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茎干真菌病害及其特征与影响

茎干真菌病害及其特征与影响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死亡的病组织上可长出一些黑色小粒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病害发生与树种、树龄有关。一般认为小叶杨、加拿大杨、钻天杨较抗病,青杨类易感病,但对此评价不一。该病为害苗木和幼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小枝受害往往枯死。

茎干真菌病害及其特征与影响

(一)杨树腐烂病

1.分布与为害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以及亚洲很多国家。我国杨树栽培区都有发生,但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是公园、绿地行道树和苗圃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行道树大量枯死。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以上。该病主要为害杨属树种,也能为害柳树、榆、槭、樱、接骨木等。

2.症状

烂皮病主要发生在杨树的树干和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两种症状类型。

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初期出现暗褐色水肿状病斑,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随后失水下陷,有时发生龟裂。病斑边缘明显,呈黑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针头状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雨后或潮湿天气,便自分生孢子器孔口挤出橙黄色或桔红色丝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角。病部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在适宜的条件下,病斑不断扩展,当病部横向扩展围树干一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可枯死。在死亡的病组织上可长出一些黑色小粒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

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小枝上,小枝感病后则迅速枯死,但无明显的溃疡症状,直至枝条皮层裂缝中长出桔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时,方能发现已感病。后期死亡枝上亦可形成黑色小点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图6-26)。

图6-26 杨树腐烂病

1—树干上的症状;2—病菌的子囊壳;3—子囊及子囊孢子;4—分生孢子器;5—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仿董元)

3.病原

病原菌为污黑虎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属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其无性态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Pers.)Fr.],属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病菌的有性态和无性态在寄主皮层中均形成子座。子囊壳多个埋生于子座内,烧瓶状,有一长颈;子囊棍棒状,中部略膨大,无色;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香蕉形,略向一方弯曲,呈双行排列。分生孢子器黑褐色,不规则形,多室,埋生于子座内。

病菌在4~35℃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25℃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最适宜的p H值为4。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萌发的适温均为25~30℃。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在10~15℃、湿度在60%~80%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病斑,老病斑继续扩展。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发展。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病菌先在各种伤口或衰弱部位生活,并逐步对活组织进行侵染。树皮含水量与病害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该病菌可以在枯死的树木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腐生生活。一切不利于杨树生长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条件,管理粗放,其他病虫为害等使树木生长衰弱,都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

此外,杨树苗木移植前假植时间太长,移植时根系受损伤,行道树整枝修剪强度过大,新移植的幼树灌水不及时或受到干旱等,均易诱发病害。

病害发生与树种、树龄有关。一般认为小叶杨、加拿大杨、钻天杨较抗病,青杨类易感病,但对此评价不一。西北地区以银白杨胡杨最抗病,箭杆杨次之。据国外研究表明,植株的贮水能力和抗水分损失力越大,抗病性越强。通常当年移植的幼树和6~8年生幼树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苗木随起随栽,根、干勿失水;栽树坑要达到足够宽度和深度,栽植时先填一层鲜土,以保证苗根底面与土壤紧密接触。填土要踩实,防止悬根影响缓苗和生长;栽后要及时浇水,勿受干旱。壮树、老树要加强以浇水、改土为主的养护管理,促使树木生长正常,可基本控制病害的发生与为害;②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③结合修剪去掉其他枯枝或生长衰弱的植株及枝条,春夏季节随时检查,发现病株、病枝,及时清除。

(2)化学防治。于4月上中旬、7月下旬对新栽生长不正常的树木或原有明显衰弱的树木可进行树干涂白(生石灰5kg、硫磺粉1.5 kg、食盐2 kg、水36 kg),防止病菌侵染发病,或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干或喷干。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涂抹病斑,涂药前若先用小刀将病组织划破或刮除病斑老皮再涂药,可提高防治效果。

(二)杨树溃疡病

1.分布与为害

杨树溃疡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以天津、北京、上海、唐山、石家庄、郑州、西安、太原等市为害严重。该病为害苗木和幼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除杨树外,该病菌还能为害核桃苹果等多种阔叶树(彩图6-15)。

2.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形成近圆形、直径约1cm左右的溃疡斑(图6-27)。小枝受害往往枯死。病斑的形成过程有两种类型。

图6-27 杨树溃疡病

1—树干上的水泡症状;2—病害后期的溃疡斑;3—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4—子囊腔、子囊及子囊孢子
(仿董元)

水泡型:在皮层表面形成一个约1cm大小的圆形小泡,泡内充满淡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遇空气变为黑褐色,并残留在病斑处。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器。水泡型病斑只出现于幼树树干和光皮树种的枝干上。

枯斑型:先是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浸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柔软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

3.病原

杨树溃疡病病原为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属半知菌亚门、小穴壳属。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表皮下,单生或集生在子座内,暗色、球形,后期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梭形,有性态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Tode)Gross et Dugg.],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腔单生或集生在子座内,洋梨形,有乳头状孔口,黑褐色;子囊棍棒状,具双层壁,顶壁略厚;子囊孢子8个,无色,单胞,椭圆形,双行排列;子囊间有拟侧丝。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越冬病斑内产生分生孢子器和成熟的分生孢子,成为当年侵染的主要来源。翌年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7~8月气温增高时病势减缓,8月下旬至9月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此时病菌来源于当年春季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10月以后病害停止。春季气温达10℃以上,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24~28℃时最适宜发病。病菌从伤口或皮孔进入,潜育期约1个月。从发病到形成分生孢子期需要2~3个月,秋季在病斑上形成子囊腔和子囊孢子,潜伏侵染是杨树溃疡病的重要特点。

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及树种、树龄等有密切关系。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或小阵雨后,病害开始发生。月平均气温18~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头年冬季气温高,次年春季发病期提早。反之,发病期延迟。

研究表明,杨树树皮含水量越低,发病率愈高。树皮相对膨胀度达到80%以上时,植株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较强,插条生根及抗病力都较强。在假植、运输、移栽过程中,树皮失水越多,移栽后灌水不及时,往往发病越严重。树势衰弱的植株易发病,生长健壮的发病少。当年在健壮的树上发病的病斑,翌年有些可以自然愈合。

一般光皮树种发病重,粗皮树种发病轻。如青杨、大官杨、北京杨、加青杨等高度感病;黑杨派发病较轻,如沙兰杨、健杨、意大利214杨等较抗病;白杨派的毛白杨新疆杨和银白杨抗病。就树龄而言,以4~12年生苗木和幼树发病多,3年生以下的苗木及15年生以上的大树发病少或不发病。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选育和栽植抗病品种,可有效地预防溃疡病的发生。新疆杨、毛白杨、银白杨、沙兰杨、意大利214杨等较抗病,小叶杨、小美旱杨等易感病;②加强出圃苗木检查,带病苗木应严禁出圃;③加强栽培管理,移栽定植时,最好随起苗随移植;在起苗、假植、运输和定植过程中,应避免伤根和损伤干部皮层;定植后,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苗木成活。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或用吸水剂保持土壤水分,保证成活率,减少发病。

(2)化学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50%代森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抗菌素“402”水剂600~800倍液。秋季喷药防治效果高于春季,应以秋季防治为主,结合春季防治以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三)槐树溃疡病

1.分布与为害

槐树溃疡病又名槐树腐烂病或烂皮病。我国江苏、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合肥、济南、大连等省市都有发生。以北京、天津、合肥、南京发病较重。轻者引起苗木、幼树和大树枝枯,重者苗木整株死亡。该病寄主有槐树和龙爪槐(盘槐)。

2.症状

槐树腐烂病是由两种病原菌引起的,因此其症状表现也不同。

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引起的溃疡病,枝干上最初出现黄褐色水渍状,近圆形的病斑,尔后逐渐发展为梭形斑,其长径为1~2cm。较大的病斑中央略下陷,有酒糟味,呈典型的湿腐状。病斑常可环割主茎,致使上部枝干枯死。约经20天左右,病斑上出现桔红色分生孢子堆。如病斑未环割主干,通常病斑多能于当年愈合。

小穴壳属(Dothiorella)真菌引起的溃疡病,其初期症状与镰孢菌所致相似,但病班颜色较深,边缘为紫黑色,长径可达20cm以上,病斑发展迅速,亦可环割树干。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状的分生孢子器。随后病部逐渐干枯下陷或开裂,呈溃疡斑,但其周围很少产生愈合组织。

上述两种病菌引起的溃疡病,多发生于2~4年生大苗的绿色主茎及大树的1~2年生绿色枝条上。

3.病原

槐树溃疡病的病原菌已知有两种。一种为三隔镰孢菌[Fusarium tricinctum(Corda)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镰孢霉属。菌落圆形,在PDA培养基上产生大量气生菌丝,培养基内有桃红色到紫红色色素。分生孢子两种类型:大孢子镰刀形,2~5个隔膜,多数为3个隔膜,无色;老熟孢子的中部细胞常可形成厚垣孢子。小孢子无色,单生,长卵圆形。在我国尚未见其有性态。

另一种为多主小穴壳菌(Dothiorella ribis Gross et Du),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小穴壳属。子座暗褐色,近圆形,埋生在寄主皮层组织中;分生孢子器球形、椭圆形,单生或数个聚生在子座中,暗色;分生孢子无色,纺锤形。在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为深墨绿色。

4.发病规律

槐树溃疡病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上述两种病原菌终年存在于健康的绿色树皮内,当树皮失水到膨胀度85%以下时,即可引起病害,表现症状。病菌多自皮孔和叶痕侵入寄主,也可从断枝、残桩及修剪伤口、虫伤(如大浮尘子产卵留下的伤口)和死芽等处侵入。潜育期约1个月。病害于3月初开始发生,多主小穴壳菌引起的溃疡病发生稍晚,3月中旬至4月底病害发展迅速且严重,至夏初槐树进入生长旺季,病害逐渐停止发展。多主小穴壳菌型的病斑于当年子实体出现后就不再扩展,但病斑周围却很少产生愈合组织,因此,来年多有复发现象。新移栽的幼树由于移植过程中植株失水而易发病。定植数年后的幼树发病,可能与冬春季干旱有关。试验证明植株失水愈多,发病愈重。植株生长衰弱亦是发病的诱因之一。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加强养护管理,在起苗、假植、运输和定植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苗木失水,尽可能使树皮膨胀度不降至85%以下,便能有效地减少发病。注意灌水,保持树皮含水量以增强抗性。

(2)化学防治。①秋冬早春用含硫磺粉的白涂剂涂树干,防止病菌侵染。及时剪除病枯枝,并用多菌灵等其他药剂保护伤口;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加适量泥土后敷于病部,或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涂枝干均有明显防效;③对为害严重的地区应及时治虫,以防形成大量虫伤。

(四)榆荷兰病

1.分布与为害

榆荷兰病又名榆枯萎病,是20世纪世界四大毁灭性植物病害之一,在欧美各国是榆树发生最普遍和为害最大的病害。榆荷兰病为害多种榆属树种,目前,我国的榆树尚未发现此病。

2.症状

最初树冠上层嫩梢上的叶片突然出现萎蔫,最后褪绿呈红褐色,向内卷缩枯萎而不脱落。同时,嫩枝干枯,并向下蔓延。病害蔓延快时,已枯死树上的叶片仍可保持绿色。病害由嫩枝向大枝扩展,有时仅在数周或数月内全树即枯死。在枯死枝条的横断面靠边沿的几圈年轮上,常可看到黑褐色的斑点,有时斑点相连成环(图6-28)。将病枝皮层剥去,可见木质部上有黑色或棕褐色的纵向条斑。榆荷兰病在一些老龄树上,以及公园、庭院和疏林中的孤立木上,往往成为慢性病类型,因此,感病后常拖延数年后,榆树才逐渐枯死。

3.病原

榆荷兰病的病原菌为榆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ulmi(Buisman)C.Moreau]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长喙壳属。其无性态为榆粘束孢[Graphium ulmi=Pesotum ulmi(Schwartz)Crane&Schoknecht],为半知菌亚门、束梗孢目、粘束孢属。榆长喙壳菌为异宗结合的真菌,只有当两种可亲和的交配型存在时,才能产生子囊壳。子囊壳黑色,烧瓶状,基部球形,颈纤细;子囊卵形,早期溶化为一种胶状物;子囊孢子微弯曲,无色。入冬后,子囊壳主要产生在病树残留在树皮下和小蠹虫的虫道内,但子囊壳不常出现。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基部集生成束,端部常呈轮轴状分枝,孢梗束长1~2mm;分生孢子卵形,无色,单胞,聚生在孢梗束顶部成球状。分生孢子有时可直接从菌丝上形成。分生孢子在培养中能进行酵母菌似的芽殖。

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2个榆长喙壳菌系:一为侵染性菌系,即侵染力强的强毒性菌系;一为非侵染性菌系,即侵染力弱的非强毒性菌系。侵染性菌系又分为北美小种和欧亚小种。自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榆荷兰病的再度流行,被认为是侵染性菌系的北美小种传入欧洲的结果。

图6-28 榆荷兰病

1—病枝剖面;2—带分生孢子团的孢梗束;3—分生孢子梗及顶端的分生孢子团;4—分生孢子;5—放大的分生孢子及酵母状萌芽状态
(仿朱天辉,园林植物病理学)

病原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因菌系而异,侵染性菌系的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3℃;非侵染性菌系的最适温度为30℃,最高温度为35℃。病菌最适p H值为3.4~4.4。

4.发病规律

病原菌的孢子主要通过多种小蠹虫,如大棘胫小蠹、榆波纹胫小蠹和平瘤小蠹等的取食而传播。树根接触传播是该病另一重要的侵染方式,这种传染途径对城市行道树、绿篱等威胁极大。此外,病害还可以随苗木、原木木材及其制品远距离传播。

病菌的孢子只有进入榆树导管内才能引起病害。侵入导管内的孢子随树液流动,迅速扩展到所有当年生的木质部系统中,由于病原菌在其中不断增殖,堵塞了寄主的输导组织,加上病菌分泌的毒素的作用,而造成了树木的枯萎死亡。

病原菌孢子的存活期很长,尤其是在遮荫条件下,如在伐倒木上,孢子的侵染能力可保持2年之久。

榆荷兰病,常常在炎热的天气和干旱时加速发生和发展,小蠹虫的为害也加剧了病害的发展。

不同种的榆树,对榆荷兰病的抗病性有显著的差别。所有的美洲种和欧洲种榆树,都是易感病的,而美洲种榆树比欧洲种榆树更易感病。但是一些亚洲榆,如白榆、椿树、榔榆抗病性较强,我国的大叶榆、小叶榆均属抗病树种。

5.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发现此病,因此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严格地执行对外检疫,防止此病由国外输入境内。

(2)园林技术措施。在病区内清除病树和死树,进行销毁,能明显降低病害的发展速度。

(3)化学防治。对感病的植株可在树干基部或根颈部注入苯来特、多菌灵等内吸杀菌剂,可抑制病害发展。

(五)松烂皮病

1.分布与为害

松烂皮病又名枝枯病、垂枝病、软枝病和枯梢病,属于松林幼林病害。该病在美、英、德等15个国家都有发生,为害20多种松树。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山东、河北、陕西、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区。主要为害赤松、油松红松华山松和云南松等树种。据调查,青岛崂山的部分赤松林被害率为80.5%,黑龙江省1万多亩红松林,被害严重的发病率达80%,部分病树成片枯死。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卧佛寺风景区及西山林场,因该病砍伐油松数万株。松树从苗木、幼树到成年树均可受害,轻者枝条枯死,重者全株死亡。

2.症状

病害发生在2~10年生的枝干上,主要为害皮层部分,1~3月间,当小枝、侧枝或干部发病时,其上的针叶先变为黄绿至灰绿色,逐渐变褐至红褐色,此时罹病枝干与健康枝干间无明显变化。当针叶变为红褐色时,被害枝干则明显表现出因失水而收缩起皱的病状。针叶逐渐脱落,叶痕处稍膨大。病害若发生在小枝上,小枝则呈枯枝状。若侧枝基部的皮部发病,侧枝则枯死下垂,呈弯曲状。主干皮部发病时,开始有轻微的流脂现象,随后流脂加剧,病皮亦逐渐干缩下陷。患病皮层易与木质部分离。4月,由病皮下生出病菌子实体即子囊盘,初为黄褐色,后呈暗褐色,逐渐变大,单生或数个簇生。成熟的子囊盘呈杯状或盘状,雨后张开变大,表面为淡黄褐色,干后收缩变黑并僵化。

3.病原

该病的病原菌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ex Fr.),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薄盘菌属。子囊盘初生表皮下,当表皮破裂后大部分伸出表面而外露。子囊盘杯状或盘状,无柄,直径2~3mm,成熟时可超过5mm。子实层淡黄至淡黄褐色,雨后张开变大,干后收缩皱曲。子囊棍棒状,无色,内含8枚子囊孢子,多为单行排列,双行排列极少;子囊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至淡色;侧丝无色,丝状,顶端略膨大。

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28℃,最适温度为25℃;萌发所需空气湿度为100%;所需p H值为3.6~5.6。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温为15~20℃;所需p H值为2.6~6.8,以4~5最适宜。

铁锈薄盘菌为林木的习居菌,在常态下以腐生方式存在,对树木并无害处,然而,对那些栽植过密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生长衰弱的松树却有致病性,侵害枝干皮部,引起枯枝和烂皮等病状。

4.发病规律

病菌于上年秋季侵染松树后,以菌丝在树皮内越冬。次年1~3月针叶开始显现枯萎症状,4月上、中旬前后,病枝干皮下生出子囊盘,5月下旬至6月下旬子囊盘开始成熟,约在6月以后全部成熟。子囊孢子的放散时期,约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熟的子囊孢子必须在降雨后才能大量放散。孢子放散的时间可持续3个月左右。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孢子落到松树枝、干皮部,在有水滴的条件下开始萌发,自伤口侵入皮层组织中越冬,翌春再显症状。

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有在松树受到如旱、涝、冻害及虫伤,或因管理不善、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生长衰弱的条件下,才能侵染为害。病菌侵入时,必须首先在枝干的伤口或死皮上生活一段时期,当获得弱寄生能力后才可侵染活组织,成为致病菌。如山东崂山地区的赤松,由于受到松干蚧的为害生长势弱,因而该病非常猖獗。然而在没有发生松干蚧的地方,也发生此病,这说明该病是一种传染病,只是在各地的诱因不同。

天然更新的幼苗或幼树,如在大树下或杂草灌木丛中,因终年见不到阳光,生长势弱,常易被此菌侵染引起枯枝、枯梢、有时全苗或幼树枯死。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加强幼林养护管理,合理整枝,彻底清除枯立木和病树;幼林郁闭后,应及时间伐透光,以增强树势;防止因冻、旱、涝害等造成的伤口,减少病菌的侵染途径。

(2)化学防治。条件许可的风景游览区,幼林可喷洒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用2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干,预防病害,并兼治松干蚧和松大蚜。树干皮部的病斑,可用刀割伤后,再于此处涂上50%蒽油乳膏1∶5的乳剂,或0.2%升汞柴油液,或涂松焦油,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根治较困难。

(六)松—芍药锈病

1.分布与为害

该病为松疱锈病的一种,是二针松类的主要病害。我国的樟子松、油松、赤松、马尾松、云南松均有此病发生,以樟子松和马尾松发病较普遍。病害严重时,常引起枝干枯死。该菌的转主寄主为芍药属、马先蒿属、马鞭草属、小米草属等植物,在陕西省为阴行草属。

2.症状

主要为害松树的枝条和主干的皮部,但以侧枝发病为多。病枝略显肿胀,呈纺锤形,病部皮层变色,粗糙而开裂,严重时木质部外露,并流脂。春夏之间沿病皮开裂处伸出桔黄色疱状物,即病原菌的锈孢子器。锈孢子器成熟后破裂并散出黄粉状锈孢子。病部每年向纵横方向扩展,当病皮绕树干一周时,上部枝干即枯死。

病害在芍药等转主寄主上为害叶片,芍药叶背于6月出现枯黄色夏孢子堆,7月产生褐色毛状物,即冬孢子柱。

3.病原

病原菌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b.et Schw.)Winter.],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柱锈属。性孢子器生于纺锤形肿瘤的皮层下,黄色,不规则形;性孢子无色,梨形。锈孢子器疱囊状,包被白色,由梭形的厚壁细胞组成;锈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孢子表面有部分平滑区,其余部分有瘤状突起。夏孢子堆生于芍药叶背,黄褐色;夏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淡黄色或无色,表面有短刺。冬孢子柱淡褐色至暗褐色,圆柱形,稍弯曲,由冬孢子堆叠而成。冬孢子黄色至淡黄褐色,平滑,长梭形。成熟的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子和担子孢子。担孢子无色,光滑,球形,具短喙状突起。

4.发病规律

病原菌的冬孢子约在8月中、下旬,在芍药叶背夏孢子堆附近形成,当年秋季成熟后,遇湿即可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萌发后由气孔侵入松树的针叶,菌丝逐渐向枝干皮部延伸,在韧皮部内发育多年生菌丝。2~3年以后皮部出现病状,当年秋季病部产生蜜滴,其中混有性孢子。第二年春季产生瘤状锈孢子器。尔后年年产生蜜滴和锈孢子器。锈孢子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大量成熟,借风传播,水平传播距离近30m,垂直传播距离5m。当其与芍药等转主寄主接触后,在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并由气孔侵入叶片,6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叶背产生夏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夏孢子可重复侵染芍药多次。潜育期约10~15天。初秋产生冬孢子柱。试验表明,越冬的夏孢子可有2.96%的萌发率,并能侵染芍药引起发病。

每年4月气温高,5~6月湿度较大时,有利于锈孢子和夏孢子的产生与成熟。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樟子松与芍药栽植的距离愈近,发病愈严重。

松疱锈病是世界著名的危险性病害。为害五针松和二针松。该病可毁掉大片幼林,早已列为国内外的检疫对象。我国马尾松、红松、赤松、樟子松、云南松、黄山松、油松、华山松及新疆五针松均有不同程度受害。东北地区红松幼林发病严重时,病株率高达70%以上。红松的疱锈病与世界著名的北美五针松疱锈病病原相同,是由锈菌目的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引起。其转主寄主为反顾马先蒿和它的多枝变种、穗花马先蒿、东北茶藨子、兴安茶藨子、东北尖叶茶藨子和刺李等。其症状、发病规律与松-芍药锈病均相似。

5.防治措施

(1)植物检疫。严格执行检疫措施,禁止将疫区的苗木、幼树运往无病区。

(2)园林技术措施。①消灭转主寄主。在造林地和风景林区内,加强抚育管理,铲除转主寄主和其他杂草;②及时、合理的修除病枝,铲除侵染源;未发病的林地,也应及时修枝、间伐,使其通风透光,预防发病;③以生产芍药为主的花圃和药圃发现此病后,需砍除附近散生的患病松树;进行园林设计时,应避免将芍药与松树配置在一起。(www.xing528.com)

(3)化学防治。发病率在10%左右的林内,用松焦油原液涂干,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发病率在40%以上的幼林需进行皆伐,然后补种其他树种。

(七)竹秆锈病

1.分布与为害

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均有发生。近年来,本病在江苏、浙江、安徽、昆明等省市迅速蔓延,病株率常达50%左右,严重者可达90%以上。竹秆被侵染处变黑,材质发脆,影响其工艺价值。发病严重的竹子容易整株枯死,不少竹林因此被毁坏。该病主要为害淡竹、刚竹、旱竹、哺鸡竹、箭竹等16种以上的竹种。

2.症状

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下部或近地面的秆基部,严重时也可发生在竹秆上部甚至小枝。感病植株一般于春天2~3月间(有的则在上年11~12月),在发病部位产生明显的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紧密结合不易分离的橙黄色垫状物,即病菌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多生于近竹节处。4月下旬至5月,冬孢子堆遇雨后,吸水向外卷曲并脱落,发病部位成为黑褐色枯斑。病斑逐年扩展,当包围竹秆一周时,病竹即枯死(图6-29)。

3.病原

病原菌为皮下硬层锈菌[Stereostratum corticioides(Berk.et Br.)Magn.],属担子菌亚门、冬孢纲、硬层锈菌(毡锈菌)属。夏孢子堆生于寄主茎秆的角质层下,后突破角质层外露,圆形或长圆形,褐色,呈粉状;夏孢子近球形或卵形,淡黄褐色或近无色,单细胞,表面有刺。冬孢子堆圆形或椭圆形,生于角质层下,多群生,常紧密连接成片,似毡状,后突破角质层裸露,黄褐色,冬孢子亚球形至广椭圆形,两端圆,双细胞,无色或淡黄色,壁平滑,具细长的柄,无色或淡色。

4.发病规律

经多年观察,病竹上只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未见性、锈孢子阶段,也未发现它的转主寄主。病菌以菌丝体或不成熟的冬孢子堆在病组织内越冬,菌丝体可在寄主体的内存活多年。每年9~10月开始产生冬孢子堆,翌年2~3月则逐渐增多,4月中下旬冬孢子堆脱落—即形成夏孢子堆。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夏孢子释放期,5~6月中是夏孢子飞散盛期。新竹放枝展叶时是大量夏孢子侵染的时期。夏孢子是本病的主要侵染源。夏孢子借风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当年新竹和老竹,有时也可自无伤表皮侵入新竹,经7~9个月的潜育期,病竹开始表现症状。病菌的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但担孢子却不能侵染竹秆和竹笋。

图6-29 竹秆锈病

1—竹秆的症状;2—病菌的夏孢子;3—冬孢子
(1.仿董元;2、3.仿李传道)

病害发生与地势、温湿度和竹种有一定关系。凡地势低洼、通风不良、较阴湿的竹林发病重,反之则轻。一般当气温在14~21℃左右,相对湿度78~85%时,病株率急剧上升,发病严重;若气温在24℃以上,即使相对湿度达80%,病害也不再蔓延。

病害多发生2~3年生以上的植株上,但1年生的新竹也可受侵染。

5.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及时施肥培土,可促进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对于发病较轻的竹林,应尽早彻底砍除病株,以减少侵染源。

(2)化学防治。对发病严重的竹林,可用煤焦油、柴油、煤油混合溶液涂抹病部,能使冬孢子堆在病部萎缩板结致死。在每年常规砍竹后,于3月中旬以前,用0.3~0.5kg煤焦油溶于0.5kg煤油或柴油中,直接涂于发病部位,如能先刮除冬孢子堆后再涂药效果更好。每年进行1次,需连续涂药3年,并结合常规砍竹将病竹砍除。

(八)竹丛枝病

1.分布与为害

竹丛枝病又名扫帚病或雀巢病。该病在我国分布较普遍,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湖南、山东等省市均发生,是刚竹和淡竹的常见病。在苏州、南京、连云港等市紫竹和毛竹发病也较严重。病竹一般生长衰弱,发笋少,重病株逐渐枯死,严重的可使竹林衰败,既影响竹子的经济价值,也影响观赏价值。

2.症状

植株最初仅少数枝条发病,病枝在春天新梢停止生长后,仍继续延伸成多节细长的蔓枝,病枝节间缩短,其上叶片呈鳞片状,此后病枝逐年侧枝丛生,形成典型的鸟巢状或成团下垂(彩图6-16)。每年4~6月在病枝梢端叶鞘内产生大量白色米粒状物,大小约(5~8)mm×(1~3)mm,9~10月仍有少数病枝梢端叶鞘内产生此物。冬季病枝梢端多枯死。病竹数年内从少数枝条发病逐渐扩展蔓延到全部枝条,最终导致全株枯死。

3.病原

竹丛枝病的病原为竹瘤座菌[Balansia take(Miyake)Hara],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瘤座菌属。病枝梢端叶鞘内形成的白色米粒状物为病菌的假子座,其内生有多个不规则而互相连通的腔室,大量的分生孢子产生其中。分生孢子细长、无色,由3个细胞组成,两端细胞略宽,中间细胞略窄。病菌的有性态一般在6~7月或10~11月产生,在假子座的一侧产生一层垫状子座,两者相连处稍缢缩,子座浅褐色;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内,瓶状;子囊棍棒状,细长;子囊孢子线形,无色。

过去对竹瘤座菌引起竹丛枝病从未有过异议,然而近年来,通过对竹丛枝病病株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发现病株样品中均存在着类菌质体,还有类细菌(BLO),用分离培养的类细菌进行人工接种,能诱发相同的症状。用竹瘤座菌的分离培养物接种试验,能产生典型的丛枝症状,经再次分离仍得到相同的菌种。因此,目前这3种病原与病害的关系,是以1种为主,还是三者协同致病,尚需进一步研究。

4.发病规律

病菌在竹的病枝内越冬,翌年春天在病枝新梢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由新梢的心叶侵入生长点,刺激新梢在健康春梢停止生长后,仍继续伸长而表现症状,2~3年后逐渐形成鸟巢状或丛枝团的典型症状。在南京病害于4月下旬开始发生,5月至6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病株常以个别枝条先发病,最后到全株发病,竹林内病害的发展常由点扩展成片。

病害在养护管理不善、生长不良和过密的竹林内容易发生,且多发生在4年生以上的竹林内。风雨大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加强对竹林合理的抚育管理,定期进行樵园,压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适时砍伐老竹,保持竹林的适宜密度;②对病竹应在每年4月产生子实体前,尽早彻底砍除或剪除病枝,老病竹要连根挖除,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且经济易行;③在公园、庭院及风景区内植竹时,不要在有病的竹林内挖取母竹,更不能栽植带病的母株。

(2)化学防治。用20%粉锈宁乳油200倍液喷雾或注入竹腔内,每株注入30ml,对该病症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九)月季枝枯病

1.分布与为害

月季枝枯病又名月季普通茎溃疡病。世界各地栽培月季的地区普遍发生。我国上海、南京、广州、长沙、郑州、西安、济南、大连、天津、南通等城市均有发生,以上海、广州、大连3市发生较严重。此病常引起月季枝条顶梢部分干枯,严重受害的植株,甚至整株枯死。除月季外,该病还为害玫瑰、蔷薇等蔷薇属多种植物。

2.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枝条、稼接枝或扦插枝,感病部位最初出现苍白、黄色或红色的小点,后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并有一清晰的紫色边缘。溃疡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颗粒,为分生孢子器,老病斑边缘及周围的组织隆起。随着分生孢子器的增大,其上表皮出现纵向裂缝,潮湿时涌出黑色孢子堆,此种裂缝为枝枯病特有的症状。大的溃疡斑可以由小病斑相互连合而成,也可由单个病斑发展而成。病斑经常环绕茎部一周,引起病部以上变褐枯死(彩图6-17)。

3.病原

月季枝枯病的病原为伏克盾壳霉(Coniothyrium fucklii Sacc.),又名蔷薇盾壳霉,属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盾壳霉属。有性态为[Leptosphaeria coniothyrium(Fckl.)Sacc.]。分生孢子器生于枝条的表皮下,黑色,扁球形,具乳突状孔口;分生孢子梗较短,不分枝,单细胞,无色;分生孢子较小,浅黄色,单细胞,近球形或卵圆形(图6-30)。子囊座簇生在表皮下,球形,黑色,有乳状突起的孔口;子囊圆筒形,有柄,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褐色,短圆形,有3个隔膜,分隔处稍缢缩。夏季以分生孢子侵染、传播和为害,有性阶段于次年春天在病死枝上产生。

研究表明,该菌分生孢子萌发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分别为30℃和28℃;菌丝生长发育最适宜的p H值为6.8;形成分生孢子器的温度在10~35℃之间。有性阶段在自然条件下不常出现。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在春雨和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大量涌出,借风雨和浇灌水滴的溅打传播,成为初侵染来源。病菌通过休眠芽或伤口侵入寄主,极少通过无伤害表皮侵入,伤口是主要的侵入途径,如修剪和嫁接伤口,枝条摩擦造成的伤口,以及昆虫为害的伤口等。因此,管理不善、过度修剪的植株,肥料不足、树势衰弱的植株发病均严重。

图6-30 月季枝枯病,示分生孢子器

(仿蔡耀焯)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及时修剪伤残枝或病枝并集中销毁;选择晴天修枝,有利于伤口愈合。剪口用1∶1∶15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浆涂抹更佳。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1∶1∶300~500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上药剂每10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

(十)银杏茎腐病

1.分布与为害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多发生在华中、中南等地区,在苏州、大连、丹东等市为害较重。本病除为害银杏外,还可侵染侧柏、水杉、金钱松、大叶黄杨、枫香、刺槐、板栗、乌桕和槭树等多种针、阔叶树种,但以银杏、香榧、杜仲、扁柏和鸡爪槭受害最严重。1年生银杏苗感病后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随着苗木年龄的增长,抗病力逐渐增强,病害也随之减少。因而它是银杏幼苗期的重要病害。

2.症状

银杏幼苗患病初期,茎基部接近地面处皮层组织变褐色,叶片失绿,稍向下垂。不久,病部蔓延包围茎基,并向苗木上部扩展,最终导致全株枯死,此时叶片黄萎下垂,但不脱落(图6-31)。苗木的茎基皮层肥肿皱缩,剥开受害皮层,内部已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灰白色,其间充满许多黑色细小的菌核。病菌侵入木质部和髓部时,在变暗褐色中空的髓部,也充满小菌核。病害向根部扩展,使根系皮层全部腐烂。1年生苗发病严重,死亡率高。2年生苗感病后,有的地上部虽枯死,而根部还保持健康,当年尚可自根颈处萌发新芽。发病轻的1年生苗木偶见此现象。

3.病原

银杏茎腐病的病原为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Ashby.][M.phaseolina(Tassi)G.Goid.],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壳球孢属。病菌在银杏等树苗上只产生菌核,一般不产生分生孢子器,只在桉树苗木上能偶尔产生,在芝麻及黄麻等农作物病茎上可常产生。菌核产生在病部皮层下和髓部内,黑色,细小而多如粉末状,表面光滑,近圆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器生于病茎表皮的角质层下,暗褐色,近球形;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微弯,无色,单细胞。

图6-31 银杏茎腐病

1—病苗症状;2—病部放大示皮层下的菌核
(仿董元)

菜豆壳球孢菌较喜高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30~32℃。对酸度的适应范围在p H值为4~9,但以p H值为4~7更适宜。

4.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在炎热的夏季,由于土壤温度过高,苗木幼茎的基部因受高温灼伤,给病菌开辟了侵入途径,故高温是银杏幼苗发病的诱因。根据研究发现,银杏茎腐病的发生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一般在梅雨季节结束、气温升高后10~14天开始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至9月以后停止发展。因此可以根据梅雨期的早晚,雨期的长短和气温的变化来预测当年病害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施用有机肥作基肥或追肥,能促进苗木生长,显著降低发病率。如在土壤中施入以棉籽饼等肥料繁殖的颉颃放线菌,则能更好地提高防治效果;②夏季在苗床上搭荫棚,降低土壤温度,防治茎腐病的效果最好,遮荫时间一般在每日10∶00~16∶00时为宜。发病季节在行间或苗床上覆草,也能降低土壤温度。

(2)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0.5%~1%等量式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苗木进行喷雾处理,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十一)唐菖蒲干腐病

1.分布与为害

唐菖蒲干腐病又名枯萎病、黄斑病。它是唐菖蒲栽培期间,尤其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欧美各国发生较普遍,我国上海、广州、天津、唐山和沈阳等市均发生,以广州、天津和沈阳发生较严重。

2.症状

主要为害球茎,叶片、花和根也受侵染。植株在田间受侵染时,首先从外侧叶片的尖端开始黄化,然后向内侧叶片蔓延,病株生长受阻,最后枯萎。球茎上病斑多发生在下半部,病斑较小,浅红褐色,在贮藏期中病斑逐渐扩大,球茎发生腐烂。球茎发病表现的症状有3种类型:即维管束变色型、褐腐型和底盘干腐型。维管束变色型表现为球茎剖面维管束中心变褐色和黑色,随着病害扩展最后达到球茎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褐腐型则多在近底盘处产生黄褐色或浅黑色病斑,组织腐烂较深厚,并可蔓延到球茎的任何部位,但维管束不变色;底盘干腐型仅发生于球茎基部,多限于1~2个节间,病斑在浅表面,很少深达2~4mm,稍凹陷、黑褐色、变硬、粗糙,有时稍有鳞状剥落,病组织与健康组织界线分明,病害能从母球茎蔓延到子球茎,严重发病的球茎种植后不能抽芽,或幼苗纤细,不久即死亡。发病轻的球茎虽然可以发芽长成植株,但最后顶叶仍然变黄,并逐渐向下蔓延,直至整株枯死。花被侵染时,在有色品种中,花瓣颜色变深,花瓣变狭窄,边缘略卷曲,花小,呈郁金香型向上歪斜,花不能正常开放。

3.病原

唐菖蒲干腐病的病原菌为唐菖蒲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Var.Gladioli Ma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孢霉属。分生孢子座鲑肉色;大型分生孢子大小为(42~46)μm×(4.3~4.6)μm,多为3~4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14)μm×(5~10)μm,无色,单胞或双胞;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球形,平滑,多为单细胞;菌丝絮状,白色,菌核多,呈深蓝色。

据报道,为害我国唐菖蒲的还有2种病原,即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蔗草镰孢(F.scirpi Lamb.Et Fautr.),但分布地区不详。

4.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和病球茎上存活越冬。借土壤和带病球茎传播,病菌由根茎部侵入并扩展到整个植株,在适宜的条件下,病菌能侵入球茎的维管束中,引起维管束变色型的症状。由于侵染源来自土壤和繁殖材料,一般在连作地发病严重;种植带病球茎时病害发生严重;施用氮肥过多,尤其是磷肥少的种植区发病严重;收获的球茎未充分干燥或贮藏前未经处理的,在贮藏期间受害更为严重。

5.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改进栽培管理技术,病土不能连作;氮肥不宜过多,适量增施钾肥;选择无病的球茎作播种材料,发现有病球茎应剔除销毁;栽培期内要经常检查,及时拔除有病植株并销毁。挖掘球茎应在晴天进行,并尽快晾晒或以热风循环做干燥处理。干燥时温度保持在30℃左右,并应翻动球茎1~2次,使其充分干燥后再行贮藏。

(2)物理防治。小球茎对热处理的耐力较强,可将它放在水中预浸一夜,然后浸入含5%酒精的53.3℃热水中30min,清除已侵入的病菌。

(3)化学防治。①种植前球茎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min,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后再种植;②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

(十二)仙人掌类茎腐病

1.分布与为害

茎腐病是仙人掌类观赏植物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我国厦门、福州、汕头、济南、天津、乌鲁木齐等城市均有发生,个别城市为害较为严重。茎腐病是仙人掌、仙人球、霸王鞭、麒麟掌、量天尺等多种植物的常见病害,常引起茎部腐烂,最后导致全株死亡(彩图6-18)。

2.症状

病害多发生在茎基部,可向上逐渐蔓延,也能发生在上部茎节处。初期产生水渍状暗灰色或黄褐色病斑,并逐渐软腐,后期茎肉组织腐烂失水,剩下一层干缩的外皮,或病部组织腐烂后仅残留一个髓部,最后全株死亡(图6-32)。病组织上出现灰白色或深红色霉状物,或黑色粒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实体。

3.病原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目前我国已知有3种: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茎点霉菌(Phoma sp.)及大茎点菌(Macrophoma sp.),三者均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尖镰孢属于丝孢纲、镰孢霉属(镰刀菌属)。子座褐灰色至紫色;分生孢子梗集生,粗而短,有分枝;大型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座内形成,纺锤形或镰刀形,基部有足细胞,一般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至肾形,单细胞或双细胞;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

茎点霉菌及大茎点菌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分别发生在天津、福州及厦门、济南、乌鲁木齐等地。茎点霉菌的分生孢子梗极短,分生孢子单胞,很小,卵形至椭圆形。大茎点菌与茎点霉菌形态相似,但分生孢子较大,一般超过15μm。

图6-32 量天尺茎腐病,示症状

(仿龚浩)

4.发病规律

不同的病原菌越冬形态不同。尖镰孢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茎残体上或土壤内越冬;茎点霉菌及大茎点菌,则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茎残体上越冬。由风雨、灌溉水传播,带病茎节是远程传播源。病菌主要通过昆虫、嫁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伤口侵入茎节,偏施氮肥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厩肥)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尖镰孢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因此,在高温高湿的温室内植株发病最严重。

由茎点霉菌引起的仙人掌茎腐病,在天津以5~6月发生较严重。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使用无菌土壤作栽培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被病菌污染的土壤应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作栽培用。合理施肥,并用充分腐熟的厩料作基肥。温室要通风良好。

(2)化学防治。①可用苯来特、多菌灵或福尔马林等处理土壤。若用福尔马林,应先覆盖熏蒸,揭去覆盖物,待药味完全挥发后才能种植;②定期对植株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5%等量式波尔多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涂病斑。

(十三)仙人掌类炭疽病

1.分布与为害

炭疽病是仙人掌类植物的常见病,发生较普遍。合肥、连云港、武汉、西宁等市发生较严重,广州、佛山、南京、银川也有发生。能为害仙人掌属(圆扇仙人掌属)、仙人球属(海胆仙人掌属)及量天尺属等多种植物。常造成茎节或球茎腐烂干枯。

2.症状

被侵染的仙人掌茎节或仙人球的球茎上,最初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并可遍及各部分,病部腐烂,并略凹陷,上生小黑点,略呈轮纹状排列。潮湿时表面出现粉红色、黏状孢子团,即为病菌的子实体。随着病斑的发展,可使整个茎节或球茎变褐色腐烂。

3.病原

仙人掌类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仙人掌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puntiae(Ell.Et Ev.)Saw.],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病斑上出现的黑色小点及粉红色黏团,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堆。该菌分生孢子盘黑色,较小,刚毛散生于分生孢子盘上;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细胞。有性态为仙人掌球腔菌[Mycosphaerella opuntiae(Ell.&Ev.)Dearn.]。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为害。仙人掌类炭疽病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初夏和初冬时节,均可发生。此病在广州、佛山一带,以仙人球受害严重,并以黄色球类的品种较易感病。

5.防治措施

(1)园林技术措施。①培养土可用河沙、腐叶土、菜园表层沙质熟土各一份,加少许陈石灰调配而成。若用旧盆土或重茬土,用前必须坚持土壤消毒;②植株局部发病或叶肉组织变色发软,应用经酒精消毒的利刀将坏死组织切掉。切口涂草木灰防腐。基部茎腐烂应迅速将植株拔起,切掉腐烂部分,伤口涂硫磺粉或墨汁,晾干后用新的培养土上盆;③适量浇水,避免过分潮湿,室内栽培要注意通风透光。

(2)化学防治。常用药剂有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