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处理研究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处理研究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掌握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文化内涵、风格意蕴和特色技法等,才能够正确地诠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多声部音乐的特点突出,各声部在作品中所承担的任务也是不同的。鉴于中国钢琴作品中有很多是对民族乐器的色彩模仿,因此在使用弱音踏板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特点。因此,大多数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篇幅都比较小,但十分细腻、精致。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处理研究

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在浪漫主义晚期才传入中国。也就是说,当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到鼎盛时期,中国才接触到这一乐器。因此,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不及西方优秀作品。但是,中国作曲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以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作为创作的“母语”,进行了中国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创作出了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乐思清新,风格鲜明,笔法简洁,民族特色突出,情感朴素而真诚,在风格上与西方的传统和现代钢琴音乐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演奏方法上也应该有别于西方音乐。特别是在节奏、节拍、速度等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的“拍无定值”“死曲活奏”的演奏意识与欧洲传统音乐严谨的演奏意识有很大的差异;在调式、音阶、和声以及旋法等方面,中国的传统音乐多以五声性(宫、商、角、徵、羽)调式为主,单声音乐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和声构成原则以二度、四度、五度、六度等非三度叠置为特点。显然,用钢琴来演奏中国音乐作品,应非常重视其特殊的风格和韵味,必须意识到旋律的独特地位和不同的和声织体特点造就的特殊演奏技术。只有掌握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文化内涵、风格意蕴和特色技法等,才能够正确地诠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

(一)重视作品和声的色彩感

1.要注意聆听和声的色彩效果

钢琴演奏者应该运用敏锐的听觉能力去辨别和声音响,分辨和声与旋律的关系、和声的进行及其功能。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大多把功能和声同民族风格旋律进行了有机结合,和声的色彩感强,声部层次多。聆听可以帮助演奏者调试好这些色彩,有时明亮些,有时暗淡些,或者在支声部里听出隐藏的和声色彩与声部层次,或者感受出多声部中的对比关系,以及和声的倾向性与力度感。特别要注意聆听多声部音乐中的旋律横线条。遇到每个声部的长音,都要有延续性,不能把它同前后的旋律分割开,使旋律线条中断。还要注意辨别音色的区别。对于不同声部的出现,要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才能用听觉感受带动演奏,处理好和声与旋律以及和声各声部的关系,调节好踏板的运用,指挥和检验手在钢琴上的弹奏。

2.注重音乐的多声性与横向线条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同欧洲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一样,首先要考虑的是充分体现钢琴这种多声乐器的表现性能。因此必须注意多声思维、纵横架构、立体效果,即要具备旋律、伴奏、背景、低音。演奏时,应既能突出旋律线条清晰、伴奏织体生动的主调音乐,又能表现多层面多线条交错演进、总体结合丰富融汇的复调音乐。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还应注重多声部的展示、立体化思维理念的培养和形成,克服单声部单线条变化繁衍传统观念,调动有效的技术手段,清晰呈现多层次的横向线条与融合共处的音响效果。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多声部音乐的特点突出,各声部在作品中所承担的任务也是不同的。富有民族特性的主旋律在音乐中占有主导地位。演奏时,演奏者必须首先有感情、有起伏地将旋律表达好。其次是根音的作用,很多作品的和声低音通常以平稳的旋律进行为主,有时是五声性调式音阶的上下行,有时是大小调音阶或半音阶的进行,偶尔也有幅度较大的跳进,但和声中的旋律线条是很明确的,甚至在内声部也穿插多条旋律线,因此要注意横的线条,不要演奏成音符的堆积。

3.注重钢琴延音踏板的灵活运用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很少有延音踏板的标记,最主要原因在于不想限制演奏者的发挥。由于这些音乐从整体看有五声性特点,更强的色彩性冲淡了功能性,因此,踏板的运用更加灵活。有时一段音乐存在多种可能的踏板处理,演奏者需要随时用耳倾听,以和声、节奏、色彩和风格为依据,通过踏板控制来调节音乐。例如,《嘉陵江幻想曲》篇幅较长,情感波动大,除了不同的触键处理以外,还会有多种踏板的处理。前奏部分开头的民歌主题,可以完全不用延音踏板,弹得清纯些。而主题重复时,可以用几个点状式踏板,然后逐渐加大踏板的深度和长度。最后可以把一大段的音全部踩在一个延音踏板内,表现出心潮起伏如江水般汹涌的豪迈气质。对一些乐段的重复,演奏者可以用延音踏板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比如,在第一乐段用短而浅的延音踏板,使和声听起来清晰、干净;在乐段重复时,多用延音踏板,让和声听起来丰满一些。另外,由于大多数中国作品都具有复调性,声部层次较多,有时完全靠手来加强声部的旋律横向线条和歌唱性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求助于踏板,但要保持作品中复调的清晰度,踏板要用得极为细致、谨慎。

在保持音踏板和弱音踏板的使用上,可以基于一般的使用方法。鉴于中国钢琴作品中有很多是对民族乐器的色彩模仿,因此在使用弱音踏板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特点。对某些乐器的模仿不适宜使用弱音踏板的,演奏者不要随意地使用或滥用。

(二)把握作品的结构布局

1.应注意作品的细节处理

中国文化追求疏旷、单纯、简洁,尽可能地委婉、含蓄,追求顿悟见性、洞察本质,总是力求用最简略的文字来表达最多的内容,以最恬淡的笔墨制造最动人的韵味,以最精练的音符传递最丰富的情感。因此,大多数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篇幅都比较小,但十分细腻、精致。演奏时,对局部的处理一定要细心周到、反复推敲。

(1)句感

乐句是音乐的基本单位,乐句有句头、句尾、句的中心,并且有它的走向。通常是由弱至强,或由强至弱。很多时候,乐句都用连线连起来。中国钢琴作品的乐句起伏一般不是很大,以平缓的坡度进行为主,特别讲究意境和韵味。因此,句子的开头和结尾都不能过于夸张,落音和收束都要严格控制。特别是段落结尾处的乐句,很多都用了渐弱、渐慢的处理。这时演奏者要十分轻柔地触键,声音要弹得弱而不虚飘,留有回味,音与音之间要连贯通畅,要弹出乐句感。(www.xing528.com)

(2)语气

中国的语言特点是“一字多声”“一声多韵”。中国民间音乐就是根据这些特点产生出来的。例如,四川方言的特点决定了四川音乐的演奏应该别具一格,有些音是实音、有些音是虚音,演奏时要注意这种强弱、虚实的变化。

(3)表情术语

有些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不是太难,但音乐表现的情绪变化比较大,意境比较复杂,作曲家便用表情术语来提示演奏者。以《蓉城春郊》为例,基本速度标记为“Adagio(柔板)”,演奏风格标记为“fresco e poetico(清新而富于诗意地)”。乐曲开头的表情术语为“rubato,molto espress(弹性节奏,极富表情)”,乐曲进行到第五小节,用了“Lento e accel(由慢渐快)”的速度处理和“dolcissimo(极柔美地)”的表情术语,之后还用了几次速度变换标记,力度变化也较大。这部作品篇幅不大,但通过这些丰富的表情术语,勾画出一幅春色美景。演奏者严格按表情术语演奏,就能很好地体会作品的风格,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

2.应注意作品的整体布局

弹奏一部作品必须要有整体感,做到胸有成竹。如果只是某个部分处理得比较精致,而没有整体结构的布局,就好像一堆“精制的碎片”,缺乏整体的美。每一部作品都有中心,只有抓住中心,有明确的倾向,旋律发展才有动感,音乐才有内在的联系,有层次、有高潮、有生命力。

3.音乐演奏要对比适度

对比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对比可以表现在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性、结构、风格等多方面。中国作曲家运用对比的手法也是多层面的,但所有的对比都很有分寸,当然与贝多芬作品中的戏剧性对比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演奏时要有控制地做出适度对比,表现出中国文化中追求平和中庸的气质特征。

(三)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气质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艺术,应当是悠长、久远的中国音乐传统在20世纪内外条件下新发展的产物。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血缘与中国音乐传统应当是一脉相承的;但其形式、风格又因带有新时代的显著特点而有异于旧有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优秀的文化艺术,形成了一种民族传统。因此,传统的文化艺术是植根于民族生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之中的。我们研究中国钢琴音乐必须理解中国民族艺术独特的意境创造和表现体系。中国作品追求意境深远、超旷空灵,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留白,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旋律音数的多少、速度的快慢、篇幅的长短来判断作品的好坏。

从普遍意义上讲,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大多是小篇幅的简单结构音乐,但运用有声表现无声、有限表现无限的美学原理,创作出画面式的音响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谓“诗外”,就是指对文化、生命、宇宙的体验和感悟,是指在诗中表现出的人生情味。这样的精神同样表现在音乐中,成为中国音乐人着意追求的艺术生命和灵魂。因此,欣赏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都必须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并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音乐,以及通过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另外,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亦是显而易见的。即使非常民族化的中国作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和曲式、调式特征等。事实上,离开了基本的西方创作体系,就无法创作出真正的钢琴音乐。中国作曲家和钢琴家近百年来一直在努力使中国钢琴音乐既符合钢琴这一乐器的演奏特点,又能够贯穿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及演奏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推动更多的人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关注,进而使中国音乐文化在保留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与世界音乐文化更多地交融、交汇,共同发展。

(四)节奏展现出民族化

根据乐器的发音原理,敲击物体引起振动从而发出的声音和榔头击弦琴弦振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音响特点,都是通过敲击物体产生共鸣,音头音量较强,随后音量递减。因此,用钢琴来模仿出打击乐的音响效果,会很逼真、形象,特别是对鼓声、钟声的模仿更甚。但是,中国音乐节奏的灵活性与西方不同:西方音乐里节拍和节奏是固定的,而中国则偏重于用心传递音乐情感,环境、心境的不同都会影响音乐情感的表达。中国的钢琴作品节奏不古板、有棱角,并有弹性、圆柔,使演奏者有发挥的空间。尤其是引子部分,增添了演奏者的发挥空间,形散而神不散,如《阳关三叠》《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钢琴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