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许多抗日救亡歌咏组织,如上海的民众歌咏会、业余歌唱队,国立音乐学院的山歌社,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等等。这些歌咏组织及解放区的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等,对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时期的音乐作品的中心主题是为民族存亡而斗争。在作品的形式方面,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填词作品大量出现,新创作在音调上和乐曲形式上更明显地受各种民间音乐的影响。在作品体裁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它们绝大多数是无伴奏的。另外也有抒情独唱曲、大型合唱曲的创作。而歌舞、活报剧、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以及歌剧等体裁,也开始为人们所注意。代表人物有贺绿汀、冼星海等。
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1945年日本投降,我国沿海相当一部分大中城市,均处于3个伪政权统治之下。沦陷区音乐家代表人物为江文也,他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突出的多产作曲家。管弦乐作品代表作如《白鹭的幻想》《盆踊主题交响曲》,以及现存的代表作《台湾舞曲》《北京点描》《孔庙大晟乐章》和交响诗《汨罗沉流》等。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当时形成了三个性质互不相同的政治区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国民党为主、国共合作形式的国民政府统治的地区,在日本帝国主义羽翼下所建立的各伪政权的统治地区。国统区的音乐创作从作品题材方面来看,抗日战争时期紧密联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统治”的政治要求,解放战争时期则提出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口号,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当局的愤怒和抗议,以及迫切要求民主、自由的愿望。在作品体裁方面,出现了很多紧密结合现实的、揭露性、讽刺性的歌曲以及民歌改编曲。在声乐创作方面,有群众歌曲《你这个坏东西》《跌倒算什么》《古怪歌》《五块钱》等;抒情歌曲有《老天爷》《民主是这样》等;说唱性叙事歌曲有《茶馆小调》;民歌改编方面有《康定情歌》《绣荷包》《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大型的声乐体裁有《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等。国统区的器乐创作比较重要的除了马思聪、谭小麟的作品,还有丁善德的钢琴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序曲三首》及管弦乐《新中国组曲》,陆修棠的二胡曲《怀乡行》,刘北茂的二胡曲《汉江潮》《小花鼓》,等等。
1942年,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进行了“文艺整风”,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促进了“新秧歌运动”的开展和新歌剧的创作,并且也促进了其他各种类型的音乐创作的发展。此时期的音乐创作,在题材内容上更为丰富和宽广:有的直接反映军民英勇抗日的斗争,有的反映生产运动和反封建斗争,有的则歌颂党、领袖、人民子弟兵等。解放战争时期则产生了反对反动派、反映农村“减租减息”和“土改”斗争以及工农业建设、支援解放战争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在音乐风格上,绝大多数是明朗、乐观的,民族风格得到进一步加强,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音乐形象突出,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体裁上,以短小精悍的群众歌曲为主,大合唱减少,歌剧、秧歌剧、歌舞表演等体裁得到迅速发展。(www.xing528.com)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音乐发展
秧歌原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十分流行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歌舞。抗日战争爆发后,文艺工作者及广大群众曾自发摸索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对秧歌做进一步改造和提高,以配合政治任务的需要进行演出。秧歌剧就是在新秧歌运动中得以产生的小型歌舞剧。它们大多以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为基础,广泛吸收当地的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剧等因素综合创编而成。1943年春节,根据地的新文艺工作者在剧本内容、人物、化装等表演形式上做了许多改革,演出了秧歌剧《兄妹开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新秧歌运动中产生的第一个秧歌剧,对秧歌运动的开展、新秧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秧歌剧的音乐大多采用陕北群众所喜欢、所熟悉的地方戏曲和陕北民歌的曲调加以填词改编。例如,《夫妻识字》的音乐主要就是以陕西地方戏曲眉户戏的曲调为基础改编的,《兄妹开荒》的音乐是以陕北民间音调作为基础而创作的。秧歌剧主要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有时个别作品还加进一些合唱形式。秧歌剧的对话、歌词及音乐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词曲结合也比较好,因而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在乐队方面,秧歌剧以民间乐器为主,适当加进了某些西洋乐器,比过去的旧秧歌剧或小场子戏的乐队更丰富了。新秧歌运动及秧歌剧为后来新歌剧创作的成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新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音乐家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对西方歌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其代表作有黎锦辉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等,还有叶圣陶作词、何笑明作曲的儿童歌舞剧《蜜蜂》,沈醉了的教育小歌剧《面包》等。1929年上演的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创作的歌剧《观音》是西洋歌剧的完整形式在中国的最早探索。1937年陈田鹤的《荆轲》,1940年蔡冰白编剧、钱仁康作曲的《大地之歌》等,都为中国歌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世纪40年代中期,大型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谓为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