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感觉器官是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刺激产生反应的结构,与神经系统相连接,共同控制和协调昆虫行为。
昆虫的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基本单元,既能单独行使感觉功能,也能集合成为感觉器官,共同行使感觉功能。感受器可分为接受刺激部分和感受刺激部分。接受部分由皮细胞特化而来,感受部分由神经细胞构成。最简单的感受器仅由一个感觉神经细胞构成。常见的感受器类型有毛状感受器、锥状感受器、鳞状感受器、板状感受器、坛状感受器、剑梢感受器。根据接收的刺激性质,昆虫感受器可分为感触器、听觉器、感化器和视觉器等类型(图7-30)。
图7-30 感受器类型
1—毛状感触器;2—锥状感受器;3—板状感受器;4—毛状感受器;5—剑梢感受器;6—鳞状感受器;7—坛状感受器;8—瓮状感受器;9—钟状感受器;10—钟状感触器
(仿彩万志等)
昆虫感受机械刺激(如直接接触、大气压力等)的感受器,称作感触器。感触器在表皮会表现为不同的形态,通常会形成长的外突。常见的感触器类型有毛状感触器和钟状感触器。毛状感触器在表皮的外突一般为刚毛状、刺状和鳞片状。钟状感触器表皮外突为钟状,周围体壁加厚。(www.xing528.com)
听觉器能够对压力改变和空气或水膜振动等刺激产生反应,主要有听觉毛、江氏器和鼓膜听器。听觉毛是一种毛状感受器,结构简单,特化程度低,通常又兼具感触器的功能。江氏器是Johnston于1855年在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触角梗节中发现的一种听觉器,特化程度较高,双翅目的某些种类具有江氏器。鼓膜听器是具有发音能力的昆虫普遍具有的一种听觉器,其着生位置因不同昆虫种类而有所不同。
化学感受器能够感受化学物质刺激,多为毛状、板状或栓状。昆虫的活动,如觅食、求偶、产卵等,都需要化学感受器的参与。根据功能将其分为嗅觉器和味觉器,嗅觉器可以感受挥发性物质分子的刺激并做出反应;味觉器则通过直接接触物质分子后对刺激做出反应。
视觉器能够感受光刺激并引起视觉。视觉器的感觉细胞中含有色素,能够对一定波长的光刺激产生反应。昆虫的视觉器包括单眼和复眼,对光刺激的反应通过单眼柄和视叶完成。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复眼是由数目不等的小眼组成。小眼包括角膜、角膜细胞、晶体和视杆4部分,含有暗色素的细胞包围在小眼周围,使相邻的小眼相互隔离。组成复眼的小眼数目、小眼各部分的结构,根据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而有所不同。昆虫的单眼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背单眼的视觉中心在前脑单眼柄的顶端,可保持神经系统的电活动、提高复眼感光能力,改变肌肉紧张度。侧单眼是多数昆虫幼虫唯一的感光器,其结构与小眼相似。
昆虫属于变温动物,生理活动受环境温度影响。感受温度刺激的感觉器称为温度感觉器,整个体躯都有分布,足和触角上着生比较密集。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昆虫通常具有发达的温度感觉器。
对湿度敏感的昆虫,如蜜蜂等,能借触角上特殊的湿度感受器感受环境湿度的刺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