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壁菌门(Phylum Gracilicutes)
细胞壁薄,厚度为7~8nm,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为8%~10%,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有: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和木质部小菌属(Xylella)等。
1.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土壤习居菌。菌体短杆状,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革兰氏反应阴性。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无芽孢。营养琼脂上菌落为圆形、隆起、光滑,灰白色至白色,质地黏稠,不产生色素。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该属共有5个种,已知的植物病原菌有4个种,这些病原细菌都带有除染色体之外的遗传物质,即一种大分子的质粒,它控制着细菌的致病性和抗药性等,如侵染寄主引起肿瘤症状的质粒称为“致瘤质粒”,即Ti质粒,引起寄主产生不定根的称为“致发根质粒”,即Ri质粒。代表病原菌是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其寄主范围极广,可侵害90多科300多种双子叶植物,尤以蔷薇科植物为主,引起桃、苹果、葡萄、月季等的根癌病。
2.欧文氏菌属(Erwinia)
菌体短杆状,除一个“种”无鞭毛外,都有多根周生鞭毛。革兰氏阴性。兼性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无芽孢。营养琼脂上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有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arotovora)和解淀粉欧文氏菌(E.amylovora)。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十字花科、禾本科等20多科的数百种园林植物,引起肉汁组织的软腐,如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E.carotovora subspl carotovora)。
3.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菌体短杆状或略弯,单生,鞭毛1~4根或多根,极生。革兰氏阴性。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无芽孢。营养琼脂上的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有荧光反应白色或褐色,有些种产生褐色素扩散到培养基中。氧化酶多为阴性,少数为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该属成员很多,包括多个异质性组群。该属现有20个种,59个致病变种。典型种是丁香疫病假单胞菌。丁香疫病假单胞菌(P.syringae)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枝、叶、花和果,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引起各种叶斑、坏死及茎秆溃疡。如侵害桑叶引起叶脉发黑、叶片扭曲黑枯的桑疫病菌(P.syringae pv.mori)。
4.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菌体短杆状,多单生,少双生,单鞭毛,极生。革兰氏阴性。严格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营养琼脂上的菌落圆形隆起,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黄色素。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该属过去有130个种,1974年被合并为5个种,近年来通过DNA-DNA杂交和脂肪酸分析后,认为该属至少可以划分为20个基因种(组)。该属的成员都是植物病原菌,重要的病原菌有虞美人细菌性斑点病等。
5.木质部小菌属(Xylella)
菌体短杆状,单生,细胞壁波纹状,无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好气性,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对营养要求十分苛刻,要求有生长因子。营养琼脂上菌落有两种类型:一是枕状凸起,半透明,边缘整齐;另一是脐状,表面粗糙,边缘波纹状。目前确认的病原菌是难养木质部菌(X.fastidiosa),引起葡萄皮尔氏病、苜蓿矮化病、桃伪果病等。该菌由叶蝉类昆虫传播,侵染木质部后在导管中生存、蔓延,使全株表现叶片边缘焦枯、叶灼、早落、枯死,生长缓慢、生长势弱、结果减少和变小、植株萎蔫等症状,最终导致全株死亡。
(二)厚壁菌门(Phylum Firmicutes)(www.xing528.com)
细胞壁厚,厚度10~50nm,细胞壁含肽聚糖量高,为50%~80%,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该门分为厚壁菌纲与分枝菌纲,植物病原大多集中在厚壁菌纲中。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有: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和链丝菌属(Streptomyces)等。
1.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
菌体短杆状至不规则杆状,无鞭毛不产生内生孢子,革兰氏反应阳性。好气性,呼吸型代谢,营养琼脂上菌落为圆形光滑凸起,不透明,多为灰白色,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该属包括3个种,7个亚种,重要的病原菌有马铃薯环腐病菌(C.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m),可侵害茄属5种植物。主要危害马铃薯的维管束组织,引起环状维管束组织坏死,故称为环腐病。
2.链丝菌属(Streptomyces)
原来在放线菌中,但它们对氧气有不同的要求。凡厌气性的类群仍保留在放线菌内,而好气类群则放在链丝菌属中。营养琼脂上菌落圆形,紧密,多灰白色,菌体丝状,纤细、无隔膜,直径0.4~1.0μm,辐射状向外扩散,可形成基质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在气生菌丝即产孢丝顶端产生链球状或螺旋状的分生孢子。孢子的形态色泽因种而异,是分类依据之一。链丝菌多为土壤习居性微生物,少数链丝菌侵害植物引起病害,如马铃薯疮痂病菌(S.scabies)。
(三)软壁菌门(Phylum Tenericutes)
又称柔壁菌门或无壁菌门。菌体无细胞壁,只有一种称为单位膜的原生质膜包围在菌体四周,厚8~10nm,没有肽聚糖成分,菌体以球形或椭圆形为主,营养要求苛刻,对四环素类敏感。该门只有一个纲即柔膜菌纲,与植物病害有关的统称为植物菌原体,包括螺原体属(Spiroplasma)和植原体属(Phytoplasma)。
1.螺原体属(Spiroplasma)
菌体的基本形态为螺旋形,繁殖时可产生分枝,分枝亦呈螺旋形。生长繁殖时需要提供甾醇,螺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很小,煎蛋状,直径1mm左右,常在主菌落周围形成更小的卫星菌落。菌体无鞭毛,但可在培养液中做旋转运动,属兼性厌氧菌。主要寄主是双子叶植物。
2.植原体属(Phytoplasma)
植原体属即原来的类菌原体(Mycoplasma Like Organism,MLO)。菌体的基本形态为圆球形体状,如丝状、杆状或哑铃状等。菌体大小为80~1000nm。目前还不能人工培养。早期的分类和鉴定主要依据生物学特征,如寄主、症状、介体专化性等。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此领域,使MLO的分类取得了很大进展。根据Kirkpatrick和sears(1993)的建议,暂时将MLO归入“Candidatus Phytoplasma”中。已知植原体有12个群,25个亚群,虽未确定种名,但彼此间差异明显。常见的植原体病害有桑萎缩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