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植物抗病性类型及特点

园林植物抗病性类型及特点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病又可分为高感、中感,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这种抗病性一般表现为中度抗病,不易因病原小种变化而在短期内导致抗病性丧失,抗病性较为稳定持久。

园林植物抗病性类型及特点

植物的抗病性是指寄主植物能够抑制或延缓病原物活动的能力,这是寄主植物的一种属性。这种能力是由植物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同寄主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某一病原物的抗病能力有差异,其抗病性的分类方法也很多。

(一)根据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应分

1.免疫

一种植物对某一种病原物侵染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的症状称免疫。

2.抗病

寄主植物对某一种病原物的侵染表现为轻微发病称为抗病。抗病有高抗、中抗之分,发病很轻的称为高抗。

3.耐病

植物可忍耐病原物侵染,虽然表现发病较重,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较小,表明植物对此病原的忍耐性较高称为耐病。也有人称之为抗损害性或耐害性。

4.感病(www.xing528.com)

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为发病较重,产量损失较大,表现了病原物的极大破坏作用叫感病。感病又可分为高感、中感,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

5.避病

寄主植物本身是感病的,但由于寄主感病期与病原物发生盛期错开,或者植物的感病部位暴露在病原物之下的时间缩短,从而避免或减少病原物的侵害称为避病。避病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病性,但在生产中可以利用它来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二)根据病原和寄主的关系分

1.垂直抗性又称小种专化抗性

具有垂直抗性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个(些)小种具有抗性,而对另一个(些)小种则没有抗性。即品种的抗病性与小种的致病性之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这种抗病性一般表现为免疫或高度抗病,但抗病性不能持久,常因田间小种变异而导致抗病性丧失。

2.水平抗性又称非小种专化抗性和普遍抗性

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对病原物所有小种的反应是近于一致的。即品种的抗病性与小种的致病性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这种抗病性一般表现为中度抗病,不易因病原小种变化而在短期内导致抗病性丧失,抗病性较为稳定持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