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音乐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与印象主义音乐相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也源于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绘画着重表现的是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这种做法使表现主义表达恐惧情感的作品很多,比较注重内心对作品的影响。
(一)精神体验的主观表现者——勋伯格
勋伯格是奥地利表现派音乐的开拓者、“20世纪的音乐巨人”。
他生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们生活过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自幼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是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崇拜者。勋伯格主要靠自学,30岁时来往于柏林和维也纳两地教学,晚年去美国并加入美国籍。他与学生韦伯恩和贝尔格3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或“新维也纳三杰”。
他的创作可分为3个时期:
早期基本属晚期浪漫派风格,作品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康塔塔《古雷之歌》等。
中期创作开始探索无调性音乐,不像传统音乐那样以某个音为中心或不协和和弦要解决到协和和弦,出现了表现主义音乐特征。他写下的典型的表现主义音乐作品是单人剧《期待》和说白歌唱《五首管弦乐小品》等,表现了绝望、恐惧、痛苦、病态等心理,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
在其晚期(1923年以后)的创作中,勋伯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十二音音乐。他用半音阶的12个音自由组成一个音列,用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4种手法,形成48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重要的作品有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的《华沙幸存者》《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摩西与亚伦》等,晚年偶尔也创作有调性的作品。
(二)十二音体系的同盟——韦伯恩和贝尔格
勋伯格的弟子韦伯恩和贝尔格在音乐思维上进一步发展了表现主义音乐,并在各自的实践中证明了这种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可行性。(www.xing528.com)
韦伯恩自幼随母亲学钢琴,19岁入维也纳大学学音乐学和作曲,两年后成为勋伯格的私人学生,以后在德奥演出和教学。“二战”结束前,他被占领军误杀。
他的全部作品只有31个编号,大多比较短小。早期创作中除个别作品如《帕萨卡利亚舞曲》外,多运用自由的无调性音乐。1924年后,采用老师的十二音体系作曲法,并进一步发展,使之更为严格、精细、格外抽象。在音乐语言和风格上,他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浓缩、简约的特点。如《五首管弦乐小品》最长的只有1分钟,最短的仅20余秒,不到7小节;6乐章的大合唱是篇幅最大的,也只有15分钟。其他作品还有《六首管弦乐小品》《室内交响曲》《康塔塔》等。
韦伯恩在老师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序列音乐”。最早、最简单的序列音乐应属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音乐,它是将音高列为一定的序列。而韦伯恩在他1936年写的《钢琴变奏曲》第二乐章中,使用了音高在各音区分布的序列和发声与休止交替的序列。
晚年的韦伯恩还创造了“点描音乐”,用许多被休止符隔断的短音和音组构成乐曲,把旋律分解在各种不同的声部上,让音符在不同的声部闪动,棱角锋利,惜墨如金,也频繁采用拨奏效果,像一幅“点描派”图画。
他还写了一些歌曲。早期作品中有两首歌曲的歌词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静夜思》。
韦伯恩的作曲技法至今仍受到许多作曲家的重视。
贝尔格少年时即显露作曲才华,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写了约70首歌曲和钢琴曲,作品明显受到了瓦格纳和马勒的影响。贝尔格19岁师从勋伯格,转向无调性音乐风格。他的成名作是歌剧《沃切克》,脚本是根据19世纪德国文学家毕希纳同名戏剧改编,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遭遇。音乐使用了无调性语言,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有代表性的歌剧之一。
在以后的10年里,他一边教学一边作曲,采用了老师的十二音技法。代表作有《抒情组曲》《小提琴协奏曲》和另一部重要的歌剧《露露》(未完成)。《露露》在他去世之后才上演,并被改编为一部组曲,这也是用十二音音乐的技法创作的歌剧。全剧以一个十二音序列为基础,变化无穷,富于感染力。
贝尔格把勋伯格的无调性作曲法同感情的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同传统的欧洲音乐、特别是浪漫派后期的德奥音乐始终保持一定联系,经常在无调性甚至十二音体系作品中加入某种调性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