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地理评论:墓地、河浜与风水形势

中国历史地理评论:墓地、河浜与风水形势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图中来看,小河浜成为凝聚整个聚落空间的主线条,住宅和墓地通过“王家港”干河发散出的几条小河浜联结起来。图1富家宅的聚落格局——河浜、农田、屋宅与墓地根据2010年编《上海浦东航头富氏支脉宗谱汇编》“卷首地图”改绘太湖平原水乡聚落的风水形势以观水为要,许多家谱墓图显示,“三面环水”的墓地河浜格局是民间普遍认同的好风水。

中国历史地理评论:墓地、河浜与风水形势

无论从景观结构的角度还是从风水文化的角度,家族墓地都应当被视为水乡聚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宗族聚居型的水乡村落,家族的墓地一般分布在族人拥有所有权的田地间,田地距离他们居住的房屋并不远,这主要还是受制于河浜的分布。深入到田间地头用之于农业排灌的河浜,同时也具有墓地风水的功能,与村内屋宅边的小河同样属于附近外河的分支。也就是说,从村边干河发散出的小河浜将聚落的各个部分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房屋、墓地和农田共属于一个微小的水系。

上述情形可以图1所示的南汇航头富家宅村在1940年前后的样貌来说明。该村虽然位于浦东滨海平原,但其地处老护塘以内(北宋皇祐年间筑成的海塘),聚落历史较长,泾浜与聚落的发生机制同平原西部的嘉定、松江一带已十分接近。从图中来看,小河浜成为凝聚整个聚落空间的主线条,住宅和墓地通过“王家港”干河发散出的几条小河浜联结起来。

图1 富家宅的聚落格局——河浜、农田、屋宅与墓地(1940年前后南汇航头镇富家宅村)

根据2010年编《上海浦东航头富氏支脉宗谱汇编》(族内交流资料)“卷首地图”改绘

太湖平原水乡聚落的风水形势以观水为要,许多家谱墓图显示,“三面环水”的墓地河浜格局是民间普遍认同的好风水。风水学上讲究平地要看土垅之脉,山地要看峰岭之骨,远来之山为势,近处之山为形,风水师以辨山势和山形为要旨[20],但平原水网地区因缺少高冈山地,则必须以水道为要,所以墓地周围的小河浜被赋予青龙、白虎等四象的功能,河浜的方位也按照阴阳八卦的规则各就其序。河浜形态以屈曲环绕、层层环护为吉形,水流与坟地形成环抱朝揖之势,既彰显墓主之尊贵,又可减缓水流对墓周土地的侵蚀。

(www.xing528.com)

图2 清中期华亭竹冈董氏墓地的“三面环水”格局(地处高乡)

根据上海图书馆藏十卷本《华亭董氏族谱》中插图绘制

图2呈现的是清中期华亭竹冈(属高乡)董氏墓地的风水格局,从中可见水乡的小河浜承载着何等重要的风水意义。华亭董氏于南宋建炎间自汴迁至华亭,一世祖官一,元初居华亭竹冈。据《董氏世墓记》,董氏之墓,一在杨泾(杨家浜)之原,一在竹冈西望海塘北原,一在沙冈西茭门塘北原[21]。图2所示为董氏祖墓杨家浜原的墓基位置,据谱云,该墓风水上佳,主要得力于墓地周边优越的河流形势,远处有黄浦大江为干龙,发脉长远(源自震泽,即太湖),近处又有小泾浜曲曲环护,藏风聚气:“墓南距浦不到二里(图中黄浦江位置为南),自巽入,源源而来,几经曲折,环墓右入亥。亥之结尾处,东折而南,可二百余步,圆转一钩,形如新月。墓在其中,大不二亩,三百年来振振子姓,孰非基所自出,此岂人力也哉?厥后择地而葬者,隆隆相望,无不在此浦以北、沙竹两冈左右三四里间。”[22]

华亭董氏族谱《语儿泾墓序》中还有对水乡河浜独特风水意义的总结,不仅适合华亭高乡一带,亦应普遍适用于太湖平原感潮区的聚落:“水乡葬地,以水为主……大溪缠远,小水缠身,杨公云,水缠胜似山缠……小水分龙虎,大水作盘护,九曲水入明堂,两潮汇聚为吉。”[23]这就是说,聚落所依存的河流贵在充足,贵在通达,贵在潮汐汇聚,淤塞的河浜不利于风水,所以河道要经常疏浚,保持水流通畅。这种地域性的风水观念实际上是以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河浜的高度依赖和勤于修治为基础的,其中包含着对河浜实用性的深层理解和利用方式的深刻总结,可以说已经完成了由物质到精神的跃升。

太湖东部人群的风水意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可从另一侧面进行反向观察,即缘起于河浜实用性的风水观念,反过来也推动着水乡地貌的泾浜化进程,并维持着水乡形态的长久延续。水乡地区无所不在的泾浜,本来就是人类长期对湿地沼泽地貌进行开发利用的结果,所以人们也可以通过安排泾浜的格局来人为地安排风水,根据风水吉地的准则,在住宅和墓地周围开挖各种各样的小河浜。由于小河浜的营造以家族之力即可为之,所以传统时期太湖平原的河浜以某家某姓命名十分普遍,这些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河浜在开挖之时,不乏营造风水的动机。在各地家谱中,也常可见到人们为营造风水吉地而花费钱财改造水局地形的记载,如浦东锺氏家谱所记:“景元,字行甫,娶顾氏,二人合葬于宅西三十一图五十三号新阡主穴,雁行葬,公居东首,傍河,另筑零田为风水,故自栅门桥东堍至西二丈许,做三叉阳,而三叉上永不得耕种,系沟水,俱余家所有,及桥北往西至王浜为止。”[24]可见,以河浜为中心的风水观念本就是从地理环境中孕育而来,反过来又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