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斑类病害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叶斑病的类型很多,可因病斑的色泽、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等不同,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叶斑病普遍能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有些叶斑病还会给园林植物造成较大的损失,如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石竹叶斑病等。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实体在落叶、枯枝及宿根等病组织中越冬(夏)。因此,清除病残组织,注意园圃卫生十分必要。
叶斑病主要由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中的部分真菌为害所致。一般来说,叶斑病比较容易防治。
(一)杨树黑斑病
1.分布与为害
杨树黑斑病又名杨树褐斑病,在我国各地发生普遍。杨树发病后,可造成树木提前落叶,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树木若连年受害,则引起树势衰弱,为溃疡病、腐烂病等次生性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2.症状
病斑主要在叶片正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发病期先在叶背出现针刺状,凹陷发亮小黑点,两天后病斑扩大到1mm左右,略隆起,呈黑色。叶片正面也随之产生黑褐色点,5~6天后叶背及叶面的病斑中央出现灰白色突起的小点,此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数量增多,扩大连成大斑,多呈圆形,少数为角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干枯而脱落。叶柄上的病斑梭形,黑褐色,中间生乳白色粘液状物。
3.病原
病原为褐斑盘二孢菌(Marssonina brunnea)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二孢属。目前尚未发现其有性阶段。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翌年5~6月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9月末至10月初停止发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快而且重。重茬苗床上病情严重,重茬次数越多病情越重;特别是石砾多的砂上苗床及低洼地和密度大的苗床上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加强苗圃管理,苗圃地应避免连作或避免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②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③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
(2)化学防治。①种子带菌,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干燥种子;②若不能换茬时,则需要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50ml,加水8~12kg,浇灌土面;③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可喷洒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5%代森胺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雨季喷药时,药液中应加入0.3%明胶,可提高药液的黏着力,抗雨水冲刷。
(二)月季黑斑病
1.分布与为害
月季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是盆栽和露地栽培月季常见的一种病害。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发生,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使叶片枯黄、早衰、早落。
2.症状
该病害主要为害月季的叶片,也侵染嫩枝、叶柄、花梗、花蕾和花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褪绿,正面出现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4~12mm,黑紫色,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有的月季品种病斑周围组织变黄,有的品种在黄色组织与病斑之间有绿色组织,称为“绿岛”。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嫩枝上的病斑,初期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有下陷。花梗上的斑点较小。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致枝条光秃,树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彩图6-7)。
3.病原
病原为蔷薇放线菌[Actinonema rosae(Lib)Fr.]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放线菌属。分生孢子盘生于角质层下,分生孢子长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双细胞,大小不等,分隔处略有缢缩。分生孢子的萌发适温为20~25℃,温度范围10~35℃,在适温下,36h萌发达到高峰,萌发最适p H7~8。生长最适温度为21℃,侵入最适温度为19~21℃(图6-8)。
有性阶段在我国尚未发现。
4.发病规律
露地栽培时,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及枯枝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温室栽培则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雨水、灌溉水的喷溅、昆虫及操作工具进行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由表皮直接侵入,在22~30℃,以及其他适宜条件下,潜伏期为10~11天。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和多雨年份月季黑斑病发病早且重。温度高、湿度大病害加重。此外,植株种植过密或场地通风不良,氮肥施用过多也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所有的月季栽培品种均可受侵染,但抗病性差异明显。
图6-8 月季黑斑病菌,示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仿蔡耀焯)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叶片深绿、蜡质厚的品种较抗病;②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条,减少侵染来源;③灌水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切忌喷灌,灌水时间最好是晴天的上午,以便使叶片保持干燥;④栽植密度、花盆摆放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气;⑤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氮肥要适量,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2)化学防治。①春季发芽前对植株及地面可喷洒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等量式的波尔多液。②月季展叶前或发病初期可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波尔多液10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防治4~5次。
1.分布与为害
牡丹(芍药)红斑病又名褐斑病、叶霉病,是芍药和牡丹上发生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其分布广,为害重,凡牡丹栽种地区,都可发生。主要为害牡丹叶片,发病严重时,病株叶片全部焦枯似火烧。连年严重感病的植株生长矮小,开花少或不开花,甚至全株枯死。
2.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叶柄、花器、果实和种子。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近圆形小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大斑,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红色,斑上多数具轮纹(芍药病斑为暗褐色),有时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枯焦(彩图6-8)。潮湿条件下,叶背病斑处出现暗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缘染病常使叶片扭曲变形,茎与叶柄上病斑长圆形、褐色,中间开裂并下陷,严重时病斑亦相连成片。花蕾与花瓣被害严重时边缘枯焦。
3.病原
病原为牡丹枝孢(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胞目暗色胞科枝胞菌属。分生孢子梗3~7根簇生,线形、黄褐色,有3~7个隔膜,分生孢子卵形或纺锤形,1~2细胞(图6-9)。
4.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亦可直接侵入。初次侵染过程较长,从叶片出现病斑到形成子实体的时间长达2~2.5个月。夏季高温天气不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此病可能只有一次侵染,病害严重与否决定于初次侵染。下部叶片最先受侵染,开花后病害逐渐明显加重。凡花圃内病株残体未清除或清除不彻底的病害严重;植株过密,湿度大有利发病;在潮湿、有伤口、管理粗放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5.防治方法
图6-9 牡丹枝孢菌,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仿兰莹)
(1)园林技术措施。①秋末冬初彻底剪除病枝,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也可加垫肥土约15cm,能够促进地面病残体腐烂,隔离越冬病原菌,降低春季初侵染源;②开春施足充分腐熟的基肥,每年还要追加3~4次肥。
(2)化学防治。①早春植株萌动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杀死越冬病菌;②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0.5%倍量式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隔10~14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贴梗海棠褐斑病
1.分布与为害
该病发生在海棠分布区,是一种常见病。此外还侵染西府海棠、红海棠等,常造成早期落叶,削弱生长势。
2.症状
该病仅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生褐色小斑点,后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暗褐色,直径1~3mm,多个病斑可汇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期叶片上密生病斑,相互汇合,连成一片,致使整株叶片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会长出绒状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病原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尾孢属的韫椁尾孢(Cercospora cydoniae Ell.et Ev.)真菌。病菌的子座发达,球形,黑褐色,直径20~60μm。分生孢子梗簇生,淡褐色,无隔膜,不分枝。分生孢子圆筒形至倒棍形,近无色至淡橄榄色,直或微弯,基端倒圆锥平切状,上部较细,顶端钝圆(图6-10)。
4.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温度在20℃左右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病,北方雨季发病重,长江流域在梅雨季节发病较重,到秋末病害停止。栽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有利于发病。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残体并进行深埋处理;②植株种植不要太密,注意通风透光良好。
(2)化学防治。从4月底至5月初,植株谢花后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6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
图6-10 贴梗海棠褐斑病菌,示病原菌的子座、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仿李尚志)
(五)紫薇褐斑病
1.分布与为害
紫薇褐斑病是紫薇生产上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病严重时常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
2.症状
该病主要侵害叶片,通常是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病斑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近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病斑为紫黑色至黑色,边缘颜色较淡(彩图6-8)。随后病斑颜色加深,呈现黑色或暗黑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中心颜色转淡,并着生灰黑色小霉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迅速变黄,并提前脱落。
3.病原
为千屈菜科尾孢(Cercospora lythraecearum Head et Wolf),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子座小,球形,褐色。分生孢子梗密集成丛不分枝,顶端圆。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近圆筒形,常弯曲,色淡、隔膜不明显。有性世代为紫薇小球腔菌(Mycosphaerella lythrcearum Wlof)。
4.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褐斑病一般初夏开始发生,秋季为害严重。在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暴发;通常下层叶片比上层叶片易感染。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②加强栽培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家庭盆栽的最好每年更换新土。
(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洒1%等量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图6-11 紫薇褐斑病病原菌,示子座、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仿花木病虫害防治,1985)
(六)桂花褐斑病
1.分布与为害
褐斑病为桂花常见病多发病,病重时叶片病斑密集,叶片枯黄,严重的导致全株落叶,影响开花和观赏。
2.症状
病害多发于叶片,大多从叶尖和叶缘向整个叶片发展。叶片上初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直径2~5mm,病斑的发展常受叶脉的限制。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上散生黑色霉状物(图6-12)。
3.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木樨生尾孢菌(Cercosporao smanthicola P.K.Chier Pai),属于尾孢属。子座圆形,褐色。分生孢子梗不分枝,较短,顶端近无色,偶有分隔,淡橄榄色,成束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近无色至淡橄榄色,倒棍棒形,直或微弯曲。
4.发病规律
桂花褐斑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和病落叶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由气流和雨滴传播,可直接或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老叶比嫩叶感病。春季至秋季均可发病,10月以后病情减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生长衰弱的植株容易感病。品种间的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一般丹桂比金桂、银桂抗病力强。
图6-12 桂花褐斑病
1—症状;2—病原菌的子座、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仿花木病虫害防治,1985)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结合修剪,将苗木中的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②保持合适的栽植密度,重视通风透光;③加强养护管理,注意及时排除土壤积水,增施钾肥和腐殖质肥,提高抗病力。(www.xing528.com)
(2)化学防治。重病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洒1%等量式波尔多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消毒;盆栽桂花,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保护;生长季节如有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七)桂花枯斑病
1.分布与为害
桂花枯斑病又名叶斑病,广泛发生于河北、山东、江苏、湖南、贵州等地,发生严重可造成提早落叶,影响观赏价值。
2.症状
为害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初为褪绿淡褐色小点,渐向内扩展,后为圆形或向里扩大呈不规则形块状大斑,灰褐色至红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稍突起,严重时病斑扩大至全叶的1/3~1/2。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粒,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有时病部卷曲脆裂(彩图6-9)。
3.病原
病原为木樨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ain)。分生孢子器近球形,直径100~150μm。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圆形至近棱形。病菌生长发育温度为10~33℃,最适27℃左右(图6-13)。
4.发病规律
图6-13 桂花枯斑病
1—症状;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
(仿花木病虫害防治,1985)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侵染植株,7~11月发病。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的侵染来源;②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的发生,栽植地要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增施有机肥料及磷、钾肥。控制栽植密度,使其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侵染机会。改喷浇为滴灌或流水浇灌,减少病菌的传播的机会。
(2)化学防治。生长季节在发病严重的区域,从6月下旬发病初期到10月间,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药,连喷几次可有效地预防病害。常用药剂有1%等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各种药剂可交替使用。
(八)菊花褐斑病
1.分布与为害
菊花褐斑病又名斑枯病,是菊花生产上的一种严重病害。普遍分布于栽菊国家,公园、苗圃和家庭盆栽菊均可发病。患病植株下部叶片枯萎、脱落,或干枯倒挂于茎秆上,下雨时溅满泥浆。该病削弱植株的生长势,减少切花的产量,降低菊花的观赏性。菊花斑枯病菌还侵染野菊、杭白菊、除虫菊等多种菊科植物。
2.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菊花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紫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为圆形的、椭圆形的、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直径2~12mm。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病斑边缘为黑褐色。病斑上散生着黑色的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成片,继而整个叶片发黄、变黑、干枯,易脱落。植株的叶片发病由下而上,有时仅留下顶部的2~3个叶片。
3.病原
菊花褐斑病病原菌是菊壳针孢菌(Septoria chrysanthemella Sacc.),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8~123μm,褐色至黑色;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丝线状(图6-14)。
4.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器于降雨后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发病时间从育苗到成株均可发生,发生期是4~11月,8~10月为盛发期。病菌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28℃,北方地区8~9月高温多雨天气发病严重。植株栽植过密,也可造成严重发病。秋雨连绵、种植密度或盆花摆放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连作或老根留种及多年栽培的菊花发病均比较严重。一般早菊品种感病严重。
图6-14 菊花褐斑病
1—症状;2—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
(仿林焕章)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减少侵染来源。施肥时注意氮磷钾适当配合,合理密植,清沟排水,通风透光,更盆换土,避免连作。注意栽培品种的选育,淘汰高度感病品种和价值低的品种。据资料报道,较抗病的菊花品种有秋色、玉桃、湖上月、迎春舞、紫桂等。
(2)化学防治。定期喷药保护,幼株15~20天1次,成株7~10天1次。常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九)鸡冠花褐斑病
1.分布与为害
鸡冠花褐斑病是鸡冠花上重要的病害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尤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市发病较普遍。该病为害叶片。受害叶片枯黄,布满褐色病斑,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发病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彩图6-10)。
2.症状
该病只为害叶片。受害叶片最初产生浅褐色小坏死点,以后逐渐扩大,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单生,不联合,直径2~8mm,边缘明显,深紫红色,中部淡黄色至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常产生淡橄榄色霉状物,多数产生在叶背面的病斑上。发病严重时,单个叶片上的病斑多至数十个。病叶呈凋萎状,后期常穿孔,影响植株生长及观赏。
3.病原
病原为青葙尾孢菌(Cercospora celosiae Syd),属真菌的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分生孢子针形,直或微弯,无色,隔膜多,基端平截(图6-15)。
4.发病规律
图6-15 鸡冠花褐斑病菌,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仿张中义)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由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能进行多次再侵染,因而病害能不断流行。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是7~35℃,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在于85%以上。
病害发生早晚及为害程度,与当时的气象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温暖、多雨、多风利于发病,而且蔓延迅速,为害严重。当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保护地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发病就严重;连年种植加重鸡冠花褐斑病的发生。一般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土壤贫瘠,通风不良,植株生长势衰弱的发病较重。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实行轮作,轮作期以2~3年为宜;②加强花圃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高。保护地要注意通风、透气、排湿、降温;盆栽植株应放置在阳光充足之处,防止过于荫蔽潮湿;③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花期过后,及时收集茎叶器官,消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2)化学防治。发病之前,可喷1%等量式的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性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效果良好。
(十)香石竹叶斑病
1.分布与为害
香石竹叶斑病又名黑斑病,日本又称斑点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凡是栽培香石竹的地方,就有此病的发生。造成香石竹叶片大量枯黄,植株生长衰弱,花形变小,严重时常常造成植株死亡。
图6-16 香石竹叶斑病
1—病叶;2—分生孢子
(仿唐尚杰)
2.症状
病害常发生在叶部,严重时茎、花蕾上都可发生。病害始发于叶片下部,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后变为紫色,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中间呈灰白色,边缘褐色,直径为4~5mm。有的品种边缘内部有紫色环。病斑连接后呈不规则形,最后斑点间的组织转黄枯死,呈枯草色。潮湿时,病部产生一层黑色粉末状的霉层。茎部的病害多在节上发生,病斑为灰褐色,最初只在茎外层组织及茎的一边,但以后可环割茎部使其上部枝叶枯死呈枯黄色,上有黑色孢子霉层,且长久存在。花蕾上病斑圆形黄褐色水渍状,花瓣上也会有黑褐色斑和黑色霉层(图6-16)。
3.病原
该病的病原菌是香石竹链格孢菌(Alternaria dianthi Hall et stev),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暗色孢梗科。链格孢属。分生孢子梗膝状,其上链状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暗褐色,有4~8个横隔,1~6个纵隔。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30℃,以25℃最佳。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温湿度适合,分生孢子靠风雨、气流传播侵染,孢子萌发从气孔和伤口侵入。病害发生期从4月开始直到初冬,发病高峰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温室内的香石竹则可常年发病。露地栽培的香石竹连作时发病重。香石竹品种间存在着抗病差异,大花、宽叶、草体柔软的品种比花小、叶细长、草体硬的发病重。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①选育优良的抗病品种进行栽植,一般以细叶小花的品种较为抗病;②清除种植场中病残体,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③栽培密度要适宜;生产上多用组培苗,少用扦插苗。
(2)化学防治。插条在扦插前用1%抗菌剂“401”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摘芽切花之后立刻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发病时喷洒1%等量式波尔多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十一)杜鹃角斑病
1.分布与为害
杜鹃角斑病又叫叶斑病,是杜鹃上一种常见病害,此病害广泛发生为害严重。
2.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为紫红色小斑点,沿叶脉扩展成不规则形或圆形的褐色病斑,正面病斑的颜色比背面的深,后期病斑变为灰褐色,上有黑色粒状物。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叶片变黄脱落(图6-17)。
3.病原
杜鹃角斑病病原菌(Cercospora rododendri Guba)为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暗孢梗科,尾孢属的真菌。子座褐色,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密集成束,顶端膝状,1~4个分隔;分生孢子鞭状,下端平截,上端渐尖,稍弯曲,成熟后多隔膜。
4.发病规律
此病害为全年发生,病原菌在病叶或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到第二年春季形成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为害。雨水多、雾多、露水重有利于发病,因为分生孢子只有在水滴中才能萌发。通风透光不良,管理粗放,植株生长不良,梅雨及台风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图6-17 杜鹃角斑病
1—病叶;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仿蔡耀焯)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加强苗木管理及时摘除病叶以及清理残株落叶,减少侵染来源。栽植勿过密,浇水不要向叶面喷洒。夏季花盆应放在室外荫棚内,以减少日灼和机械损伤等造成的伤口。
(2)化学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10~15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十二)樱花褐斑穿孔病
1.分布与为害
樱花褐斑穿孔病是樱花上重要的叶部病害,凡樱花栽植区均可发病,其中以济南、昆明、武汉等地发生严重,可引起大量落叶。褐斑穿孔病还可为害梅花、樱桃等。
2.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成长的叶片,还为害嫩枝。感病叶片最初出现针头状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至近圆形斑,直径1~4mm,中间褐色,边缘紫色或红褐色,略带同心轮纹。后期病斑周围产生离层,病叶两面有褐色霉状物出现,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斑,孔洞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提早脱落。新梢上的病斑紫褐色,斑上产生灰褐色的霉状物。
3.病原
樱花褐斑穿孔病病原菌为核果尾孢菌(Cercospora circomscissa 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胞纲丝胞目暗色孢科尾孢属。分生孢子梗密集成束,一般有10~16根,橄榄色,不分枝,直立或弯曲,分生孢子梗的基部为菌丝团或子座。分生孢子鞭状至倒棍棒状,橄榄色,直或微弯,有隔膜3~12个。
4.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子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在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子囊孢子从子囊中溢出,借风雨传播。一般从6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当年降雨量与病害发生轻重密切相关,降雨量大,病害则易发生与流行,树势弱也易造成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发生。樱花的品种也与病害有关,日本樱花和日本晚樱较易感病。
另外,细菌也可造成樱花穿孔病,与上述症状不同之处为病害初期为水渍状、透明。
5.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秋季清除病落叶并烧毁,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减少来年侵染源;选择中性土壤种植,不要将樱花栽在风口区,干旱时及时浇水。加强栽培管理,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2)化学防治。发芽前可喷施2~3波美度石硫合剂,1%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树体消毒。展叶后或发病初期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