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枣疯病
1.分布与为害
枣疯病也叫丛枝病,是中国枣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树很少结果,因此又称“公枣树”病,发病后3~4年可造成枣树死亡,严重者甚至毁园。枣疯病在我国枣区均有发生,其中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发病最重。
2.症状
枣疯病主要侵害枣树、酸枣树。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主芽不正常萌发,造成枝叶丛生现象。其症状表现为:
(1)花变叶。花柄加长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成浅绿色小叶,雌蕊转化成小枝。
(2)丛枝。发病枝条的顶芽和腋芽大量发生,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短,叶片小,冬季不宜脱落。
(3)花叶。病树叶片于花后有明显病变,先是叶肉变黄,逐渐整个叶片黄化,边缘上卷,形成耳状叶,后期变硬且脆,暗淡无光。
(4)病果。发病晚的枝条尚能结果,病枝上的枣果大小差异很大,着色不齐、花脸状绿斑、小而狭变为锥形或果面有瘤状突起,有的病果干缩或变黑脱落。
(5)病根。病根变为褐色或深褐色,再变为斑点状溃疡斑,导致烂根。病根常萌发大量丛生小根,当长到30~40cm左右时,停止生长而死亡,剩下的病根也相继死掉。
3.病原
枣疯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LO),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的质粒,无细胞壁,仅以厚度约为10nm的单位膜所包围。类菌原体侵入枣树后,分布在韧皮部的筛管细胞中,其次是伴孢。主要通过筛管孔,随着树体的养分运转而运转。类菌原体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对四环素特别敏感。
4.发病规律
类菌质体可通过嫁接、分根或扦插等方法进行传播。在自然界中,中国拟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等昆虫是传播病原的主要媒介,其中凹缘菱纹叶蝉一旦摄入类菌质体可终身带菌。土壤、种子、汁液及病健根部接触等均不能传病。
枣疯病的病原菌专化性很强,只在寄主活体的筛管和伴胞中生存,在寄主体内的传播与寄主同化物的运输一致,生长季病原菌多在地上部,休眠期病原菌多在地下根部。杂草丛生、树体衰弱、结果过量的枣园易感染发病,综合管理水平较高的枣园,发病率低。潜育期长短和枣树生长势有关,长势强的植株和抽枝生长旺盛季节潜育期就短;反之,潜育期就长。
5.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枣疯病的根本措施,注意发现和利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的酸枣和具有枣仁的大枣品种作砧木。
(2)园林技术措施。①健株育苗,挖取根蘖苗应严格选择,避免从病株上取根蘖苗;嫁接时采用无病的砧木和接穗;②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碱性肥和农家肥,对防治枣疯病有一定作用;③发现病株,必须及早铲除,并将树根刨净,以免传染其他植株。
(3)化学防治。①于发病初期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cm,用高压注射器注入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400m1,对发病轻的病株有一定疗效;②在5月上旬枣树发芽展叶期,中国拟菱纹叶蝉等传病害虫第一代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二)泡桐丛枝病
1.分布与为害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发生极为普遍。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大树感病直接影响生长量,但树龄愈小,对生长的影响愈大。幼苗和幼树病害严重的当年即枯死。
2.症状
丛枝病开始多发生在植株的个别枝条上。典型症状为丛枝型(图6-33),即病枝上的芽大量萌发,抽出许多纤细柔弱的小枝,这些小枝还可重复数次抽出更多更细弱的小枝,其上叶片小而黄,有时皱缩,还有不明显的花叶症状,远观病枝形似鸟巢,落叶后呈扫帚状。丛生的病枝常于冬季枯死。连年发病可导致全株死亡。较老的感病植株除严重者外,常可见到有的病株多年仅在一侧枝条上表现病状,而另一侧则保持健康状态。
有的病株上花器变型,即柱头或花柄变成小枝,小枝上的腋芽又抽出小枝,花瓣变成小叶状,最后花器亦形成簇生小丛枝状。病株的根条有时亦呈丛生状。
3.病原
对泡桐丛枝病的病因,过去曾有过不同的报道,如认为是病毒所致,或生理病害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过对病株枝叶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证明,该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其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00~820nm;无细胞壁,但具有界线明显的3层单位膜,内部具有核糖核蛋白颗粒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核质样纤维。(www.xing528.com)
4.发病规律
植原体在泡桐病株上,大量存在于韧皮部输导组织的筛管内。在病株内植原体主要通过筛板孔移动,而侵染到全株。据观察,植原体在寄主体内运行有秋季随树液流向根部,春季又随树液流向树体上部的规律。现已证明烟草盲蝽(Cyrtopeltis tenuis)和茶翅蝽(Halyomorpho picus)是传播此病害的介体昆虫。带病的种根和苗木的调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图6-33 泡桐丛枝病,示症状
(仿董元)
丛枝病的发生与育苗方式、地势、气候因素及泡桐种类均有一定关系。试验证明,泡桐的种子带病率极低或基本不带病,故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及其幼树发病率很低,而用平茬苗繁殖的泡桐发病率则显著增高。行道树和成片的泡桐发病率通常较高。
不同种和品系的泡桐发病程度有显著差异。一般白花泡桐、川桐和台湾泡桐较抗病,兰考泡桐、楸叶泡桐易感病。
5.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①严格选用无病植株作采种和采根母株;尽可能采用种子繁殖,培育实生苗。采根后,用50℃温水浸种根10~15min可减少幼苗发病;②及时挖除发病严重的幼苗及定植1~2年的幼树,以减少病源。
(2)物理措施。秋季当病害停止发生后,树液向根部回流之前,彻底修除病枝;春季当树液向上回升之前,对病枝进行环状剥皮,能收到较显著的防治效果。环状剥皮的方法是在病枝基部,将韧皮部环状剥除,宽度为环剥部位直径的1/3~1/2,以不愈合为度。
(3)生物防治。可用四环素族的抗菌素注入幼苗或幼树的髓心内,对幼苗注入1~2万单位/ml的四环素15~30ml,即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大树则需在干基部或丛枝基部打洞,将针管插入边材木质部,将药液徐徐注入,用量因树木大小而异。此法对轻病株效果较好,重病株则易复发。
(4)化学防治。适时使用杀虫剂防治传病的介体昆虫,减少传播媒介,控制病害发生。
(三)翠菊黄化病
1.分布与为害
翠菊黄化病又称萎黄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美国、美洲、欧洲及日本等均有发生。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等地也有发生。翠菊黄化病能引起植株萎缩,花小、变色或不形成花蕾,给翠菊的栽培和生产、贸易带来严重的损失。除翠菊外,还为害长春花、金鱼草等多种观赏植物,引起丛枝症。
2.症状
植株感病后,最初沿幼叶叶脉出现黄化,不久全叶变浅黄色,病叶狭窄,向上直立,叶柄细长,叶芽增多,形成丛枝。丛枝上的花朵颜色均有程度不同的减褪,花瓣通常为淡黄绿色,有的花小或不形成花蕾。植株生长弱,能继续传染邻近的植株,病株矮小,萎缩。
3.病原
翠菊黄化病的病原为类菌质体(MLO)。菌体细胞为球形或椭圆形,有时形态变异为蘑菇形或马蹄形,菌体大小为80~800nm,壁厚约8nm。
翠菊黄化类菌质体寄主范围甚广,能为害菊类、金鱼草、长春花、大花美人蕉、美国石竹、四季樱、大岩桐、旱金莲、三色堇、百日草、矮牵牛、半支莲、秋牡丹、雏菊、曼陀罗等100多种植物。
4.发病规律
翠菊黄化病通常在雏菊、天人菊、大车前和春白菊等多年生的植物上存活、越冬。其传播介体主要叶蝉、菟丝子,嫁接也能传播,但种子和土壤不传播。初夏叶蝉从植原体的越冬寄主上取食后获得植原体,再刺吸健康的翠菊后,便将病原物传染到翠菊上。带毒的叶蝉10天后对植物还有传毒作用。翠菊黄化病潜育期的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温度为25℃时,潜育期为8~9天,20℃时潜育期为18天,温度低于10℃时,往往不表现症状。
长春花及金鱼草丛枝病,发生于我国上海、厦门、海南、珠海、深圳、天津、成都、济南等地。表现为叶小、黄化、丛枝、节间缩短、花冠变色等典型植原体病害的症状。严重感病植株逐渐枯萎死亡。
5.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①从健康植株上采种繁殖,选择健康幼苗定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②铲除翠菊四周围的菟丝子及其他杂草,特别是那些带有萎黄、丛枝症状的宿根性杂草。
(2)化学防治。植原体病害的防治尚无有效药剂,应搞好叶蝉的防治工作,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叶蝉传播植原体。常用的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