性。

5.拟态、伪装与假死(www.xing528.com)

(1)拟态。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体很像,从而能够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这种现象称为拟态。

拟态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贝氏拟态和缪氏拟态两种。前者对于拟态者有利,而对于被模拟者不利。后者对拟态者和被模拟者都有利。

有些种类的昆虫具有与背景相似的颜色,甚至具有随环境改变颜色的能力,有利于躲避天敌,这种体色称保护色。在具有保护色的同时常连形态也与背景一致。有些种类昆虫如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会模拟能够蛰刺的胡蜂色斑型,这种体色通常称警戒色。保护色和警戒色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类昆虫中。

昆虫的拟态并不一定只发生在两个种类之间,有时多种昆虫之间会构成拟态环。

(2)伪装。昆虫通过携带环境中的物体使其与环境类似而不易被发现的现象称为伪装。通常见于若虫或幼虫中。

(3)假死。昆虫在突然受到刺激时,出现静止不动、身体蜷缩或跌落等类似死亡的状态,短时间内又可恢复的现象称为假死。

6.昆虫的通讯

昆虫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化学物质、行为等方式进行通讯。

(1)化学通讯。通过释放外激素等化学物质进行的通讯方式,在交配、生殖、觅食、聚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视觉通讯。弹尾目、双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中有些种类昆虫由于细菌或自身结构的原因能够发光,昆虫发光对于其防御、寻偶、捕食等具有重要作用。个体间通过直接的视觉刺激进行短距离通讯的方式称为视觉通讯。

(3)昆虫的发音和听觉通讯。多种昆虫能够借助于碰撞、行为以及发音器官和结构发音。昆虫通过听器接收其他个体的发音信号,并做出适当反应的通讯方式称为听觉通讯。

(4)触觉通讯。昆虫必须通过接触才能进行的通讯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