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与教育方式,受到了关注与肯定,但它本身仍然符合传统教育的一些规律。因为教育学本身太博大的缘故,所以关于拓展训练与教育学的联系只能简要地就几个问题做些论述。
教育学的观点认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能动性是指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产生新的要求,而新的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会引起人们的需求。需求包括生物方面与精神方面,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拓展训练设计的场景与环境,是将生活中的许多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合理的控制,给学生一个新奇、有趣、觉得有能力完成,但又需付出努力的课题,而这种努力需要合理的个体与团队行动方式才可完成,这就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促成了学生心理上的矛盾运动,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推动学生的心理发展,这种状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使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拓展训练能够在学习中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性。拓展训练的许多项目是在拓展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流与互动中进行的,这种互动包括学生与当时情境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拓展指导教师的互动。
拓展训练能够通过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通过互相观察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自我观察,然后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如哪些是需要继续保持的,哪些需要改正,这种“行动—观察—反思”的学习模式,能够使自己得到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而不是“波浪式”地起伏,更加有助于学习动力的保持,有助于自我的检查与提高。
(一)情景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的理论思想对拓展训练的理论体系有着一定的帮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未教过我的学生,我只是创造了一个让他们学习的环境。”学习的实质是什么?这是任何学习理论都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情境理论则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
被誉为“国际体验学习之父”的卡尔·朗基对拓展训练的衍生物即主题式冒险教育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这使他成为体验学习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美国人皮赫创立了主题式冒险以后,鲍勃·伦兹在1971年出任了第一任主管,卡尔·朗基于1980年接替鲍勃·伦兹成为主题式冒险的第二任主管。在上任之前,卡尔就在研究着这种教育模式,其后在不断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写了16部专著,著作甚丰,为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维德罕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库伯针对体验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就领会和体验方面提出了两种辩证的、相关的模式,即具体的体验和抽象的概念;并且还提出了两种转化体验的方式,即沉思的观察和积极的实验。他认为分化、同化、统一、容纳是学习的四个基本过程,并且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式,即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目前,这个理论已经成为很多培训模式和学习方式(包括拓展训练)的核心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对设计和开发终身学习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企业如何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西方很多管理者认为,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
1.体验学习圈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将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与拓展训练的几个环节对应起来比较,就不难看出他们的相似之处,或者是体验式学习理论在拓展训练中是如何应用的。
拓展训练: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解决问题(行动)
体验学习圈: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
(1)训练(活动体验)
这是拓展训练关键的第一步——体验。体验教育是拓展训练的专门术语,也是拓展训练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不可逾越的阶段。任何一个训练项目的开始都是学员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去经历一种模拟的场景,去完成一项任务,并以观察、表达等形式进行的,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型的实践活动,它可以与各种有不同理论背景的指导方法结合起来。拓展训练机构不仅可以根据受训团体的预定目标来制定训练课程大纲,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环境和条件来设计训练课程大纲,甚至还可以根据各种专家的立场去应用课程大纲。
(2)感受(发表)
学员在拓展训练中置身于模拟的场景时,容易得到最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全方位的、活性很强的以及印象深刻的。每一位学员由于自身认识水平有高低、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切入点都不一致,所以在活动的体验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在这些不同看法的影响下,活动的结果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没有必要强调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但要引导受训学员从失败逐渐走向成功,要通过“成功”活动的体验,获得亲身感受,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而这一开放性正是拓展训练活动的魅力所在,也是拓展训练活动能够适应多种实用性问题和多种现实需要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中,受训学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充分表现和发表出来。
(3)分享(反思)
学员在拓展训练中多动脑、勤思考,就会获得亲身的体验与感受。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感受发表出来与他人分享,每个人都会得到数倍的经验,这也是拓展训练的一大魅力所在。拓展训练主要是采用回顾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并通过交流与分享使大家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轮廓。在这个过程中,拓展训练指导教师会鼓励学员积极地发言,灵活运用提问等技巧引导大家的思维,使学员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群策群力,使大家的观点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总结(理论)
通过分享学员对拓展训练的体会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把已获得的认识总结为一定的理论。拓展训练指导教师就要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把学员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就是反思的过程,总结的结果就是把实践感受引入理论的层面。此时,作为拓展训练的指导教师就应按拓展训练预定的培训目的进行讲解和点评。拓展训练指导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拓展训练的整体效果,这也是拓展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组织活动项目几乎人人都会,讲解与点评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拓展指导教师和一个拓展训练机构的质量水平。讲解漫无边际,胡诌乱编,往往会降低训练的效果,使训练流于形式,甚至会引起受训学员的反感和受训单位的不满。而清晰、有理论深度的讲解是对前一阶段受训学员所获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体验的强化,可以帮助受训学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训练的预期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拓展训练指导教师对受训学员表现和认识程度的肯定性评价,与他们的感情或感觉有着很深的关系。人们由于自身价值得到认可,并通过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自尊感情,往往可以激发个人潜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心理气氛,使团队凝聚力得以增强。这一阶段是将受训学员的体验上升为理论,即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活动的灵魂和核心。(www.xing528.com)
(5)应用(问题解决)
点评结束还不能称之为万事大吉,还要启发受训学员将拓展训练中所获得的经历体验和理论认识,回归到实践中去检验与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才是受训单位的初衷与目的,也是拓展训练的延伸。这个过程是在培训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学员自己完成的。完成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用来指导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过程,这是拓展训练的终极意义所在,也是学习理论圈在拓展训练中的实际运用。
为什么叫作体验?一是因为体验式学习理论提供了一个学习过程的历史模型和成人发展的一个多线形模型,这两个模型与我们所知道的人们怎样学习、成长以及发展是一致的。这种体验学习理论强调体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中心角色,并且将体验学习理论与其他理论区分开来了。因此“体验”一词被用来与认知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产生的影响)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否认在学习过程中任何一种主观体验的角色)区分开。另一个原因是,在杜威、莱温以及皮亚杰有关体验的著作中认为体验是智力的源泉。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莱温的社会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发生认识论聚集到一起,就在学习和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体验式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一个过程,即认为知识是通过体验的转化而创造出来的,知识来源于对体验的领会和转化的结合。
2.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
大卫·库伯认为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在于四个方面,如图2-1所示。
图2-1 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
(1)分化
分化方式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具体的体验和沉思的观察。具有这种学习方式的人最擅长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具体的情形。之所以叫作分化,是因为处于分化状态的人在需要产生许多思想时,他们会做得较出色,如:头脑风暴会议。具有分化学习方式的人有着广泛的文化兴趣,喜欢收集信息。研究表明,他们对人们感兴趣,喜欢想象和动用情感,有着广泛的文化兴趣,并且倾向于艺术方面。在正式学习情形下,具有分化学习方式的人喜欢成群结组的工作,喜欢用开放式的思想倾听并接受人格化的反馈。
(2)同化
同化方式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抽象的概念和沉思的观察。具有这种学习方式的人最擅长理解大量的信息并将它们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形式。他们很少关注人们,但对想法或抽象的概念感兴趣,他们认为逻辑理论比实际价值更重要,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信息和科学事业是很重要的。在正式的学习情形下,有着这种方式的人更喜欢阅读、做学术、开发和分析模型,以及利用时间去思考这些事情。
(3)统一
统一方式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抽象的概念和积极的实验。具有这种学习方式的人最善于发现理论或想法的实际用途。他们针对一些问题有能力去解决或做出决定,喜欢处理技术或问题,而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这些学习技能在专业技术职业中是很有效的。在正式学习情形下,他们喜欢对新的想法进行实验、模仿,并且喜欢做有关实验室的工作和实际的应用。
(4)容纳
容纳方式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具体的体验和积极的实验。有这种学习能力的人有能力从最初传下来的体验中去学习。他们喜欢执行计划并且喜欢从事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体验,倾向于依靠勇气去行事而不是依靠逻辑分析。在解决问题时,他们更多的是依靠其他人去获得信息而不是自己的技术分析,这种方式对行动定向的职业是很有效的,如市场或销售工作。在正式学习情形下,他们喜欢和其他人一起工作来得到任务。
3.体验式的三种学习顺序与学习模式
库伯等认为,体验学习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应该是有关完整学习中对理论命题的一种经验性测试。完整学习被看作是理想化的学习循环或者是螺旋式的上升,在这种循环中学员会遇到所有的学习环节——体验、反映、思考以及行动。这些环节以回归式过程出现,它是对学习情形和所学内容的一种响应,这些学习环节也正好对应和体现了4种学习方式——具体的体验、沉思的观察、抽象的概念、积极的实验。该理论认为,在发展期间有3个学习的顺序:第一个顺序包括了专业化的或基本的学习方式,即分化、同化、统一、容纳;第二个顺序的学习模式代表了学习方向;第三个顺序则有效地把四种学习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模式。
拓展训练之所以被称为“体验式学习”,是因为在活动中经历了库伯总结的学习3个顺序,运用了4种学习方式,并通过体验、反映、思考以及行动4个环节的循环,最终达到拓展训练的效果,实现培训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